石爱中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 更新时间:2012-04-14

石爱中副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中内协  
 
 
内部审计协会发展应重视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为了实现五年规划目标,在宣传审计理念、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进行经验交流、组织培训、国际交流以及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有一些亮点。

第一,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去年,协会组织了很多调查研究,其中一项是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调查,发布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这是自新中国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组建内部审计学会及协会以来,发布的第一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这是一件大事,这份报告的价值,可能再过若干年,会更加明显。这份报告,对1236家企业做了调查,有947家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其中687家企业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这组数据说明,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独立性有所加强。在对951家企业调查中,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的有629家,占66.14%。这说明,在企业内部,内部审计的位置和地位有所提升。对1280家企业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有31834名内部审计人员,其中有工程师1803人,占10.15%;在内部审计人员学历水平方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90%(还有近10%的内部审计人员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占46.7%,其中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占3.66%(984人)。这组数据说明,内部审计工作领域确实在扩大,但是扩大的还不够;改进内部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和结构的空间非常大,改进的任务也非常艰巨。同时,对1280家企业内部审计内容调查表明,在业务发展方面,把内部控制作为经常性审计对象的占8.39%,把风险管理作为经常性审计对象的仅占2.6%;在应用技术方法方面,把使用计算机作为经常性审计手段的仅占0.47%。这些数据表明,内部审计工作在有些方面取得了重要发展,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可能还处在萌芽状态,比如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

这样的发展报告,分量是相当重的。如果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每年都有这样的报告,现在的内部审计研究,就有非常好的资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也就会更加有利。比如,协会这一届领导,一直致力于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但从调查统计数据看,推动内部审计转型的工作与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组数据使我感到十分震惊。然而,调查分析进一步表明,问题并不是出在协会的推动上,而是出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水平上。所以说,这样的调查数据,还是很有用的。去年,协会终于在调查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有效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促进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进步。去年,协会重点讨论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指南、内部控制审计指南、信息系统审计指南等。从研究的内部审计准则和指南的结果看,内部审计规范化工作确实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基本规范和准则都出台了,已经开始考虑和制订比较具体的、相对有难度和相对超前的、在实务工作中尚未被接受的指南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现在还没有建立公认的、科学的理论和实务,仍处在探索中;信息系统审计,现在仅达到引进国外现成的标准,仍处在努力探索之中。目前,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实务发展到什么水平,协会没有就这个问题做过专门调查研究,未取得相关数据。但协会仍然可以根据目前我国信息化和内部审计的发展水平,研究和制定信息系统审计指南并予发布,推动规范化建设。

第三,成立了内部审计质量委员会。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制度是协会走向真正职业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希望将来重要的单位和部门,如央企、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每五年应该接受一次外部质量评估。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工作质量,内部审计结构不能自己评价,需要外部评估。会员单位要想成为成功、著名、合格的会员,就应该遵循协会制定的标准,接受外部质量评估。协会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内部审计外部质量评估这项工作,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外部质量评估的工作机制、工作依据建立起来,真正开始职业化管理中最难的一点——对会员的制约。协会目前的职业化管理更多的是从开展经验交流、提供培训等方面,正面地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今后还要建立约束机制,这是职业化管理的基础之一。

第四,在理论探讨和经验交流方面,最亮的一点是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联合做的2009年内部审计热点问题调研。这是一次极具价值的调研,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为协会指导内部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和内部审计机构所在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通过调研和调研数据分析形成的“内部审计保驾护航——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内部审计热点问题调查的报告”,给出了两个结论。结论一:金融危机为内部审计的地位提升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金融危机引发倒下的企业都证明其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相当一大批企业认为应该加强内部审计,这是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4%的受访者认为,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对其重视程度也相应的提高;60%的受访者认为,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这些对内部审计来说是个好事,天赐良机。结论二:内部控制审计基础日趋成熟,正向纵深发展。这是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后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88%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工作标准和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确实引发了很多企业领导、部门领导对内部审计的思考。同时,只有3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已常规化和机制化;仅有17%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已经系统、全面地识别并评估了相关流程中的风险。另外,这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两个我们不太愿意接受的问题:一是内部控制审计依然缺乏可执行的标准和依据,二是风险分析技术运用和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仍停留在理念阶段。这两份报告是由两个不同的单位做的,牵头单位都是协会,但结论是相同的。这是2009年协会工作的最大成绩,最大亮点,为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帮助,为各级协会怎样做好指导工作、怎样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范例。不再是空对空地写文章,不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理。爱因斯坦说过,重大的发现都不是靠逻辑推理产生的,要靠直觉。直觉从哪里来,从实务工作中来。

今后,内部审计协会发展应重视的问题。
第一,努力改善内部审计的环境,包括单位内部和外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环境,促进内部审计文化发展。在一些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学就有簿记课程。在我国,大学才有会计课程,研究生阶段可能才有审计方向。整个社会对内部审计、对整个审计的理解还远未到位,老百姓对审计的期望仍是抓毛贼。整个社会审计文化的氛围还未形成,包括内部审计,所以,各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协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大力的宣传,努力在社会上形成那么一种审计文化的氛围。人们对内部审计认识的不到位,这个问题现在还是严重的,有可能将内部审计引入歧途,协会要进一步加强促进改善内部审计环境的工作。

第二,要继续推动内部审计理念和实务的转型。虽然协会的两个调查报告表明,转型工作非常艰巨,但转型这个方向,绝对是正确的。可能有人认为有点超前,实际上,如果不超前,协会也就不可能起到引领职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协会工作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协会要要继续推进转型工作,而且要加大力度,要找出典范,毕竟已经有4.8%的企业已经相当成功地开展了风险管理审计,值得大力宣传。协会应该有组织地进行宣传、交流和推动,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想让外界了解、知道,不策划是不行的。策划非常重要。

第三,要把内部审计职业化道路向前推进。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是法律赋予协会的一项任务,也应成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觉行动,这项工作相当艰巨。经合组织认为,一个行业要成为职业,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这个行业有自身的知识体系,二是这个行业具有职业道德规范,三是这个行业具有实务标准。我认为,还应再加上第四项要素,这个行业应具备职业制约机制。如果没有制约,这个行业成为职业也毫无意义。如果行业成员可以随意执业,没有执业标准,或违反了标准,也没人去纠正,这个行业不如不成为职业。要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这四项要素缺一不可。其中协会在建立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正在努力形成一套完整的职业标准体系,但要被接受,需要有个过程。这项工作应该是协会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如监管体系、知识体系的建立、统一等。

第四,关于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彻底解决比较困难。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表明,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参加依法成立的内部审计自律组织。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内部审计自律组织,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可以说,从法律框架上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但这能不能解决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的全部问题?显然是不行。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只是将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纳入了管理范畴,大量不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还没有纳入,比如民营企业、外商企业,其内部审计工作由谁来指导和监督,仍没有在法律框架上得到解决。所以,要探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在法律上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另外,审计机关通过协会实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从法律上看,已经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上,指导尚可,监督几乎是没有渠道和手段。目前,要找到实施内部审计管理的有效途径,包括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协会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确实是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五,要继续推动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协会推动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准则和指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协会在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和指南的时候,也会征求企业等实务部门和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但估计不会有道路性、方向性、政策性的分歧,更多的可能是技术性的意见。这项工作对协会来讲,不是非常困难,但是要想搞出一套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内部审计准则和指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内部审计准则和指南的框架建立起来了,但出台后在实务中的应用、操作情况,对推进内部审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作用,还有待检验。协会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准则和指南的任务非常艰巨。

第六,推动内部审计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协会要大力推进IT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这是必由之路。审计资源和其他任何一项有用资源一样,是稀缺的,永远得不到满足,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否则就不会有现代审计学。在现代化条件下,要解决审计资源稀缺问题,利用IT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要提高审计覆盖面,加强审计分析的深度,离开IT技术是不可想象的,肯定做不来。现阶段,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及内部审计信息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内部审计认识到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就应该放在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上,而不是简单地适应。内部审计应该对所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内部控制信息化改造方面有所作为。当然,可能领导没有要求,因为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到位。但是,一旦领导对内部审计有所认识,内部审计就应该积极说服领导,促进其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主动促进所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在,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所在企业开展了风险管理。其实,要实现风险管理,有时方法是最关键的。有些风险分析没有IT技术是不行的,尤其在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协会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该高度重视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第七,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目前,协会成立了质量委员会,但缺乏工作机制。当然,还不能急于开展评估,因为实务标准还正在创建中。在内部审计规范化过程中,如果建立了基本实务标准,就可以开展评估工作。但是,评价一个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仅要根据内部审计机构的大小、内部审计项目多少,还要对整个内部审计环境进行评价。比如,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水平。在具体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中,询问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人,目前市场上有什么通用审计软件?如果他答不上来,就应该扣分。另外,协会要尽快建立起开展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的工作机制,逐步推动质量评估工作。

第八,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协会要有统计制度,要给后人留下东西,对后人负责。基本统计资料不能中断,这是历史。中断了,后面的科研就会出现重大问题。基本统计资料非常重要,如果自协会成立以来,年年有行业报告,现在的学者就有资料做研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不好做,但要想出科学的方法,采集统计数据,不要求精确计算,只要求应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判断,这样的数据才有用,而且有大用。另外,各级协会每年要向理事会报告工作,要按照职业化团体的要求报告,要逐步规范报告的内容。这项基础性工作,可能还需要协会认真做好。

今年是协会实现五年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