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的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财经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李立志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_息化大背景下,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带动力量。通常认为当人均GDP达到1400美元时,社会将进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并对国民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和带动作用。中原经济崛起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经济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河南的信息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正在产生着积极的贡献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信息化,中原经济崛起,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因素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全面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信息化已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河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河南经济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05年河南GDP总值首破万亿大关,2008年达1.8万亿以上,连续3年增速在14%以上,位列全国前5位。至2008年人均GDP已达19539元。一定水平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提,前苏联学者帕尔凯维奇研究认为,信息需求的增长大约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平方成正比。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信息产业就会由于社会需要而正式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而当人均GDP达到1400美元时,即可认为社会将进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并将对国民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和带动作用。那么当前河南的信息化水平如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和贡献作用,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支撑作用,这对基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制定中原经济崛起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及其贡献作用实证分析

  (一)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

  测度信息化水平,目前主要采用信息化指数法(Index of information),而指数法中,信息化测度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地域或时期,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能有所不同。为合理测度河南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基于《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选择了以下5类建设因素共14项明细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对河南1999~2008年的各项信息化水平指标进行统计计算。由于指标之间的不同质,本文以1999年为基数将各年度的指标值进行了指数化处理。以“信息量”大类指标为例,明细指标“人均年邮电业务量”1999年与2008年分别为148万元和1187万元,用2008年度数据除以1999年度数据得到该指标指数为8.02。由于对指标的加权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完全取决于如何判断各指标在信息化中的地位或作用,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只是通过对信息化水平测度来分析信息化综合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采用简单平均法,并不影响结论推导的科学性。具体的算法是:将各明细指标值指数相加除以指标个数即计算出该年度对应指标的指数;最后对5大类指标指数按相同权数平均,计算出各年度的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关联性分析

  经济发展是多种经济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对比分析,在考量信息化与中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时,我们同时考虑工业化以及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下用年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工业化指标指数;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作为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指标,同时考虑到与后续分析的一致性用InK进行指数化处理;用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并同样用lnGDP进行指数化处理。基于以上信息化指数的测度值,依据1999~2008统计区间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GDP数据,可构造出如表2的样本空间。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空间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1)式所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lnGDP=2.78+0.0663M+0.20261nK+1.708InL (1)

  对上述模型进行自变量相关度分析,则有:M对GDP相关度r1=0.996;G对GDP相关度r2=0.988;L对GDP相关度r3=0.986。

  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原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信息化、工业化以及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各要素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但就相对来说,信息化要素的相关度更为密切,已列为各要素之首。

  (三)贡献度分析

  依据数理经济学原理,社会总产品产量是由社会总资本量、社会总劳动量和技术水平等主要经济要素共同决定的。以下采用修正后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GDP=AeqMKαLβ进行贡献度分析。仍然用GDP作为社会总产品产量的量化指标,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和社会劳动力就业总数L分别表示社会资本要素投入量和社会劳动要素投入量指标,a、B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M表示社会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A表示除去信息技术进步外的其他技术进步因素(设为常量)。对函数模型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则有:

  InGDP=InA+qM+αInK+βlnL (2)

  依据河南统计年鉴1999~2008统计区间测算出的GDP指数(Ln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Lnk)和社会劳动力就业指数(LnL)数据,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样本空间。

  将M、InK、lnL作为解释变量,lnGDP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确定出回归系数分别为:LnA=-1.536、q=-0.479、α=0.046、β=2.413。于是可得到多元线性的经济增长函数模型:

  lnGDP=-1.536+0.479M+0.046InK+2.4131nL (3)

  对上述模型进行自变量元素单一贡献分析,则有:M、K、L对GDP单一贡献分别为r1=0.993、r2=0.976、r3=0.638。

  对GDP相关度分别为:r1=0.996、r2=0.988、r3=0.799。设α=0.05,查表可得Fα(3,6)=3.83,而F=282.01>3.83为显著。结果说明: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诸要素中,信息化贡献度最为显著。

  若继续进行自变量贡献弹性分析。将(3)式两边去对数变形为:

  GDP=0.22e0.479MK0.046L2.413 (4)

  根据弹性计算公式可得,GDP分别对K、L及M的弹性分别为0.046、2.413、0.479M。以2008年为例,说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素、社会劳动力就业要素、信息化发展指数M每增长1%,GDP分别增长0.046、2.413、3.28。结果显示,在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信息化已列为第一要素。

  若继续测算K、L和M对GDP的边际贡献。在式(4)中分别对K、L和M求偏导数有:

  若继续对式(4)求二阶偏导数则容易看出:在1999~2008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就业、信息化建设各要素对GDP的边际贡献尽管递增,但固定资产投资边际贡献递增的速度有放缓趋势;而信息化建设和劳动力就业要素则有倍增加速趋势,特别是信息化要素的倍增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结果也有效地印证了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解释和指导现实经济方面的价值和

  依据上面各表提供的年度K、L、M值,通过上述公式可得到1999~2008统计区间各要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如表4所示:

   利用表4数据可作出简单的折线对比分析图,如图2所示。意义。

  三、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

  当前制约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和日益枯竭的能源问题。而信息化能有效化解和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并对中原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构成有效支撑。

  1 “三农”问题。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第一产粮大省。但农业并没有使河南富起来,相反河南的综合实力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的距离近几年还在进一步拉大;而从另一角度说,中原经济崛起又不能摒弃和排斥农业,农业是河南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摒弃或排斥农业会使河南的发展定位因背离国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而承担宏观政策风险。“无工而不富,无农则不安”,那么二者的有效结合就是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出路。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又能起到按市场价值配置资源的作用,信息是一门科学也能起到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同时信息是一个产业还能起到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信息的三大基本属性十分透彻地揭示了它对农业产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当前中原乃至中部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市场农业,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知识农业,如何全方位拓展农业链条发展产业化农业,因此,强化信息化建设,就意味着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信息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利器。而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构建起覆盖全省并同时与国内和国际接轨的“河南农业发展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它对于沟通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推广兴农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2 产业结构问题。传统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为中部带来了许多荣耀,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种产业结构由于没有及时跟进优化、调整和升级,使得中部经济在市场环境下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现代经济学认为,三次产业所占之比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反复例证了这一立论的有效性。2008年河南的三次产业之比为14.4;56.9:28.7,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3:48.6;40.1,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为5.1:47.0;47.9(已呈较合理的“三二一”倒序结构),河南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1.5个百分点,与广东相比更是低出了19.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低层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原经济崛起的步伐。而信息产业是发展迅速、更新频繁的高创新产业,信息产业的高创新带动了信息产品的多样性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使得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渗透性,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内部有关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高度渗透。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高度渗透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信息产品广泛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使其他产业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中包含有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二是信息产业部门直接向其他部门开展有偿信息服务。因此,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将会对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直接推动和间接带动的作用。

  3 资源问题。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基础资源,材料和能源的稀缺性使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信息资源则具有无限可复制、可共享,并在使用过程中价值可倍增放大的特征,某种程度上信息资源对材料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一定的替补功能。据国家发改委测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就相应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亦可降低1.3个百分点。虽然河南是一个能源大省,但河南的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却不容乐观,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四种常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折合标准煤计算,河南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5,人均耕地仅为0.0827公顷(约合1.24亩)。河南的GDP总量目前虽居全国第五,一方面是GDP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缺电、缺煤和缺水,能源链条面临断裂。河南不仅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过大,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由于强度开采,资源消耗过快,储备基地短缺,目前河南的能源优势正在日益丧失。因此,中原经济要实现崛起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下决心另辟蹊径,而靠科技创新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化解日益短缺的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当前河南的信息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信息化对中原经济的边际贡献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信息化正在对中原经济的崛起产生着积极的贡献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无论是信息化还是工业化,河南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据NIEC所提供的《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测评数据显示,全国综合信息化平均水平为41.55,而河南仅为35.89,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在全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排名中居第24位,但正如之前所分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战略科学、策略合理、措施得力,并能很好地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和反梯度发展理论,那么河南在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指数点的提升,都将会为正在崛起的中原经济带来倍增放大的乘数效应。因此,基于信息化实现中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有效而且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