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电子农务对海南意义深远
来源:海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拿锄头的手点起了鼠标,网络电子信息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本报日前报道,到目前为止,海口已有“电子农民”近3000人,这些人都已分享到电子农务带来的实惠。

    电子农务是海口市秀英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惠农工程。此工程效果到底如何,农民是否真正受益,当然是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报道说,最先试点电子农务的永兴镇,仅热带瓜果就使农民增收了1500多万元,人均增收567元,这项统计数据表明,农民增收电子农务功不可没。

    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海南的热带水果瓜菜在全国颇具知名度。品牌优势已具备,然而好酒也怕巷子深,在现代农业的多重链条中,销售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销路和市场价格。海口推出的电子农务,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电子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拓宽了海口农民瓜果的销售途径,也成为农民了解国家产业政策信息、学习科技知识的平台。

    农务网是否受欢迎,关键看其内容是否有针对性。显而易见,农务网,就是要传播农民最需要、最实用、最想了解的知识、信息。笔者打开海口电子农务网发现,农产品政策解读、产销信息、疾病预防等知识一应俱全。我国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今年5月在海口进行农村信息化调研时对此评价甚高:“不仅在全省,即使在全国,秀英电子农务建设具有标兵地位,一枝独秀。”看来,不务虚不玩花架子,是农务网的生存之本。

    发展电子农务,不应仅将其理解为是科技手段的应用,而应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电子农务同样大有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电子农务网络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就能起到这种载体作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匮乏,网络知识的传播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等特点,当农民切身体会到网络带来的好处时,辅之政府部门的引导,势必会激发农民学习热情,这对开阔农民的视野、在农村形成良好的尚学之风大有裨益。

    发展电子农务,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投入。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网络运用的成本等多重因素制约,电子农务在农村的推广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让农民从中真正受益,从内心接受电子农务,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岛屿型经济特征决定了信息对农产口销售的重要性。发展电子农务,千万不要只将其理解为仅仅是一项科技手段的应用,是科技或农业部门的事,而要将其当作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全社会合力推进。
作者: 董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