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现辖5个县级市公安局和11个公安分局,内设处室25个及1个人民警察培训学校,7个直属支队。全市现有公安民警11868名,治安辅助人员3.5万余名。民警占实有人口的万分之9.5;派出所民警占总警力的40.4%;大专以上学历民警占总警力的96.4%。
从人口状况来看,至09年底,全市户籍人口633万,外来登记人口590.4万;常住境外人员4.8万余名,占全省的57.6%;常住台湾居民3.1万余人,占全省的75.2%,是公安部确定的主要对台工作基地。全市每年发生命案160起左右,年均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5万余名,其中逮捕数1.2万名左右。犯罪“流入型”特征突出,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两头在外”特点明显,外来人员刑事作案比例达87%。
近年来,特别是08年下半年以来,苏州市公安机关在省厅的坚强领导下,从苏州治安实际出发,积极呼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确立“发案少是硬道理、控警情是硬任务、百姓满意为硬追求”的理念,对警务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改革,坚持“以防为主、打防结合、以防促打”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以人民群众满意度、社会治安掌控度、警队和谐度、资源整合和能力提升度、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认可度等“五个度”为评判各级公安机关的政绩观,以创建学习型、实战型、效能型、科技型、质量型、诚信型等“六型”公安机关作为发展方向,以大巡防为突破口,取得了违法犯罪警情持续减少、人民群众满意率持续上升的局面,公安工作成效明显。就09年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维护稳定、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体性事件预警率90%,钝化化解率达85%。并顺利完成91批次三级以上警卫任务和318批次重大活动安保任务。
——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不断提高,违法犯罪警情继续大幅下降。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在08年下半年出现历史性“拐点”后,去年又比上年下降34.4%,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从前年全省第六名上升到第三名。
——刑侦工作转型发展成效明显,打击犯罪的能力稳步提高。在严格执法、警情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全年逮捕、起诉、劳教总数比上年增加1143名,在流动人员多、“命案”两头在外(外来人员作案多、外来人员受侵害多)突出的情况下,152起命案全部侦破。
——创意警务全面推开,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广大民警用脑子干活、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氛围初步形成。
——警务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分局机关全部向实战化转型,工作效能不断提高。根据实战需要和机关“大部制”的改革趋势,在市区分局全部实行资源整合功能归并,15个科室归并为5个功能模块,精简了机关、提高了效率、充实了基层,并带动市局机关的同步改革。
——信息化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意识显著提高;各类基础数据入库和增长创历史新高;大平台、大情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示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化深度应用水平大步跃升,信息化运行质量在全省公安机关名列第一。
——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刑讯逼供等执法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严格、公正、平和、理性执法逐步成为广大民警的自觉行动。全年未出现撤销行政处罚的决定,未发生一起国家赔偿案件,获“全国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2名民警被评为全国先进典型,2名民警当选全国杰出政法干警,2名民警被评为全省优秀警察和十大爱民警察,206个集体、2085名个人受到了上级表彰。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评判工作标准的理念深入警心,以警民恳谈日为主要形式的警民沟通互动机制常态化、制度化,以“平安民声服务台”、“新闻110”为平台的公安宣传渠道不断拓展,公安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空前的理解和支持。人民满意度明显上升,从前年全省第九名上升到第一名。
——苏州公安影响力不断提高,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认可。年内,公安部《公安调研》、《工作简报》、市政府《调研通报》共5次刊登苏州公安情况。《人民公安报》3个头版头条刊登苏州公安工作通讯。省厅在苏州相继召开了深化三项建设、公安便衣工作、技侦工作、网监工作等4个全省性会议。12月10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苏州“创意警务”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上批示:“创新是推动公安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苏州市公安局率先提出创意警务,发动广大民警用创新创意的理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个思路好。望不断探索,创造更多的苏州经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