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版与国际视野
来源:电脑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中国日报》

 本报记者 朱文利

  4天做出的iPad版

  2010年4月3日,苹果iPad在美国首发,全球无数苹果粉丝在激动中度过了这一天,在地球另一端,北京朝阳区中国日报大楼,有一群人也在紧张关注着iPad销售的盛况。

  3月下旬,苹果公司让《中国日报》提交一个iPad版本,赶在4月3日iPad美国上市时供用户下载。中国日报的新媒体团队用了4天时间,在iPhone版基础上修改,3月30日,《中国日报》的iPad版提交给苹果。苹果的审核同样快捷,作为第一家登陆iPad的中国媒体,4月3日,《中国日报》与iPad用户见面了。是否能像iPad般受到美国用户的追捧,完全是未知数。

  8月5日,在《中国日报》大厅,新媒体业务的负责人之一——-甘永清平静地告诉《电脑报》记者,iPad版已有4万下载用户,iPhone版用户超过7万,其中70%以上的用户来自海外。“我们的目标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iPhone/iPad应用在海外取得的成绩,坚定了我们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的信心”

  甘永清是中国日报新媒体业务三人工作小组成员之一,他们向网站和报社主管领导汇报工作,向下管理着十几个人的项目团队。新媒体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国日报网站,有内容编辑、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相对于中国日报一千多人的队伍,十几个人的投入显得微不足道,作为一项探索性的项目,经费投入相对有限,“《纽约时报》那样的大报对新媒体应用也在不断寻找最好的模式,我们的新媒体业务同样是一种尝试。”甘永清同时也是中国日报技术中心副主任,负责中国日报的技术事务。

  甘永清大学时代所学专业就是计算机软件,中国日报已经工作12年,既了解传统媒体的运作,也对新媒体的发展有着敏锐的把握。

  数字出版载体的选择是重点

  “不是国内的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器产品不好,功能不强,关键是载体以及配套的体系能否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甘永清解释为什么《中国日报》在去年8月成为IPHONE的合作伙伴后,今年又成为IPAD的内容提供者。

  和苹果的合作,始于去年8月推出iphone版的《中国日报》。由APP、iPhone/iPad、iTunes、iAd和完善的管理和支付体系构成的独特的业务生态体系,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目前可以说无人可以比拟,这也是选择苹果平台作为载体的重要因素。甘永清回忆当时苹果公司亚太区和《中国日报》的联系非常密切,尽力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中国日报》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做出IPHONE版,额外的收获是还培养了自己的队伍,知道如何与热门的电子产品对接。

  iPhone/iPad的用户大多是25岁至36岁这个成熟又富有活力年龄段的人群,也是中国日报重要的目标受众群。选择苹果,其实是增加一个发行渠道,市场的效果充分验证了这样的预测。

  以后技术的进步又会带来什么样更吸引用户的产品,“今天是‘苹果’,明天可能是‘梨’,《中国日报》的数字载体选择会紧跟潮流调整。”是否符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是基本的原则。

  与《纽约时报》这样世界一流报纸同在iPad为邻,是《中国日报》对外的一种形象。

  生活中择邻而居,代表每个人所处的阶层,媒体要选择电子载体,也是要看都有哪些伙伴。

  国外媒体是借鉴的榜样

  在中国日报内部,认同一个观点:在数字阅读时代,内容为王。内容的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中国日报》3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改版发生在今年3月。为了这次改版,《中国日报》总编辑先后两次率队考察了美国《纽约时报》,欧洲《金融时报》等欧美主流大报,看西方人如何办报,如何适应网络时代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了解到第一手资料,也更新了很多办报的思路和理念。一年多的时间酝酿,反复提方案、修改,聘请国际优秀设计师改变版式,今年3月新版《中国日报》上市,得到海外读者以及驻华使馆官员的广泛好评。

  海外考察也带回不少国外报纸在新媒体上的经验。总编们也在思考,《华尔街日报》开始的电子版是收费的,结果行不通,又改免费了;《纽约时报》已有十年的数字阅读与传统报纸阅读结合的历史,比较成功,还在不断尝试创新。从上至下,学习国外媒体的优点,分头锁定学习目标,为自己树立新的标杆,这在中国日报成为风尚,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甘永清就不止一次举例提到《纽约时报》。

  传统媒体转型的优势

  是专业媒体转向数字出版更容易成功还是大众媒体更有优势?对这个问题,技术出生的甘永清认为技术不是门槛,内容和创意决定一切。

  “刚做iphone版的时候技术上不成熟,我们请外援,苹果公司也大力支持。现在苹果公司不定期和我们保持交流,苹果也看中《中国日报》的品牌影响力,在宣传苹果产品的时候,会宣传推广《中国日报》”。

  每天凌晨2点,《中国日报》当天内容进印刷厂的同时,也传给网站、手机报、iPhone、iPad的团队,经过挑选,4点钟,iPad用户就可以看到精选的内容。iPhone用户的内容略有不同,一般是快讯,如旅游、财经类的信息,展示的格式也与iPad不一样,共同都是免费阅读。

  甘永清他们现阶段看重的是宣传任务,搭建平台,所以暂不考虑在新闻产品上收费,未来的收益将来自于文化、旅游和城市服务等资讯类产品。

  传统媒体做数字出版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现有传统内容的二次开发,一种是脱离纸媒内容的高度原创,甘永清认为这两种方式并不对立。数字出版让内容更有层次感,加上音频、视频,表现更丰富,而保留报纸的一些版式特征,带给读者特定的认同感,否则与网站新闻没区别。在纸媒上发一张照片,在平板电脑上可以看到一组相关的照片,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传承。

  甘永清透露,下半年《中国日报》将建立一个专门团队做新媒体,在新媒体上投入更多力量,希望在iPad有更多创意,新媒体团队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团队,内容编辑、设计、市场都有,借此培养出一种有效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向内容发行和内容服务服务转型,让内容呈现立体化,比如看到一篇文章里的照片,可以显示出相应地理位置,让读者有全面的体验和愉悦的视觉享受。虽然才4个月,iPad版《中国日报》已改版一次,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这是《中国日报》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写照。

  编后>>

  中国传统媒体的探索

  8月2日,87岁的品牌大刊《新闻周刊》在归属华盛顿邮报公司逾半个世纪之后,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91岁美国大亨、慈善家西德尼·哈曼,期待由老迈而新生,由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型。这将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十年前,我们还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未来。十年后的今天,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突破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传统媒体已经自觉或者被迫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绝对不仅仅是平台的转换和替代,而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是一次全方位的产业革命。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界限已经逐渐被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融合?如何转型?也许在上述几位先行者的故事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一,积极重视和应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实施阶段性和长期性转型策略。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也将打破传统媒体既有的盈利模式,并且可能短期内不会有好的收益。

  第二,研究新媒体概念,独立于传统之外进行运作和应用的开发,新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介质,照搬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和思路,只有死路一条。

  第三,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发展关系,在传统媒体的品牌沉淀和人员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新媒体的转型之路不是要代替传统媒体,而是要更好地将其在更广的渠道和领域延伸,扩大传播性。

  第四,突破单一的传统的广告销售的商业模式,引入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探索盈利来源。这一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也许,只靠卖广告赚钱的时代已经在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