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陈谊军
网友咨询:“想办理准生证明……”网站答复:“您好,南水北调工程不属于我负责,请咨询南水北调办公室。”网友咨询:“30岁能办退休吗?”网站答复:“根据户籍政策……可以准予迁入。”近日,河北省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的“在线咨询”栏目出现了很多答非所问的答复。这一现象被名为“猫眼找茬”的网友截屏并发布到网上后,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据9月29日《燕赵都市报》报道)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部门对群众网上咨询的答复也比较笼统,或解释已转相关部门,或让网友再拨打某个电话咨询,真正能够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少之又少。不少网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沟通平台,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这些网民认为,架设增进群众与相关部门沟通的网络平台本是一件好事,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充分重视,真正把好事办好——而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更深刻的认识到,在当今网络问政的时代里,更必须提高思想觉悟,广开民意诉求之路,让民意得到自由的表达与解决。可惜的是,某些“聋子”政府网站却成为网络问政里的“负影响”,这值得我们反思。
与“聋子”政府网站相似的,是近年来媒体所曝光的一些“花瓶”政府网站,这些政府网站几天、一个月、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没有更新,网民对此极为反感。笔者认为,这些政府网站建立的初衷无疑是很好的,但是,应对管理与维护的过程反思:否则,这些政府网站非但起不到便民利民、提升政府形象的作用,反而会让网民对政府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效能产生质疑。
个别优秀的政府网站应成为“聋子”政府网站及“花瓶”政府网站的镜子。最近,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政府网站因对网民留言有帖必复,并在规定时限内给出处理结果,被网民称为“最有个性官方网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觉得,如此受到网友热捧与好评的“最有个性官方网站”,体现了网友对政府网站重视民声、民情的叫好之声,也诠释了民意得到表达与尊重的愉悦之情,这些,应值得政府网站管理者们学习与借鉴。
“聋子”政府网站早该休矣。民生话题、反腐话题、为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等,政府网站都是大有作为的平台。笔者希望,那些“聋子”政府网站早些退出人们的视线,让那些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与好评的、“最有个性”的“官方网站”等不断涌现,如此,将会给人们创造更多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也会让政府部门的形象更深入民心,赢得广泛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