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化管理入手探索环保新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编者按
  为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之后,以科技进步推动环境监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区实现了环保信息无障碍传递,对重点企业实现“三位一体”全天候精确监管,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环保数字化发展之路。本版今日特刊发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苏青的介绍文章,以飨读者。
  内蒙古自治区连续8年GDP增速全国第一,经济总量从千亿元级别正向万亿元级别迈进,但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经济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污染物排放量成倍增长和环保工作压力不断上升。为此,自治区环保厅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环境保护全局,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这一原则,着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环境管理提升环保行政效能,成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拓环保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突破口。
  走有特色的环境管理数字化发展之路
  环境信息化必须服务于业务管理工作,离开核心重点业务工作谈信息化,信息化就成了摆设,数字化环境管理就只能悬在想象中而落不到实处。节能减排是现阶段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环境质量状况的重大举措,减排工作要在工程减排上见成效、向管理减排要效益,就必须提高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能力,实现污染源监控的数字化、实时化、精确化,在监管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开创减排工作新局面。自治区环保厅抓住环境保护部统一部署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的机遇,以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正视内蒙古环保工作信息化底子薄、硬件基础差、人员技术力量弱的现实,借鉴发达地区经验,锐意进取,通过高起点设计、系统化实施、统一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环境管理数字化发展之路,在全区开创了环保无障碍沟通的先河。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使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在自治区环保厅与12个盟市环保局同时搭建了现代化的信息平台、监控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使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从过去随机化、粗放式的末端排放监控,转变为实时化、精确式的污染治理全过程监控,即“三位一体”精确监控;使自治区环保厅业务管理和决策过程的信息化初步形成体系并具备规模。项目成果获得了环境保护部及各省市环保厅(局)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自治区环保厅实施信息强环保战略的充分肯定。
  坚持“四统一”确保高起点,实现环保信息化能力新跨越
  多年来,内蒙古环保系统的信息化能力十分薄弱,一直处于劣势。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数字化的管理技术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环境监管历史性转变,是摆在厅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自治区环保厅按照现代化管理要求,结合内蒙古地区特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从项目建设一开始就制定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方案、统一实施”的“四统一”原则,指导项目实施。在建设范围上,涵盖自治区环保厅和12个盟市环保局监控平台的全部硬件和软件;在组织管理上,由自治区环保厅主要领导牵头、盟市环保局主要领导参与,全区组建一个项目办统一管理项目;在建设模式上,采用总集成方式,选择通讯网络覆盖全区、系统集成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总集成商;在产品选择上,从全国挑选在环境管理信息化、服务器、存储器等各领域最优秀的企业作为产品供应商组建优秀的建设团队。
  通过坚持“四统一”原则,自治区环保厅克服了在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劣势,确保了系统建设的高起点,有效保证了建设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全区12个盟市环保局在自治区环保厅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开展工作,全力支持总集成商的工程实施。针对企业方面产生的阻力,由自治区环保厅出台鼓励和约束性政策,统一提出要求,由盟市环保局安排人员认真贯彻落实,突出问题由厅长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各方尽快予以解决;针对出现的工程技术问题,由总集成商协调各厂商会商研究,统一标准和解决方案,有步骤地推进,有效控制了建设进度。此外,由于是全区统一实施,有力地提高了自治区环保厅对总集成商和各产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大压缩了建设成本,从而缓解了自治区环保厅的资金矛盾,达到了少投入多办事、办大事的目的。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建成1个自治区级监控中心和12个盟市级监控中心,构筑起从236个重点监控企业到盟市环保局、自治区环保厅和环境保护部的有线环保专网,建起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从监控企业直通环境保护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内蒙古污染源监管迈入数字化时代。
  开创“三位一体”新思路,实现污染源全天候精确监管
  “三位一体”全天候精确监控的理念,是在总结全国各地污染源自动监控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借助工业信息化技术提出的污染源监控管理新思路。“三位一体”监控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用系统化过程监控代替单一化的排放监控,包含的企业监控手段为:企业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企业排污口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视频监视;与电厂脱硫DCS生产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中控管理系统连接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工况在线监测分析。3种手段互为补充、互相支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是基础,提供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流量等第一手资料,是开展总量核算、排污费核定、违法排污行为认定的数据来源;视频监视是保障,企业停运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行为可以从视频录像上识别和取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工况在线监测分析是核心,分析企业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负荷,可以准确判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是否准确。
  “三位一体”监控模式能够有效识别企业由于自动监测设备质量不高、排污口建设不规范、安装调试不规范、违规设置仪器参数等原因导致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排放的问题。过去,对企业的监管主要通过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和不定期的现场核查来实现,管理过程体现出抽样式和随机性,关注点局限于企业末端污染排放。“三位一体”监控模式使对企业的监管从单纯关注末端污染排放转变到综合实时掌握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全过程,从随机的抽样监管转变到全天候的连续监管。截至2009年,全区已有236家企业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测、126家企业实现视频监视、部分大型电厂和污水处理厂实现工况在线监测分析,于2010年完成39家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电厂101台机组的工况在线监测分析,届时占全区SO2排放近50%的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都将实现全天候精确监控。
  “三位一体”环保现代化监控手段既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又对管理方式转变提出了急迫的要求。为此,自治区环保厅以硬制度配合硬手段,从3个层次系统化建立全区的监控管理运行体制,保证现代化监控手段发挥实效并长期有效。
  第一是在自治区层面确立自动监控的管理地位。2009年7月,自治区编委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污染物在线监控中心,中心包含全区环保信息化职能,是自治区环保厅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这种从职能上将监控业务管理与环保信息化紧密结合的举措,达到了使环保信息化服务于业务管理工作和管理决策过程的目的。2009年12月,自治区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减排治污任务的通知》,明确将“全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作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和相关财政补贴的依据”,到2010年底前“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燃煤发电机组、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等重点排污企业都要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工况监控设备”,没有按要求建设的地区“一律不计入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城镇污水处理厂不享受财政补贴”。自治区政府的行政指令赋予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担当总量减排工作排头兵的重要使命。
  第二是为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监控管理制定了行政管理办法。自治区环保厅全面对接国家和环境保护部的法规政策,结合自治区实际,于2009年底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实施办法(暂行)》,以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的行政和市场定位,明确环保各部门及企业职责,明晰违法违规行为及奖惩规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实施办法》,以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实施办法,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从验收到监督考核、从数据采集到分析上报的统一机制。
  第三是为各级环保部门监控日常管理和协调运行制定出具体工作程序,以提炼监控成果。自治区环保厅于2009年底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监控工作流程及分级预警制度》与《内蒙古自治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流程》,以细化各级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工作流程,建立针对企业超标排放等违规行为的分级预警响应制度。各级环保部门的污染物在线监控中心通过分析提炼,形成污染源自动监控日报、企业超标快报、减排月报、减排季报、电厂减排专题分析报告、污水处理厂减排专题分析报告等监控成果,服务于总量减排、监察执法等行政管理工作。
  建设重点业务管理系统,扩大数字化环境管理规模
  环保业务管理工作与环保信息化工作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利关系,以信息化推动业务管理,管理就有条件快速提升效率;在业务管理上落实信息化,信息化才能有的放矢、凸显成效。自治区环保厅借助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建设,为支持总量减排、环境应急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等各项重点业务管理工作,设计研发了污染源自动监控、总量减排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等多个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创造性地将前端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控与总量减排、监察执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性地将污染物排放数据与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整合起来,更有效地支持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使环境综合管理的数字化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信息化对业务管理工作的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具备实时收集大量精准污染源监控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能力,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突破环境管理在地域上的制约,最大程度地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增强环境执法能力;形成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应急监测机制,便于快速反应和对事件危害性的及时评估,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公开环保政务信息,保障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调动和发挥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
  内蒙古实施数字化环保的体会与展望
  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是国家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重要保障。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坚持高起点设计、系统化实施、统一化建设,创建了“三位一体”全天候精确监控的新模式,开创了全区环境管理信息化的新局面,赢得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环境保护部及各省市环保厅(局)的充分认可。一年多的探索,使自治区环保厅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开创了新局面,总结起来有两点体会:一是以科技进步实现环境监管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既是可行的,又是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必由之路;二是“三位一体”的监控新模式是环境保护从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探索,对开创总量减排和监察执法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为了拓展、完善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项目一期工程成果,应用、提升一期工程搭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自治区环保厅已着手实施项目二期工程,拟实现“一个领先、两个一体化、三个新技术、四个服务”:引进吸收当前最先进的3G移动通讯技术、3S空间信息管理技术(G P S 导航、RS遥感、GIS地理信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占全区85%排放量污染源的监控,打造污染源监控与环境质量预警一体化、监控精确定位与数据即时共享一体化的先进环境监控与管理模式,坚持环保和谐共享原则,建设全区数字化环境管理体系,实现自治区环保厅与12个盟市环保局业务沟通、数据共享、服务开放,充分运用一期、二期项目成果形成的创造性生产力为全区的经济建设、环境综合管理、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安全预警服务,使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建立新业绩、展示新形象、实现新跨越是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新要求,自治区环保厅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顺利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夯实“十二五”发展基础,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