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陷尴尬之境,CIO当何作为?
来源:CIO时代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吴勇毅

        近些年,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突飞猛进,各地电子政务建设如火如荼进行。

  电子政务方兴未艾,为CIO大显身手提供平台

  如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两网四库十二金”积极展开。“两网”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府门户网站),“四库”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是指重点推进对外办公业务系统12个业务系统,包含金税、金关、金财、金卡、金审、城管、社保、行政审批等基础业务。

  这些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从行业到区域,从纵向到横向,覆盖了整个电子政务领域,有力促进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廉洁从政、高效施政,改善党政机关形象。其中已陆续推出的最基本政府信息化的各地“政府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各种网上政务公示和查询服务,设立了形式多样的行政领导信箱、公民论坛、互动交流等,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电子政务建设蓬勃发展,也为履职于机关单位的CIO大显身手、实现更大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机会。

  除了各地“政府网”,我国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当中最具代表、实用性就是与每个民众息息相关的综合型网上行政审批系统。

  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常以区域性政府中心网站为依托,集中网上注册、登记、申报、申请、认证、年审、审批、核查等政府办公业务,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物理大厅具有地理距离、时限、审批过程长等的不足,提供了高效率、全透明、全天候在线交互服务虚拟大厅,而且也改变以往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只告示不做为、难作为”的政府网现状。它以“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的四公开制度,全面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施政,努力避免或杜绝暗箱操作,改善机关形象,以及作为执法对象的自然人、团体要求政府机关实现“便民、及时、公正、参与”的双重需要特性,成为各级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必需品”。

  比如,在今天的哈尔滨环保局网上审批平台上,如果企业想进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审批,只需通过网站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流程”一栏,完成申请材料填报过程,就可以进行办件跟踪以及坐等反馈,而无需知道背后环保局提供哪些服务,一站式完成。如此,企业节约了许多车马费和时间,改善了工作效率,而环保局通过后台的工作自动流转,也大幅度提高了审批效率,从而增加公众、团队对政府的满意度,使政府与社会、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频陷“高级摆设”尴尬之境,CIO也无奈

  然而,勿庸讳言,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机关单位复杂多变、信息化执行难度大、软件系统不先进标准等原因,以致时下国内电子政务虽投资较大,效果却一般,实施成功率仅为55%,满意率不到40%,成年民众上网查询、应用政务网的比例不到18%,一些地方电子政务甚至陷入一种叫好不叫座的“高级摆设”的尴尬境地。面对上级领导的责怪,底层群众的抱怨,不少机关单位的CIO为此也颇感无奈。

  作为政府机关单位的信息主管,CIO更多是作为一名技术官而起作用,只能在技术层次发挥价值,但要让电子政务全面做到让领导满意、群众满意,则牵涉到许多方方面面。具体原因如下:

  目前不少地方的政府网站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也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地、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统一网络。这点,CIO应有较大改进空间。

  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网上行政审批为例,目前我国已有约4000多家以处理网上公众电子事务为重要事项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然而,一些地方行政审批却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善,出现了一边网上受理、一边单位窗口收件的“两头受理、体外循环”怪象,审批服务中心甚至成了变相的“收发室”,落入“花瓶”的尴尬境地。

  还有,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法律,相关电子行为的权责性,法律难于确认,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加上从中央到地方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和相应的标准规范,造成网络资源不统一、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业务内容单调重复,资源难于共享,制约电子政务在全国各地的推广。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官本位仍在滋生漫延,某些官员、部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存在差距,对传统审批权力仍留恋不已,不放权力,把审批权作为本部门的利益之所在,存着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对在线电子审批不作为不推进,网上行政审批中心成为“收发室”现象也就无法避免。

  我国电子政务咨询专家陈拂晓认为,一些地方电子政务,群众不满意政府也不满意,面临了推倒重来的尴尬境地。

电子政务“破蛹成蝶”,CIO如何运作?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路走来,苦乐交加,成败皆有,目前已处于改革深水区,是不能走回头路。

  如今我国政府职能正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积极转变,将进一步推动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便更好地为民服务。在大部委体制下,必将整合原来分散在几个独立部门的审批事项,减少更多的审批程序、审批项目与审批环节,实行“一站式”审批与服务,因此以网上审批为中心的行政审批改革更是成了各级政府部门机关效能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

  因此“大部制”改革,将为进一步扫清电子政务障碍、建设阳光政府打下基础,同时也为CIO更好地发挥才智提供新空间。

  近年,福建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我国率先启动“全程式网上审批”,将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税务局等7个部门31个项目列入“全程网上审批”范围,并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审批联动,使如今泉州市民和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申办有关审批服务事项了。

  为了促进网上行政审批的时效性,减少暗箱操作、以批谋私的机会和条件,泉州市行政审批中心将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是否收费以及审批事项的受理环节、审批资料和审批结果文件的传递过程、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全部进行上网公示和电子化运作,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

  同时该市专设审批科,共有20个市直部门成立审批科,统领本部门所有的网上审批职能,从源头上切断审批件“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的链条,并成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此举深受企业和百姓的赞许。

  可以说,近几年我国一些城市党政机关行政审批改革取得较大成就,值得大力学习推广。结合泉州改革成功经验,今后在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在及时做好政府网更新维护、完善夯实基础数据库之余,CIO应如何结合自身情况与单位现状,在改革、完善目前我国以网上行政审批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中献计献策、建功立业?

  首先CIO要积极建议领导,以坚决推行项目“并联式”审批为目标来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地方行政审批中心可对涉及两个部门以上的项目实行审批会办,实行初审、会审、踏勘、验收“四个统一”,部门之间交叉进行审批,减少办事民众的往返奔波,大砍复杂项目的审批时限,让群众头疼的政府部门“踢皮球”现象在行政服务中心不复存在。

  其次,作为主管网上审批的主管,有条件的单位CIO,要积极推广并贯彻“一事一地”的审批原则。凡进入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如机关内部再受理和办理,从源头上切断审批件“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的链条,防止中心窗口被架空、成为花瓶。

  再者,充分提高行政审批中心机构和IT人员的地位,一些条件较好的机关单位CIO可由部门副职兼职,而甚至副市长也可挂职当地行政审批中心主官。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和联邦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都是由一些关键部会领导、副总理直接兼任。具体措施:一是发展成为政府的一个常设工作机构,如天津市政府设立的“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二是发展成为特设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更大范围向企事业、公众服务;三是发展成为政府一个新的行政许可职能机构,即行政许可局,中心直接行使政府权限内可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

  还有,各单位领导要负总责,破除部门主义、利益思想。推行便民的政府网和网上审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不仅有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还涉及到部门之间协调、衔接等,更主要是领导思想观念、利益博弈的转变问题,这要求各单位领导要负起总责,率先垂范,努力推行电子化办公。

  另外,打造可面向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机关单位的个性化行政审批产品。我国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公众、单位应用水平不一,即不能一窝蜂大兴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建设,也不能应用千篇一律的网上行政产品。这点CIO应可一番作为,可与软件开发商、系统商协作,合作开发、定制开发适合本单位本地区、具有一定个性化的网上行政审批产品;其次,根据形势变化、地区差别、用户不同需求,从小做起,可从某些委办局试行,然后再推广扩大,直至建设审批中心。

  因此,如今对于政府主管部门和CIO而言,电子政务建设之路任重道远,面临许多挑战,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先行先试,才能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对软件厂商而言,则需苦炼内功,提高产品的业务应用可靠性,深刻理解政府业务需求,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提供针对性强、易用好用、安全可靠、性价比优良的信息化产品,才能分享“蛋糕”抢占商机。

  只有政府和软件厂商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推动电子政务不断向前,一个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的阳光政府必将矗立在世人面前!

链接: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案例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跻身于全球领先行列。澳大利亚本土用户调查表明,39%的成年人通过上网查询政务信息,90%的用户对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网上更新度感到满意。澳大利亚电子政务,能得到快速稳健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个科学、对位、高效的指导方针和建设模式。

  ①理念创新,目标明确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建设随着政府理念的创新有三次大的跃进。

  第一,政府上网。1997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霍华德提出,2001年底前联邦政府各部门要将所有适宜互联网的政府服务搬上网。

  第二,整合服务。2002 年,澳大利亚整合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网上服务,促进信息在不同层级政府及部门之间共享,面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三,智能化和个性化。为应对网络海量信息给公众带来寻找信息的困惑,政府门户网站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方便用户查找所需的信息和服务。

  ②政府主导,全面推进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建设始终是在联邦政府强力主导下进行的。联邦政府建立健全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了在线服务委员会、联邦政府信息管理战略委员会、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和联邦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这些信息机构主官都由一些关键部会领导直接兼任,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推进。

  ③服务至上,高效行政

  澳大利亚各地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涉及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就业、医疗保健、新闻、法律、文化、经济、旅游、开办企业、投资、移民等。公民通过网站得到的服务主要有:1、网上表格下载。将以往需到政府机构领取的纸质表格,变成电子表格放在网上,用户下载、打印、填写,回寄有关机构即可;2、网上远程服务。用户无须了解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就可通过一个“窗口”直接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如退休金领取、证件申办或更新、修建住房、交税、公司注册等,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PC,就可在办公室或家里办理电子手续。

  网上服务有效减少公众到政府访问的人次,既方便公众又节省了政府行政成本。按传统方式注册公司,需要15个工作日,而在网上注册只需15分钟;按传统方式退税,需14个工作日,而在网上申请退税,只需4个工作日。

  ④反“数字鸿沟”,全面普及

  澳大利亚80%的人口住在首府,20%的人口住在偏远边穷地区。澳大利亚政府提出要使全体澳大利亚公民都能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与收益。一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率。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项目招投标,快速推进电子政务。三是面向特殊群体提供专门信息服务。政府专门建立了农村、偏远地区及老年人、残疾人的信息服务中心,如建立专门网站、开发盲人视读系统等。

  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立合作共享机制。树立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理念,打破部门间、条块间的界限和封锁,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电子政务应用,实现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一窗式”的信息服务。

  (二)加强规范标准建设。要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已经出台的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防止全国各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能融合的信息服务模式。

  (三)推进相关法规出台。当前我国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整体滞后,如信息公开、电子签章等基本的法律法规还没完善,不为社会所广泛认可,这给资源的共享带来障碍,制约着应用系统的使用和推广。

  (四)树立“用户中心”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把公众需求作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用户满意度,这是电子政务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