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金关工程构筑“电子口岸中心”
来源:软件世界 更新时间:2014-05-30

作者:张昕楠 

    金关工程就是要以电子化的报关方式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
1996年初,外经贸部按照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正式向国家计委申请工程立项。

近年来,在中编办、国家计委、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外经贸部先后通过了网络规划论证、立项和运营许可等,完成了主干网通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平台和网络备份工程建设,并在全国97个省市设立了网络节点,实现了与各地外经贸管理机关、部分企业和我国驻外经商机构的联网,实现了与相关部委的联网。

1999年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批准外经贸部作为国家第八个独立的互联网接入单位,构架中国经济贸易互联网。


主要构成部分

金关工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海关内部的通关系统,二是外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

基于海关内部联通的基础,海关总署等12个部委牵头建立“电子口岸中心”。

该中心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部门分别掌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公共数据中心,从而使各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上网办理出口退税、报关、进出口结售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多种进出口手续。

除了逐渐将“电子口岸中心”打造成面向公众服务的独立运营机构外,海关总署还将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

其中三网是指联接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的全国海关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网及各海关单位内部的政务信息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中国海关公众信息网;而一库则是指各级海关单位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主要应用系统

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

该系统由3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纺织品出口配额管理系统、出口管理系统、进口管理系统。

当时的外经贸部在与美国、欧盟、加拿大、土耳其等国海关实现纺织品配额联网核查的基础上,完成了与全国62个许可证签证机关的计算机联网管理和电子数据网上核查。2000年,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文,从2000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许可证发证机关和海关口岸全面试行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

进出口统计系统

原始数据由海关产生,外经贸部利用海关联网传输的清关数据开发生成了80多种业务统计报表,为部机关和有关单位提供服务。

海关总署还依托此系统积极推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电子报关与监管核销,加快通关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步伐。

出口退税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我国于1991年实行新税制改革(增值税)以来所出现的大量利用出口业务,虚开增值发票骗税的不法行为而展开。

目前,税务总局利用金税工程加快实现与全国税务系统的专线联网,并实现了与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的计算机联网。

同时税务总局已开发完成出口退税网络版,在于外经贸部联网后实施在线退税。另外,税务总局还将利用与外经贸部的网络互联实施电子退税等方面的活动。

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

外汇管理局通过银行专用网络加快与全国主要外汇管理机关的联网,目前已实现与外经贸部的网络互连,与外经贸部实现对外承包工程投议标联网审批、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联网审批等。

另外,该系统还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与海关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连通,传输外汇核销单,实现了报关单电子底帐的计算机核查等。

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

这是我国“金关工程”建设当前重点应抓的工作之一,是海关总署等12个部委在互联网上,联合共建公共数据中心,用于存放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并作为口岸管理与服务的门户网站;进出口企业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数据中心,办理各项口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