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明浩)7月9日,随着中关村云计算产业技术联盟挂牌成立,北京悄然启动实施“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力争尽快实现云计算技术的突破,抢占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计划到2015年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整个产业链规模达到2000亿元,云应用的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使北京成为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由Google公司首先提出,从2007年开始兴起的商业计算模型。其最基本的概念,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通用性等特点,是继互联网、个人电脑后信息技术的重大革新,也是信息移动化、网络化趋势的具体体现,代表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5-10年内将成为影响整个IT行业的关键性技术。但目前,云计算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技术和业务模式有待探索,产业市场还需要长时间培育。
新组建的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由联想、用友等19家单位发起成立,其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产业为导向、以共享资源为主线、以攻关技术为核心,联合云计算领域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云计算领域产、学、研合作,致力于通过3年的努力,建设面向全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业务孵化,建设云计算服务中心,突破云计算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和集成应用方案,推动云计算技术与产业标准的制定,引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确立北京云计算产业的龙头地位。
“云计算为北京加快中关村创建国家自主示范区,促进战略型新兴产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形成新的优势,毫无疑义提供了重大契机。”北京市发改委、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组织北京云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了北京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祥云工程”。组建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就是北京市政府实施“祥云工程”、打造云计算基地的重要一笔。
北京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姜广智表示,根据“祥云工程”计划,北京将发挥云计算领域技术和产业优势,遵循“服务引领、自主创新、国际同步、产业链联动”原则,合理规划布局云应用、云产品、云服务和云基础设施,而当务之急是安排部署一批云计算的重大示范应用,规划和建设政务资源云、政务信息云、智能交通云等政府云,扶持建设面向一批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有云和行业云。目前以企业为主体正在规划建设的有教育云、产业云、信息服务云等。通过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力图迅速形成面向市场的云应用,使北京的云计算应用水平尽快达到世界前列。
“祥云工程”提出要建设高水平的云计算产业基地,该基地定位为云服务的产品创新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应用示范中心、服务运营中心。通过政府的战略引导、专业公司的运营、龙头公司的带动,公共平台的支撑,聚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核心企业,健全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完成新标准创制、新业态孵化、新领军企业培育的功能,该基地计划汇集10家以上的云计算科研机构,数十家新创企业,形成100亿元的云计算产值。
姜广智告诉记者,北京发展云计算产业具体分为两个阶段:从2010年到2012年,完成云计算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技术、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聚集一批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企业,推广一批高标准、高效能的云服务和云应用,使北京成为全国的云计算中心。第二阶段从2013年起,全力推进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整个产业链规模达到2000亿元。云应用的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使北京成为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此外,北京市政府提出打造云计算基地要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提升重大应用解决方案、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在企业管理、电子政务等建设中探索利用云计算技术,为企业提供自主创新产品大规模示范应用的机会,并推动云计算同物联网、三网融合相结合,发展专门支持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等新兴业务所需要的云计算能力,促进云计算与其他相关新兴技术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