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除信息孤岛,扬州市从三个方面成功建设了基于SOA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走出了消除共享障碍、实现资源整合的成功之路。
作为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之滨的古城扬州于2003年正式启动“数字扬州”建设,部门和行业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与国内诸多信息化先行城市相似,信息孤岛现象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困难重重。SOA引入电子政务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出路,但具体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突破共享瓶颈
为解决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难题,扬州市在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历经了多次尝试,从2003年电子政务“三大工程”之一的人口信息共享库建设,到2006年建设部试点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都因为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需要,规划了信息交换共享平台。采用技术也涵盖了点对点交换、基于数据仓库模式、基于EAI模式。这些交换平台都因为自身的局限,虽满足了项目自身的需求,却成为城市新的“信息烟囱”。扬州市通过SOA模式,应用基于内容路由、智能数据转换、分布式服务管理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建设一个面向服务的、松耦合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走出了一条全新之路。在整体规划上,扬州市下足了功夫。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定义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遵循这一定义,扬州市的平台区别于某个政府部门的平台,是城市级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由于扬州市整体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业务应用系统相对独立,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都将通过这一平台实现,解决了多个项目因需要信息共享而形成的“蜘蛛网”现象和技术选型之争。据测算,仅基于该平台的城市应急、公共信用、综合治税、电子监察等电子政务项目就节约交换平台建设经费近千万元。
各个部门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是城市信息化的共同特点,多个异构系统给信息共享带来障碍,SOA面向服务、松耦合的架构很好地实现了异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为用活SOA理念,扬州市实施的项目主要由中心交换系统、前置交换系统、共享信息库系统三个核心系统组成,采用前置交换、多层架构的B/S结构、工作流程管理、XML数据交换标准、J2EE、SOAP以及ESB和消息技术。实现信息传送、处理、路由、业务数据表示、流程协同等功能,形成跨部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异构应用系统间信息交换共享,积累交换过程中的业务数据,形成“数据中心”。
在规划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之初,扬州市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根据交换共享的最终要求,按照SOA架构全面规划实施,一次性到位;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扬州市选择了后者,主要是基于以用促建、建以致用的思想和建好、用活的理念。因此,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在扬州并没有落实为单个可实施项目,其实现是通过具体应用项目进行的,如平台一期就是通过社会综合治税一期工程来部署,实现15个部门间信息交换共享,二期社会综合治税项目则把这一范围扩大至50个部门,同期实施的电子监察、应急指挥等电子政务项目不仅通过平台交换共享数据,还将根据应用项目需求扩大参与交换共享部门,最终实现全覆盖。
强化标准规范
基于SOA的交换共享平台是实现信息共享的良好技术解决方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阻力,对安全的顾虑在其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数据接口对系统安全的影响,信息资源的安全交换和共享数据的安全使用。为解决这些安全方面的问题,扬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过多种尝试,总结出与SOA技术方案相对应的对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总结完善,形成技术、机制、体制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抛开了安全掣肘。
首先是强化SOA技术优势,消除接口安全顾虑。对一个地级城市而言,“条强块弱”的信息化发展格局仍然较为明显,在协调垂直部门数据共享时,其对业务系统安全的担心以及内部有关规定,使得实施推进缓慢。为此,扬州市加强与省级部门的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的业务沟通,突出SOA的前置交换和松耦合优势,在平台三大系统中,由中心交换系统通过基于内容路由和方便的数据转换引擎,实现传统消息和Web Services调用的统一处理。通过前置交换系统从业务系统抓取、转换、封装数据,并与中心交换系统对接,通过中心交换系统的“漏”操作将业务数据存储到共享数据库中,以这一交换共享模式为核心形成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首期国税、地税等垂直部门成功接入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其次是建立立体安全体系。在管理层面,对参与信息资源交换共享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责任到人,并定期组织培训和交叉检查。在技术层面,建立相应的维护技术机制、应急措施和操作规范,保障平台的软硬件正常运转。为便于整个平台的拓展与管理,在建设中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国家标准为指南,结合扬州实际,规划平台技术框架,以形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地方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实施规范和标准,并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应用层面,通过CA认证中心加强用户身份确认,制定共享数据授权使用规范,实现统一的安全认证、授权管理,建立统一的备份与恢复机制、统一的信息资源更新机制等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再次是完善政策与机制保障。建立项目实施与推进的领导决策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形成对项目建设的有效领导,督促相关部门信息安全工作;建立交换共享的督查与考核机制,由政府督查机构定期对参与部门共享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督查,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将平台定位为“数字扬州2010行动计划”的基础性工程,明确由信息办牵头组织实施,组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安全管理,做到统一规划,建、用结合,以用促建。
典型应用引路
坚持典型引路,以良好的投入产出效益来引导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是扬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中,扬州市秉承了这一思路,在规划时把如何凸显SOA实效,取得对SOA项目、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潜在价值等方面的共识放在重要位置。
综合选择,找准突破口。考虑到在税收征管、财政收支等相关工作中由于部门间缺少信息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存在征管漏洞,不仅导致税源流失,还影响税负公平以及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为此,扬州市首发项目选择了社会综合治税,并与之同规划、同推进,让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潜在能量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展现。
急用先行,抢抓制高点。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流通的是数据,如何以直观的形式感受其价值?扬州市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急用先行的思路,根据决策者需求的缓急情况,在一期中即部署建设相应的数据挖掘与展示系统。提供领导决策信息支持,在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推进、数据展示、建设成效等方面重点突破,建成财政收入预测分析模型、虚拟金库、企业运行情况分析等系统,既实现了抽象数据的直观应用,也把多部门数据汇集后的潜在价值初步展现,取得决策者的肯定与支持。
通过对一期取得成绩的宣传,取得广泛共识,迅速部署社会综合治税二期工程。即将实施的项目将覆盖至50个部门,有300多项指标项、5000项指标数据项。交换共享平台也将相应地延伸至相关部门,数据应用方将拓展至多部门,形成参与部门数据提供、数据应用、业务协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数据交换共享良性循环局面。在未来三年的“数字扬州2010行动计划”中,数字城管(二期)、并联审批与电子监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市民卡等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将通过交换共享平台部署实施,不仅有效节约投资,也必将实现平台全覆盖,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各项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