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网格化管理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 李新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已引发全球的关注,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的不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多,容易形成多头监管和管理盲区的局面。二是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农产品(14.54,0.24,1.68%)、水产品、畜产品等多为农户分散生产,小规模经营,很难实行统一管理。

  怎样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石家庄市的经验值得借鉴。石家庄市创新地采用食品安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显著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网格化的管理模式。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难的问题,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围绕政府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各级辖区政府,成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区域内所有食品安全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按照层级责任的要求,将行政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确定网格单元内监管责任人和食品安全信息员,实时掌握所管辖网格内食品安全情况,实现流程顺畅、资源共享、协同一致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的管理工作模式。

  其次,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针对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体系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搭建与网格化管理体系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突破传统方式和手段的局限,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反馈和发布机制,实现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从田地到餐桌整体链条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协同监管,其主要系统:1.食品安全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2.食品安全协调指挥系统;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4.食品企业诚信系统。

  第三,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信息交换制度,要求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理顺相关业务流程,制定包括信息交换周期、节点、标准在内的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形成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机制;二是因地制宜,有机整合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人力、物力资源,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覆盖”的工作思路,建立“权责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起“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四是建立起科学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健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奖惩和责任追究制,通过激励政策实现食品安全的长效管理办法。

  通过落实责任体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各级领导和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共同承担责任,对所划片的网格负责,分工不分家,协同配合,统一行动,统一标准,互通信息;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限监管为全面监管,静态监管为动态监管,做到所管辖网格内监管任务、监管行业底数、监管单位情况和监管责任“四清楚”,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