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安
当前,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信息化的依存度大幅增长,公众对政府信息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这些都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电子政务运维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省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核心业务系统已进入应用维护阶段,但多数部门处于初级的运维管理状态,在运维管理模式、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方面,还没有构建起一个综合的运维管理体系。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的管理和服务是分散的、不关联的,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库的共享,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因此管理和服务是粗放的、低效率的,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电子政务外包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
电子政务外包是将政府电子政务规划、建设、运维等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专业第三方机构完成。因此电子政务外包按内容分为规划咨询外包、建设外包和运维外包。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外包市场相对成熟,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全部外包,而运维外包正在探索中,管理咨询外包则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省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的认识不到位。相当部分的政府部门担心外包后管理和费用失控,业务数据失密,形成对外包企业的依赖,外包导致本部门或者个人饭碗不保,信息中心等部门空壳化和边缘化等,对外包态度不积极甚至抵制。但所有外包都是有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部门运维外包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做好运维工作,让政府解放自己,做好政府该做的事。二是产品和服务供求关系不平衡。三是电子政务带动信息产业和自主创新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此外还存在着外包企业服务能力不足,政府部门外包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相关政策规范亟待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若得到有效解决,将实现企业和政府双赢,不仅降低电子政务运维外包风险,发挥电子政务建设效果,亦将带动和引导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否则,将制约外包市场发展,电子政务也将面临巨大风险。推进我省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转变相关政府部门职能,科学发展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运维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新型信息化合作伙伴关系。建议加快信息中心等部门的转型,由传统的网络维护、需求分析、项目建设与推广管理转向信息化统筹规划、信息资源管理、项目整体管理、核心业务运行风险监管、安全保密督查、政府决策支撑、业务流程优化、政府管理创新支撑,提升全局性大系统建设和政务信息化支撑等领域的管理能力,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政务职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二是研究制定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扶持政策。建议在对政府部门和运维服务外包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创立电子政务运维外包公共品牌,有效地整合和配置各主要软件与外包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资源,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建议财政、税收、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并扶持成立地区性“电子政务运维外包产业联盟”,对企业进行政府业务架构和行政管理知识培训,建立运维服务企业准入资质和退出机制,设立统一的运维人员上岗资质要求,鼓励优先为政府提供服务,发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潜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研究制定电子政务运维管理规范、运维管理知识体系以及服务外包监督管理机制。做出外包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市场化专业服务,更是一个战略性决策。外包的基本原则是,当所提供的服务转移时,问责制仍然必须掌握在甲方的职权范围内。甲方必须确保风险得到管理,外包企业才有能力持续交付价值。因此,运维管理规范的制定及执行的所有权必须掌握在甲方的职权范围内。因此,建议开展电子政务运维管理规范、运维费预算标准、外包管理办法和运维费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快出台服务外包标准,制定运维和外包监督评价机制,严格划分外包管理责任,建立运维重大事故问责制和重大问题质询制,核心政务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等。
根据电子政务运维管理规范,要求各部门梳理运维工作涉及的信息系统、软硬件资产等对象,做好与财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衔接,为运维费用的编制、申请和审核提供支持;开展电子政务运维管理风险大检查;适时开展电子政务运维规划和运维管理工具软件的试点工作,为政府部门开展电子政务运维与外包管理积累经验;规范运维管理软件的选型、采购和测试工作,扶持运维外包企业和运维管理软件开发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推动我省电子政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