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耀升
信息技术是发展最快、影响力最大、渗透力最强的一门高新技术,它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当网络经济遍布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得到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空前高涨的时候,推动政府部门政务 工作的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已成为大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1999年的″政府上网工程″起步也开始了自己“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政府进行了信息化建设。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应用在不断扩大和深入,政府内部跨部门信息交换和共享也在不断发展。
电子政务的定义及其内涵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对于电子政务这个概念,国外称之为电子政府EG,ElectronicGovernment,其核心内容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国内学者和专家出于不同的角度,也纷纷阐述了各自对电子政务的不同理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电子政务是公共管理组织在政务活动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治理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政府工作信息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博士认为,电子政务的内涵非常丰富:即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出于各自的理解对电子政务进行了不同的描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描述的电子政务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电子政务是指信息时代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再造政府管理流程,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手段,最终达到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政务运转效率、大幅度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二)电子政务的核心实质。关于电子政务的核心实质,目前国内学者们对此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指出,电子政务的核心实质是政务而非电子,电子只是实现政务的技术手段,只有解决了各政府部门办公、公文流转等具体应用,才能最终完成电子政务的建设。长城软件总经理高克勤却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管理,″以政务为核心的思路作为指导,没有形成一种统筹全局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应该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就是摆脱以应用为核心或以网络建设为核心的传统观念,将各个政府部门的内容提炼为统一数据,再进行后台集中和统一管理″。江苏射阳县临海镇人民政府干部蔡恩泽指出,电子政务的实质是通过互联网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的运行状态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其核心是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也就是政府和政务的网络化、电子化。虽然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从这几年国内各级政府建设和实施电子政务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成功实施既不能重电子轻政务,也不能重政务轻电子,而是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政府信息化的改造当中,又要重新设计和定位政府职能,重组政府部门,再造其运作流程,创新并整合其服务,从而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技术冲破行政机关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公众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公众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政府职能转变
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从重塑国家和社会间的权力关系的角度,实现政府逐步放权于社会,强化社会权力和自治能力,从而实现管理的高效。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因。由于政府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意识形态,以及每时每刻需要应对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都在不停地丰富和发展着,因此,政府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职能转变,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社会环境和公众需求的快速变化。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就在不断向前推进。在26年的政府体制改革中,我国政府针对机构设置存在臃肿庞大、重叠交叉的现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由上到下的方法,围绕政企分开、下放权力这一中心内容,于1982、1988(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1993、1998和2003年先后五次进行了不同力度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些改革对理顺关系、减少重复、明确职责、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机构活力,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出发,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是:从无所不为的万能政府转变成有所必为的有限政府,把工作内容最终集中到规划制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区域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任务集中到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帮助企业排难解困上来;从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倾斜政府转变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全面政府,把工作基点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从不受约束的自由政府转变成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把工作规范统一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来。
(四)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中心内容。一是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面向市场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二是继续推进机构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层级、压缩部门,精减人员,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该取消的审批项目,要坚决取消;已取消的审批事项,要建立后续监管制度;能改为登记备案的,不搞审批、核准;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程序严密、制约有效、公开透明、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四是加快推进行业自律组织的发育与规范。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将现行的一些不宜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或规范的行业自律机构。五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效绩评价体系。清理各类行政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着手制定一套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保证政府公正、高效履行职能的效绩评价体系。六是强化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建设。在完善有关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和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政府行为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
国家有关领导对电子政务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增强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工程,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政务运转效率、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认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位政要在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评价中,都着重强调了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作用,那么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剂。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机构改革,这也是多年来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现阶段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层级、压缩部门,精减人员,将政府管理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变为网络模式,将政府组织形态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变为水平的网络结构,促使组织扁平化。推行电子政务,通过构建网络化的信息平台,打通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从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是打破政府机构特有的条条和块块,杜绝传统组织形态和物质构成中强调分工所造成的部分分割和官僚主义,消除信息传递的障碍。
(二)电子政务是改变政府服务模式的有效驱动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国政府要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因此,实现政务创新,促使“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快速转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这一″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我国政府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来改变政府的执政理念。电子政务的实施将有效促使我国政府执政理念发生如下转变:由过去的以政府为中心,政府以社会″主人″身份通过治理转变为以社会为中心,政府以″仆人″身份通过服务来使自己生存;政府由追求自我利益转为追求社会利益;由″替民做主″的观念转为″由民做主″;由关注政府工作效率转向关注公众利益和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程度。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根本转变。
(三)电子政务是政务人员观念转变的催化剂。政府职能改革的整个过程是由人来完成的,无论是政府组织形态、服务模式的改变还是业务流程的重组、部门的重新设置都要靠人去推动和执行。因此,政府职能转变是否成功和彻底,要取决于我们政务人员的观念在这次变革过程中更新得是否彻底。要想推动政务人员观念的转变,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电子政务。让政务人员从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去正确认识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府管理的差异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府改革的巨大作用等内容,从而树立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活动的需要的正确观念。
(四)电子政务有利于消除官僚主义,防止干部腐化。由于公务员既是权力的拥有者又是权力的服务者的双重身份、欲望加权力的诱惑等原因,导致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和权钱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还由于官僚主义作祟,部分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搞命令主义、瞎指挥、独断专行、不讲效率、不负责任,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制止和杜绝这些不良行为不仅是提高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中心内容,也是我国政府职能改革所要涉及的重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必须强化外在监督机制和内在约束机制。电子政务所带来的政务公开,将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打破权力行使的神秘性和隐蔽性,使公务员″黑箱″操作难度加大,对加强监督,保证政府依法行政,执政者受治于法,防止腐化和滥用权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公众服务质量,促进民主制度建设。电子政务的进程是以公众需求为驱导的,以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为最终目标的,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就是将“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具体化,把转变执政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贯穿到每一个为民众服务的环节,从而达到提高公众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的目的。电子政务建立的网上服务系统,使服务由面向办公室、柜台、窗口转向计算机屏幕,实现″人机对话″,使政务通过电子文件交换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极大简化了原本的手续与步骤,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此外,电子政务的建立可以让公众通过网络渠道表达意见,与政府领导对话,政府也能直接倾听人民呼声,了解群众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培养政府机关的民主工作作风。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疏通了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渠道,拉近了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扩大民主生活。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