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涌现性”常被用来描述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方式。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而激发出来的整体包括的部分或部分之和所没有的功能与状态,是对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方式的一种定性的科学认识。
笔者认为,对“涌现”仅有定性认识还是不够的,必须给出定量的精确化描述,才能更好地指导并应用于体系作战研究。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作战要素间应以怎样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战斗力的整体腾跃而不是内耗,是首先必须回答的。同时,“整体涌现性”是从整体上对战斗力生成方式的定性认识,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涌现的条件、涌现的方式、涌现的结果都没有表述清楚。强胜弱败的基本战斗规律,量敌用兵、节约用兵的作战原则,也都要求必须对体系作战能力进行精确评估与量化。否则,在现实作战训练中,就无法对方案进行科学评估,战斗进程也无法合理预测。
从另一个角度看,系统科学的进步,已使“涌现”的精确化成为可能。军队战斗力的定量评估问题,一直是军事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近20年来,军事运筹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比如,在作战模拟方面,有分布交互仿真技术、高层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生成兵力技术;在战场情报处理方面,有数据融合技术、分布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推理技术;在优化和决策理论方面,有层次分析法、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机会约束规划、模糊规划和马尔科夫决策规划;在方法论方面,有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等。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信息化军队结构确立、信息化战争特性研究、虚拟战斗力创新实验室的建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都为体系作战能力的量化提供了可能。目前,“梅特卡夫定律”对网络潜力的描述就比较可靠。美军退休军官特雷沃·杜普伊上校依靠“战术数值决定型模型”(简称TNDM)的软件,对海湾战争及波黑战争的预测也比较准确。可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对信息化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评估也会逐步精确。
当然,战争领域始终充满不确定性。对战斗力而言,任何形式的精确都是相对的,绝对的精确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