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仁兄从来一直很关注中国的互联网,最近是特别关注中国的电子商务。记得不久前他秘密来北京,我们还有过很愉快的会晤,长达2个多小时,话题广泛,印象深刻的是和他辩论了半天中国的”支付、配送和上网人数“这个在下99年发明的”三座大山“现在已经搬走的现实。老头半信半疑的,可能后来自己还是做了点调查研究,发现是事实,后来在报告中有比较中肯的分析,对外界了解中国的电子商务应该有帮助。按下不表。
今天(写这个BLOG的时候,美国东部时间应该还没有过10月31日),他在报告里面说:
电子商务1.0: 电子商务的幼年时代,也就是90年代末到21世纪头几年,网上B2C零售商和C2C开始出现。一路摸索下来,创立了最初的网上消费者群,成功地把网下交易搬上网,并成就了少数如亚马逊和EBAY这样的成功企业。而用户还处在小心翼翼的阶段,除了到这些著名大站,到别的地方交易还是顾虑重重。同时,由于更多的传统企业介入不深、不广,小规模的网上商店难以生存。
电子商务2.0的出现改变了局面。这时,用户逐渐适应了网上交易的模式,在买卖双方的信用逐渐建立起来的基础上,随着搜索引擎和交易平台的介入,用户开始在著名大站以外,根据价格优势选择一些不很起眼的小店。另外一方面,传统的零售商也开始拓展各自的网上业务,将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他认为,所有销售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买卖双方彼此寻找对方。第一波电子商务的浪潮的功劳是让当时的消费者很方便地找到网上销售商。可是,虽然EBAY让数百万人在网上交易,这个拍卖平台却因为缺乏灵活性,无法容纳各式各样的、独立形象的以及本地化的内容。他还断言,这一定会掀起一个用户和电子商务内容双双大幅度增长的巨大浪潮,会很快超越现有的电子商务规模。
这一次,老先生的观点我是彻底的提前同意了,见我发表于他之前的《电子商务2.0宣言》、《电子商务的99%的机会》和《电子商务2.0:技术一小步,应用一大步》。看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逻辑,中外相通。
说到这里,他甚至还不过瘾,进一步预言了电子商务3.0:那将是一个电子商务本地化的年代。看来下一次有机会见到他,得让他看看我们6688的本地化区域商城和区域营销中心计划,让他提提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