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网框架须适应政府职能结构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冯曌

分析整个电子政务实践现况,可以发现目前的电子政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政务信息普遍更新缓慢,政府与公众还缺乏信息交流互动,政府只是单方面的向公众披露信息,而没有提供给公众更多的信息反馈、参与议事的途径,另外政府部门的许多职能还不能完全在网上开展实施,这些深层次的电子政务关联应用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地发展的制约因素。

    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扯到当地经济状况、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政务理念以及公众对政务信息需求等各个方面,所以使得各地在电子政务投入方面参差不_,这种投入规模的不平衡再加上管理理念的差异又形成和拉大了各地区之间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差距。

    但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电子政务最为首要任务与核心问题还不是各地电子政务建设的不平衡问题,而是缺乏一个与政府职能结构相适应的电子政务框架系统。

    众所周知,企业的电子商务可以是﹁个相对简单的树型的结构,但政务系统则不同,它既有横向的按行政划分的不同地域的政府部门,如北京、上海这样的行政省、市,又有纵向的按行业划分的具体职能部门,如公安、司法机构、税务、海关等等,因而它实际上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网状立体交叉结构。这种横向、纵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关系,大大加剧了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和应用深层次化的难度.比如某地民政系统的电子政务系统,既隶属于当地政府,同时又需要向国家民政部负责,另外民政系统又需和当地的工商、税务、公安等其他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联系,所以整个电子政务建设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整合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并建立起一个能有效涵盖各政府职能部门各种纵向、横向业务的电子政务框架系统。

    从物理技术层面看,目前的电子政务硬件系统繁琐、体系构架比较冗杂,各种技术应用也比较多,即使在同一个电子政务系统内部,其应用也是相当复杂的。

    现有的电子政务方式大多是一个应用对应着一种应用平台,而每一种应用平台又大都以一个服务器硬件平台和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存储平台组成。每增加一类应用,就会相应增加一些硬件平台和信息存储平台,这样的发展模式就导致硬件平台和信息存储平台的不断地衍生扩大。这种电子政务结构模式给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各种电子政务信息的交叉重叠和复杂管理,还导致电子政务信息应用的效率不高。所以,需要采取先进的网络架构原理和软件技术将多个信息存储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架构平台以提高政务信息使用的效率。

     目前,基于电子政务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已经成熟,而WindowsNT网络的普及以及SQL+ASP的技术实现方法和Java广泛应用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子政务软件得到开发和使用。虽然,基于主导地位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平台,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政务系统平台采用了Linux系统。

    另外,随着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的发展进步,整个互联网已经开始同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实现融合,而其它诸如NT技术等新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将会给未来的电子政务网络结构产生深刻的变革影响,這也为未来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从信息内容层面看,目前的电子政务还缺乏系统建设,其政务信息也大多内容匮乏、形式单调,缺乏与社会公众的交互支持和广泛参与,造成这种现状有技术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在整个电子政务的决策实施过程中,大都还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应用推进,而这种技术层面的推进还缺乏政务体制的支持和变革。另外,其技术设计人员还不完全了解现有政府的运作规则,并过多专注于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层面,这导致了在许多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配置上达到了超豪华水平,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网上事务处理、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却相形见绌,缺乏实质内容。实际上,这也给广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服务供应商、软件商和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广阔的商机,当然这需要他们广泛参与到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的变革事业中来,深度研究和把握整个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基准目标,以满足和实现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内容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