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数字外交寻突破
来源:羊城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美国政府数字外交寻突破 与硅谷联姻惹争议

贾里德·科恩 
 
亚历克·罗斯

  活动拇指,摁动手机,两名成年男子“猫”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一个房间里,用手机争分夺秒发布微博。还没吃饭?没关系。对他们来说,饿肚子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全球数以万计网民能立刻读到他们的网络日志。

  他们是贾里德·科恩和亚历克·罗斯,你以为这两人染上“网瘾”而废寝忘食?事实上,科恩和罗斯供职于美国国务院,正借助微博等新型传媒手段,执行美国“数字外交”新策略。

  现实:“混搭”聚焦人气

  科恩和罗斯是微博客网站“推特”的忠实用户。上“推特”的美国政府官员中,科恩和罗斯的微博受关注度分别占据第三、第四名。前两名是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和共和党前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

  这种“人气”并非凭空得来。这一天夜晚,科恩和罗斯在旧金山下榻之处忙着用黑莓手机发微博,把吃饭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科恩白天从首都华盛顿赶往这里,风尘仆仆;罗斯除了早餐一块松饼外,尚未吃过正餐。

  “正好140个字母,”科恩说。

  “你简直是个忍者!”罗斯赞道。

  大拇指轻摁手机,日志发布。大约50万人马上获知:科恩与罗斯这一天参观了“推特”总部。对微博迷而言,参观“推特”总部绝对是件大事。

  科恩,28岁,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部门最年轻的员工;罗斯,38岁,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高级顾问,负责创新事务。对两人而言,发布微博既是一项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如今更成为他们的专项工作。原来,美国国务院正努力推行数字外交,将美国政府的声音向世界各地更多民众、企业和机构传递。

  利用上网手机与电脑,科恩和罗斯讲述自己访问叙利亚期间一些不为人知的外交趣事,与网民分享自己与好莱坞影星阿什顿·库彻同赴俄罗斯的经历,凭借这种把流行文化与外交事务“混搭”的风格,在互联网空间积聚人气。

  一些持传统观念的外交工作者对这种新型宣传方式嗤之以鼻,另一些人则以惊异而不失赞赏的目光注视着这一新生事物。他们发现,这种数字外交手段融合严肃与活泼,以简洁而迅速的信息发布方式吸引世界各地民众关注,堪称“21世纪的政治艺术”。

  历史:“超现实”两人组

  科恩上大学期间多次赴非洲旅行,后来去过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伊朗,养成每天经由无线通信手段与各地朋友保持联系的习惯。他22岁那年设法与时任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会过一次面。

  回忆起那次会面,赖斯今年3月告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他(科恩)对伊朗问题颇有见地。老实说,美国政府内部尚无人提出过类似看法。鉴于他表达能力不错,我请他写一份备忘录,由我转交给总统。”

  赖斯担任国务卿后把科恩纳入麾下,让这名24岁的年轻人参与涉及青年、反激进化和反恐领域的政策制定。不久,科恩迎来一次挑战,并把它变成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

  2008年2月,世界各地大约200个城市的网民经由“脸谱”社交网站和Skype、MSN等即时通信工具,在互联网上组织针对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抗议活动。

  “那是迄今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科恩说,“我找到‘反对哥武的100万个声音’社群,向组织者发送一条短消息。我在短消息里写道:‘我来自(美国)国务院。你是活动发起人吗?我即将去哥伦比亚与你见面。’”

  科恩说,这是外交人员首次经由虚拟社交网络参与现实事务。至于那些网民的反应,“他们觉得这有些别扭,感觉就像要与网友约会似的”。

  科恩的这次尝试颇见成效。赖斯评价道:“他建立起社交网络,让世界各地民众为如何反恐建言献策。他几乎只靠自己一个人就做成了那件事。”

  与科恩相比,罗斯涉足政坛稍晚些。罗斯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一家非政府组织,2000年参与设立非营利机构“一体经济”。为非政府组织工作期间,罗斯多次成功说服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联邦电信委员会前主席威廉·肯纳德等商业及技术巨子提供支持。联邦电信委员会主席朱利叶斯·吉纳霍夫斯基对罗斯印象颇深。2009年4月,罗斯调任国务院。

  罗斯读过科恩的文字,“觉得这家伙确实聪明”,于是挑选他作为搭档。这对组合令不少人感到诧异,因为罗斯从一开始便是奥巴马工作团队的一员,而科恩从政生涯始于小布什年代,至今仍把赖斯视作精神导师。

  不管怎样,这对搭档以自己的方式展开合作。他俩经常天各一方,但总是保持密切联系并共享所获资料。按照罗斯的说法,“我与贾里德‘分而治之’”。

  成效:“外交手段”突破

  传统外交手段包括外交公报、外交电报、政府间谈判等,如罗斯所描述:“一群穿着白衬衫、系着红领带的人与另一群穿着白衬衫、系着红领带的人打交道,各自阵地上插着旗帜。”不过,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后,这种状况开始改变。

  “这位国务卿解开了套住我们的锁链。她是‘21世纪的政治艺术之母’,”罗斯说。

  今年年初,经罗斯与科恩安排,希拉里与技术和传媒领域的10名重量级人物会面,包括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移动和弦”公司董事会主席詹姆斯·埃伯哈德、手机游戏开发商SGN公司创始人谢尔文·皮什瓦、互联网奖项“韦比奖”创始人蒂法尼·什拉因等。

  聚餐将近尾声时,希拉里告诉这些宾客,希望他们把她当做“应用软件”那样发挥作用。

  几天后的1月12日,海地遭遇强烈地震。不到两个小时,“移动和弦”公司创始人埃伯哈德与美国国务院合作设立“短信海地90999”项目,呼吁人们向国际红十字会捐款10美元,最终募款总额超过4000万美元。这次成功运作让不少人看到数字外交的巨大潜力。

  尽管罗斯和科恩是互联网世界的“名人”,但国务院不少人就是闹不明白:网民为什么会对他俩参观“推特”总部之行感兴趣,为什么会在意他们子女的一场篮球比赛?

  鼓吹巧实力的希拉里对此似乎并未感到困惑。在她眼中,重要的是认识到微博等社交方式“一定程度上已经无处不在”,“如果整个世界都在朝某个方向前进,而国务院却没跟进,那才叫奇怪”。

  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运用更为灵巧的方式有效实现外交目的。“世界不少人口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了解美国价值观。寻求突破的方法之一是,让美国政府工作人员更人性化一些,与民众关联更多一些,”她说。

  问题:

  “婚事”面临争议

  一些人把数字外交称作“美国国务院与硅谷的联姻”。然而,这桩“婚事”也面临不少争议、挑战和质疑。

  争议之一:政府部门与技术巨头过于亲密,可能破坏公平竞争,乃至引发权钱交易。国务院政策规划部门负责人安妮-玛丽·斯洛特承认存在这种风险:“谷歌、微软、‘推特’、‘脸谱’等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坐在这儿,可是还有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政府如何确保不偏不倚呢?我们刚刚起步……今后将不得不加以应对。”

  极端情况下,“推特”可能被视为美国政府的延伸。美国驻墨西哥大使卡洛斯·帕斯夸尔认为,一旦人们心中形成这样的印象,受害者不仅是那些技术企业,还有互联网工具使用者即美国政府。因此,必须在政府与企业间“划一条界线”。

  挑战之一:互联网世界汇集各色人等,虽能助美国外交实现一定突破,却也可能带来不少“麻烦”,例如泄露外交机密。罗斯援引希拉里的说法,“往互联网上洒点儿雨水,别指望长出来的东西全都健康、富有和聪明”。

  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叶夫根尼·莫罗佐夫在《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里说,“脸谱”和“推特”让所有群体都更有力量,“而不仅仅是亲西方的群体”。

  质疑之一:美国政府借互联网拓展外交,可能也借此渠道干涉别国内政。例如去年6月伊朗反对派人士针对总统选举结果举行大规模抗议期间,科恩经由伊朗反对党领导人侯赛因·穆萨维发布的微博,得知“推特”即将因网站维护在伊朗暂停运行。鉴于“推特”是西方国家获取伊朗信息的重要渠道,科恩当即向“推特”董事会主席多尔西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要求对方设法不让网站停运。

  科恩当时采取这一动作并未依照惯例逐级向上请示。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则新闻后,不少人质疑美方这种举动违背了奥巴马不干涉伊朗选举的承诺。

  谈及那次事件,罗斯说,科恩的做法“并无先例可循”。按照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门负责人斯洛特的解读,希拉里最终没有追究科恩责任,显示这位国务卿赞成尝试这种外交手段。

  杨舒怡(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