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协作的方式,打破固有的产业链模式,联合建设一个中关村云计算服务中心,以开放模式吸引企业进行云计算产业创新实践,为新兴云计算服务企业提供运营支撑服务,这是北京市促进云计算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报记者 郭涛摄影报道
云计算是互联网和大规模数据中心不断发展的产物,将在未来5-10年内成为影响整个IT行业的关键性技术。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起草的北京“祥云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指出,2015年北京云计算产业将形成500亿元的规模,而当日成立的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将成为重要推手。
建设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软件委员会软件处处长姜广智介绍,北京“祥云工程”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目前,“祥云工程”已经被列为北京市“十二五”软件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发展规划重大工程,该工程将围绕芯片、网络设备、网络运营、各种终端以及各种云应用构建北京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条,带动首都信息技术产业的整体提升。有关部门将抓紧部署一批云计算的重大示范应用,特别是推动电子政务全面向云时代转型,规划和建设政务资源云、政务信息云、智能交通云等政府云,扶持建设一批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有云和行业云。
此外,北京市还将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云计算产业基地,该基地定位为云服务的产品创新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应用示范中心、服务运营中心。通过政府的战略引导、专业公司的运营、龙头公司的带动、公共平台的支撑,聚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核心企业,健全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完成新标准创制、新业态孵化、新领军企业培育的功能。目前,该基地选址已初步定在北京科技大学产业园,计划汇集十家以上的云计算科研机构,几十家新创企业,形成每年100亿元的云计算产值。
按照规划,“祥云工程”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0-2012年,是产业布局阶段,完成云计算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技术、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聚集一批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企业,推广一批高标准、高效能、高可用、低成本的云服务和云应用,使北京成为全国的云计算中心;第二阶段为2013-2015年,是产业化发展阶段,目标是要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整个产业链规模争取达到2000亿元。
云计算联盟促产学研合作
“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是推动北京在云计算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瓶颈的重要抓手,也是承接国家科技资源投入的重要载体。” 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表示,该联盟将按照“祥云工程”的部署,在云计算的关键示范应用、关键设备公关、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创制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加速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促进联盟企业扩大市场和提升品牌,形成北京云计算产业向全国辐射和带动的形势。北京有关部门将全力支持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承接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科技专项,在项目审批、配套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促进云计算与其他相关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北京云计算产业。
“云计算产业目前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产业市场还需要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整合产业资源和力量,促进成立云计算产业联盟,通过成员单位的强强联合,加速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秘书长、赛尔网络副总经理武文忠介绍,云计算的发展将加剧IT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要尽快形成云计算产业链,除市场的推动外,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IT企业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在此大背景下,联想集团、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百度、神州数码、金山、用友等19家在云计算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关村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积极倡议,并组成中关村云计算产业技术联盟。该联盟将以服务企业为导向,以共享资源为主线,以公关技术为核心,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试图通过凝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云计算领域产学研合作,力争使中关村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联盟成立后,将推动云计算企业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政府资源,建设政府云计算企业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为云产品的研发、认证、检验、试运行和前期的市场孵化提供服务;积极组织联盟成员间的信息沟通、技术交流、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推动联盟成员联合申报与云计算相关的各类研究和工程项目;促进云计算技术与产业标准的制订,支持由联盟成员共同研发制订云计算技术与产业标准;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当中的云计算研究与应用,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在新一代互联网方面的战略优势,探索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云计算技术新应用和新业务模式,培育一批基于IPv6的云计算示范性应用。
构建云计算服务平台
在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筹备的过程中,联想、用友、金山、百度、神州数码、赛尔网络等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倡议联合建立中关村云计算服务中心,依靠集体创新构建全价值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采用以市场化运营拉动创新的策略,依靠政府对运营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扶持,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积累,集中力量,以应用服务和客户规模为首先的突破重点,迅速扩大市场和用户参与程度,从而在应用、平台和基础设施层面、关键技术上进一步扩展,通过服务运营孵化创新产品,降低企业创业门槛,培育用户和市场。同时,在运营服务的实践中去发现技术问题,检验技术创新成果,逐步完善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从而从根本上构建一个真正的服务社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我们以企业协作的方式,打破固有的产业链模式,联合建设一个中关村云计算服务中心,以开放模式吸引企业进行云计算产业创新实践,为新兴云计算服务企业提供运营支撑服务,这将是促进云计算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代表、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贺志强发出了联盟关于建立《中关村云计算服务》的倡议。他介绍,云计算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和应用模式,具有较长的市场培育成本和周期,投资风险较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云计算的应用价值无法通过单一环节突破实现,需要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需要创新的平台性和互操作性的标准化技术。
汇聚首都优势资源 打造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
北京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本报讯 (记者 郭涛) 继2009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后,北京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近日在北京成立。据悉,该中心将通过强强联合,形成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链合作创新机制,在物联网的关键应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为北京乃至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核心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控制、云计算和行业应用、以及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方面拥有较好基础。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聚集了物联网领域的高端创新资源,如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唐电信、闪联、中星微电子、威讯紫晶、天地互连等中关村企业。突破了一批物联网关键技术,并在国际标准制订中取得了一定话语权,在物联网的传感感知、网络传输、计算与行业应用三大关键环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据悉,北京物联网工程中心是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协调组织,京仪集团、大唐电信、同方股份、中星微电子等以上多家中关村物联网龙头企业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等科研机构以及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电信等运营商共同发起组建。该中心是以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第三方、非竞争性、具有公信力为特点的物联网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据悉,北京物联网工程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接物联网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国家物联网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并努力促进其成为国际应用标准;创建专利池;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