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工商 柔性执法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记者 白龙 

   “十一”黄金周前,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的接线员们忙个不停。他们担负着动态分析申诉举报热点和“双节”期间消费市场秩序状况,并开展消费警示提示的任务。目前,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一会两站”已达44.2万个,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推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同时,着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了法治工商建设。”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

  加强制度建设

  让执法更有“底气”

  冬虫夏草是西藏自治区具有特色的生物资源之一,也是不法商贩骗买骗卖的重要对象。针对虫草交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责成自治区工商局代为起草了《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并在2009年8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使市场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西藏自治区的工商法制工作是全国工商系统加强制度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建制30多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有103部法律和201部行政法规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依据,国家工商总局单独制定和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部门规章有124部。目前,以《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及一大批行政法规、规章为主体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为了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工商总局还对其主要职权重新进行梳理,依法梳理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4个方面40类160余项行政职权,并据此编制了职权目录,优化了职权行使流程,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公开、更新职权信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工商总局还启动了法规清理工作。近期将组织对所有现行有效的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并将建立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估和清理制度。

  严格执法行为

  让执法更显“硬气”

  不久前,为了避免行政处罚像拽“牛皮筋”,浙江义乌工商部门“作茧自缚”,将无照经营、产品质量违法等违法行为细分为数十个类别,每个类别又细化为若干裁量阶次,逐一明确了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幅度,获得了广泛好评。

  规范工商执法的自由裁量权,是工商部门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对执法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除了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建立了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制约机制之外,我们还在全系统统一制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实行执行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执法主体合法有效;并且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制定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等行政规章,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备、严谨、公正的执法程序规则体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说。

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看到,通过“案件管理系统”这套软件,工商执法案件已经实现了办案全程信息化管理。据介绍,这一系统实现了全系统执法办案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公开化,使得工商执法切实做到了程序合法、流程标准、符合时效。

  “为了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我们先后出台了《执法监督暂行规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并在全系统推行了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制度,强化了对执法人员的内外制约监督,让执法行为更公开、透明。”付双建说。

  创新管理机制

  让服务更具“和气”

  去年4月14日下午,北京市首个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中心在北京交通大学挂牌成立。这是北京市工商局开展行政指导,为帮扶大学生自主创业而进行的有益尝试。该校硕士毕业生都小杰依托工商部门的引导,在学校提供的场所组建了工作室,公司虽刚刚成立,但已经接到了不少业务订单。

  行政指导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革行政管理方式,从“刚性执法”向“柔性执法”转变的体现。“行政指导是一种非强制性手段,包括建议、劝告、说服、教育、帮助等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付双建介绍,“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管理方式相比,行政指导具有非强制性、民主性、灵活性、高效性等特点,让执法更‘和气’。”

  “我们坚持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相结合,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实施行政指导,努力做到疏导与执法、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从刚性监管向刚柔相济、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营造了和谐的执法环境。”周伯华说。

  除此之外,对老百姓来说,现在工商部门“管”得更少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总局分三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9项,清理了涉及行政审批项目的各类规范性文件1233件。行政审批理念进一步更新,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范围内,按照“非禁即准、非限即许”的原则,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降低设立成本,优化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