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慧玲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滞后,电子政务受到人文环境的约束
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一方面,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少人对电子政务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对电子化给传统政务办公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认识不足又难以适应。把电子政务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认为电子政务是一个技术问题,从而加强硬件投入,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更不注重信息的收集,使建立起来的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部门利益自我保护根深蒂固。电子政务建设强调政府流程再造,需要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必然会带来政府相关部门利益和部门的消失和权利的削弱,会减少人员等,对发展电子政务的阻力也会增大。
(二)标准化程度低,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
电子政务建设没有完全以政府业务流程为导向,各业务系统共享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尽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网络平台条件,严禁重复建设”的明确要求,但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的规划,政务专网建设存在各自为政、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不能支持实现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跨部门业务不能协同。“纵强横弱”、“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尚不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性建设刚刚开始,制约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三)注重“电子”建设,忽视政府业务流程的改进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和各种软件,政府上网以后,就算建成电子政务。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原有的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信息在行政传播过程中呈现非对称性和层级性,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或失效。另一方面,传统的业务流程不适应电子政务。传统的政府机构条块分割,职能包罗万象,政府业务数据流程不得不按地理位置和人力分配被分割在多个部门,使得相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的部门都要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管理,在建立电子政务系统时,各个系统相互独立,技术与规范各不相同,结果是建立起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种多层次、低效能的行政机构和业务流程不利于信息的统一收集和整理。
(四)安全存在隐患,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对于电子政务来说,网络的安全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信息时代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团结。总体上看,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完整、高效、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政务系统大多分级、分域保护不明确;安全隔离不彻底,内外网承载业务划分与信息安全的要求不对等;密码与信任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安全技术缺乏创新性与自主性,同时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合理改造。呈快速上升趋势的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等犯罪活动使网络泄密事件屡有发生。这些都存在对电子政务系统构成威协的不安全因素。
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
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与国际接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现状,针对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健全领导机构,规划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目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地方之间、部门之间不能协同共享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因此,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加强领导、统一规划。一方面,国务院要成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组织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等管理工作,要统揽全局地设定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安全措施等。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确保各政务部门纵横之间的互连和协同办公,遏止重复建设和降低电子政务成本。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各项标准化措施,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要重点建立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政府办公特点并与国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政务标准,以实现电子政务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跨地区、跨部门业务系统的互联和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智力投资,营造良好的电子政务人文环境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重要的一个主题是提高人们的信息素质,全民信息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提高。公务员作为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的实施。因此,政府要加大智力投资,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从而营造良好的电子政务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电子政务培训。另一方面要进行信息化普及教育,提高全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要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途径引进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公务员队伍在技术和能力层面上发生质的变化。
(三)加快政府流程再造,推动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要实现“一站式”的办理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在线服务”,这就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各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通互联,做到“一站式服务”,就必须进行政府流程再造。就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打破政府部门内部传统的职责分工与层级界限,实现工作方式的动态化、并联化、部门集成化、电子化。要改“职能导向”为“需求导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为核心,其目的是为公众创造有益的服务。通过优化和再造政务流程,可以改变政府的工作模式,淡化部门意识,提升政府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保障电子政务良好运行
信息安全是现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来保证电子政务的安全。首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信息发布、数据保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网络监管法规以及信息采集和关系协调的程序性法规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要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其次从技术上要加大对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投入,信息网络的安全必须国产化,就必须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重点加强密码技术、身份鉴别技术、预警、网络监管、检测与应急处理、信息安全测试与评估、灾难恢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以确保机密部门的信息安全。另外提高公务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也是必要的。并应尽快制定更为详尽的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手段,以杜绝内部破坏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长进。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柳新化,曹菁。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探索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