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六大要素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原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方瑜

从2001年起,中央各部门、各省市都围绕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点自上而下地出台了一些项目和工程,在这些政府项目的推动下,全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有了较大发展。2009年,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制订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并于2009年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联合组织对全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进行考核评估,并对其中先进的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优秀信息员进行了通报表扬。这是对近年来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一次总结,也是进一步摸清情况,探索建立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过程。通过这几年我对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成功案例的调研,结合这次考核评估中推荐的大量典型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到,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要保证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保证持续运行,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发挥村级组织的主动性

如何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投身信息化,是当前推进农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上级要办”转化成为“村里想干”,把“政绩”转换成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石塘路村的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一致认为,抓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工作,利及长远、惠及村民,村级领导班子每个季度都要专门研究信息站的工作,还建立了服务站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上网费、电费、设备维护费和信息员工资都纳入了村级财务预算。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石塘路村信息服务站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使广大村民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显著提高;二是使山区村民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全村80户民俗旅游户中已有50余户购买了家用电脑;三是民俗旅游产业得到了发展,依托信息服务站深入开展民俗旅游、文明礼仪、烹调编织等技能培训,民俗户的经营理念、接待水平、饭菜质量得到提升,回头客增多,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适应需求承接多项服务内容

农民的需要,是村级信息服务站持久运行的根本动力。为了发挥服务站综合效能并汇聚人气,除了综合承担农业、科技、商务、信息化、文化、远程教育等项工作以外,还应努力探索其他“一站多能”的服务模式,在这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胜利村信息服务站信息员马小梅趟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在信息员岗位上,马小梅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她从请农民到信息站去看电影、为农民下载手机歌曲铃声入手,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成为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好帮手”。在做好综合信息服务的同时,她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信息平台,办起了太阳能、家用暖气、手机交费等销售代理业务,注册了“暖洋洋二毛皮网店”,还在代理化妆品销售业务的同时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村里妇女提供美容常识,成了村里的“美容顾问”。

把握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边界

目前各地的村级信息服务站,运行机制多种多样,既有以政府为主投入建设的,也有企业、协会、合作组织甚至个人合作建设的,在探索“一站多能”的运行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何把握好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的边界问题。黑龙江省青龙山农场第二作业站综合信息服务室信息员刘永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个信息服务室采取了“协会主办、民资参与、个人承办”的建设方式,对于农户查询信息实行免费服务,并规定了免费开放服务的时间和数量的最低限度要求;对于网聊、网游等经营性活动实行合理收费,收入归投资个人。刘永祥第一个购置了电脑、桌椅,承担了网费和运营费用,办起了这个信息服务室。3年来,这个信息服务室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向农户提供免费查询服务526人次,时长880小时,免费培训农户59人次,培训作业站管理人员电脑技能20人次,通过发布查阅供求信息,农户实现了上百万元的农产品交易。

适应乡土文化特点

广大农村是培育和延续乡土文化的根基,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南庄村的村长助理兼信息员赵小江为了将党的惠农政策传递给每一个村民,针对村民的文化爱好,利用文化资源播放室的放映厅,每周两次定期放映锡剧,吸引邻近村民观看,几乎场场爆满。他针对许多村民卫生习惯还未改变的现象,制作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专题教育片,以实景实事教育农民。此外,他还播放一些家庭典型事例来营造小区的和谐气氛,同时也宣传了党的政策,被群众誉为党群干部的贴心“小喇叭”。

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植

政府主导体现在政策支持、财政扶植和服务体系的纽带效应上,是农村信息服务站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鄂尔多斯旦召苏木天义昌村的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得到了苏木领导与村两委的有力支持,村成立了以政府正副苏木长为组长、副组长,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信息服务站进行指导和监督,苏木每年拨付一定的经费,确保了服务站的上网费、电费、设备维护费、信息员工资等经费的来源。

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信息站是由市政府部门进行统一规划论证,统一建设部署,统一平台共享的信息站,信息站日常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日常管理由市数字办负责,所在乡镇和村委会配合参与信息站和信息管理员的考评。市政府建设了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频道,把政府服务、科技服务和商务服务进行整合。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政府涉农部门、电信公司烟草局等积极支持参与,通过代理收费等商务运营方式获取资金,作为管理员津贴的补充,既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又稳定了队伍,保证了服务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信息员的使命感同样重要

有了以上的条件和手段,信息员的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则成了保证信息站稳定持续运行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这次评估推荐的一些优秀信息员的事迹十分感人,比如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文化站的退休干部张永志是一个农村公益事业的热心人,他2003年退休后发动建立了安岳县新世纪绿色柠檬产销协会和柠檬专业合作社,当他得知县里要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便积极争取承担这项工作。为了能做好这项工作,这位不懂英文和汉语拼音的老人硬是用两个月时间学习电脑操作并建立了柠檬专业网站,在商务局的计算机培训班考试中,他全部课程都达到了90分以上。两年来,这位老人通过商务信息平台收集信息458条,发布760条,交易额达到了1.1亿元。在他的努力下,家乐福超市、北京龙丰新源农副产品等公司的订单纷至沓来。他还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筹办的柠檬专业合作社年自产柠檬3400吨,却通过商务信息网卖出了5300吨,“外地果农都找我卖柠檬咧!”每当说到这些,张永智的脸上总挂着自豪的笑容。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民的需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近10年的努力探索,尽管目前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在建设和发展上还很不平衡,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过去几年媒体和业界广泛争论的长效机制问题、“输血与造血”问题,都在基层和农民的实践和探索中有了初步答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