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江女士是301医院的“老顾客”,相比以前起早辛苦排队,现在她只要提前在家通过电话预约挂号,到时候按时来就可以了。“虽然要支付3块钱的信息服务费,但提前打电话预约挂号确实是比以前方便又省事。”实际上,让李女士感受到明显便利的电话预约挂号,只是301医院牵头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中一项最基础的服务。
301医院信息情报所所长赵军平告诉《中国信息化》记者,“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以医疗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集成医疗服务共性和关键技术,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有力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项工程目前已经投入1.2亿元资金,其中与厦门市政府合作的市民健康信息平台被视为首次在全市级平台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提前实现了新医改文件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并在今年2月获评为北大政府创新奖。
缘起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紧迫现状不可忽视——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新医改方案中公布的我国医药卫生状况显示,当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突出。
北京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卫生部直属的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直属的7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的日门诊人数平均为3391.4人。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今年的最高记录是一天门诊人数达到5090人。
在新医改文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完成。2006年“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被科技部列为“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由301医院牵头、301医院医学信息情报所承办。301医院担任课题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由卫生部信息中心承担。“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正是“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在301医院的现场服务平台,可为就医者提供转诊、导诊、咨询、预约(网上/电话)等服务。
“示范工程”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全新的数字化市民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和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示范工程”研究内容包括建立新型的数字医疗服务模式,以及业务流程标准,研究建立完整的现代医疗服务供应链体系,研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统一调度、配送和服务共享,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服务监督与评价系统,提供社区中高级医院双向转诊,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等。还包括病人网上预约、手机挂号、网上医疗咨询、远程查询病例以及检验、检查结果及网上医药咨询和病人随访等服务。以实现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医疗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集成共性技术及医疗服务关键技术,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平台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
试点
2009年2月28日,“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厦门示范区”项目正式启用,实现了对居民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健康管理。“一个人从胚胎阶段,直到去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国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另外一个就是厦门市。”在赵军平看来,“厦门模式”已经初步成功。
赵军平介绍,“厦门示范区”是第一个成功建立并正式投入使用的以市为单位的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区。目前区域医疗集成平台已经连接了全市80%的医疗机构和全市7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个面向”(面向医疗机构、面向政府、面向社区、面向公众以及面向第三方专业配送公司)的服务网全部投入了试运行。“厦门示范区”改造完善了示范区的网络系统,建立了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的平台,建设了基于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建立面向区域不同层面人群的网上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并且实现了区域内三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
厦门市原来有100多家医疗单位,各家医院信息化程度差别很大,资源无法共享,信息无法交流。课题组经过和厦门市委、市政府协商之后,该项目成了厦门市的“一把手工程”。厦门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此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达2650多万元。课题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跟市里主要负责的领导沟通即可,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全市联网、区域协同、全民建档、信息共享、一卡通行、终身保健”的“厦门模式”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实践蓝本。
展望
谈到“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建设经验,赵军平说:“这是个一把手工程,面对利益的博弈和重新分配,必须由政府主导协调起来才会比较顺利。” 对于“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意义,赵军平认为,该项工程建立了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从内容和信息技术支撑两个方面提前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赵军平表示,301医院医学信息情报所长期在医疗信息化的一线探索,从数字化医院建设到区域医疗共同体的推广,对下一步医改信息化趋势体会颇深。展望未来,他认为,今后5~10年,新医改促生的医疗信息化必须要抓住以下重点:
认识医疗信息化的重要性,在机制上形成跨部门的医疗信息化组织;对全国医疗系统的信息化顶层结构进行整体设计,目前各个医疗系统、医院采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HIS等都千差万别,迫切需要进行统一;以建造高铁的精神来打造医改信息化建设,鼓励自主创新,也要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发展民族产业,提高信息化系统水平,形成良性循环;注重共享医疗信息安全,维护病人的隐私;最后,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医疗信息化军民协同共建、融合式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医疗信息化不重复建设、不浪费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从而最终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