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内媒体来并看数字太原
来源:山西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10月12日讯 (记者 要维维 王普荣 通讯员 邢云鹏)今天,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十多家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组成的“数字城市中国行”采访团,抵达首站采访城市太原。作为全国第一个被授予“数字城市”牌匾的城市,到2012年年底,“数字太原”成果应用将实现全社会覆盖。

“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以数字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展开了数字中国建设。2007年4月,太原市被国家测绘局批准成为数字城市建设全国试点,同年9月,该工程正式启动。几年来,全市共投入4000多万元,“数字太原”共完善一个数据库、新建一个平台,建成三套数据集,开发五个示范应用系统,具备了数据浏览查询、专题数据加载、查询统计与空间分析、二次开发、数据交换等功能,成为统一的、权威的、通用的全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2009年7月17日,“数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正式开通应用。其实,早在正式开通应用之前,太原市就在建设过程中,为金土工程、第二次土地调查等重大工程提供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开发了环境监测、基准地价、人防等5个示范应用系统。今年,太原市在完善环保监测、基准地价查询、药监信息服务、人防信息、数字城管、数字太原公共服务等系统的基础上,又开始着手建设:地质灾害预警、警用地理信息平台、数字太原物联网等系统。截至目前,太原市在已开发十几个领域20多个政府部门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又有18个部门提出了应用需求计划。会上,太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12年年底,太原市将实现数字太原成果应用全社会覆盖。

随后,采访团还将赴河南郑州、广东惠州等城市进行采访。

“数字太原”带来的实惠

“数字太原”给龙城百姓带来了哪些方便,又为政府决策带来哪些帮助?……作为试点城市,目前的“数字太原”已经硕果累累,在现场,采访团实地感受了这一工程为龙城百姓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

药监信息系统:网上看看就能买到放心药

患高血压病多年的退休教师李老师,最近听邻居说有一种“降压茶”,能有效降压,就想试一试。点开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在系统中输入药店名,李老师马上得知药店的具体位置,坐几路公交能过去。随后,她顺利买回了药。

服用一个月后,李老师的血压不降反升,她决定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服务系统,李老师成功举报并留言,一周后再打开网站,她看到了“执法公示”中自己投诉的处理结果。这种河南某地生产的“降压茶”已被确定为冒充药品的非药品,厂家存在“模仿药品、虚假宣传”等行为,药监局已对其做出禁止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的决定。经网站指点,李老师找到了离家最近的“过期药回收点”,将药送了过去。

在太原,所有百姓都可以借助这一系统,来选择正规药店购药、对药品进行投诉,并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一些医药信息。

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采访团介绍了该系统为百姓提供的服务:药店信息查询,了解想去的药店在哪里;公交车查询,怎么去这个药店;监督举报,出现用药问题如何反映;执法结果公示,反映的问题如何处理、是否解决;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回收点在哪里。同时,该系统还提供药店名称、地址、法人等基本信息,药店也可通过授权发布新药介绍、促销广告等。

“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成效明显,方便了群众放心购药,只有在系统中能够查到的药店才具有合法资质,这就使非法售药、无证经营行为无处藏身。而且丰富了药品监管信息来源,有两个月,通过本系统举报的药品问题就有13项,查处11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也给他们的执法工作带来了便利。

环保监测系统:每6秒自动采集一次数据

2002年,太原市二级天数为45天;因污染严重,曾被评为全球最污染城市之一。2009年,太原市的二级天数达296天,133个电子眼实时监控,换回龙城碧水蓝天。

汇报会上,太原市用这样一组数字对比,来说明“数字太原”在环保监测方面的贡献。

太原市环保监测系统,是在空间地理信息之上叠加环保专业信息而成,主要用于污染源在线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和烟尘视频远程监控。通过这一系统,全市布设9个监控点,进行太原市空气质量监测和空气污染指数发布,系统每6秒钟采集一次数据,据此生成分钟均值、小时均值、日均值,每天进行网上发布。此外,环保部门还在全市重点企业设置133个监测点,通过摄像头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实时监控。通过15个视频监控点,从空中对大气污染和非法排污实行远程监控,从而实现对各类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和综合分析。

当天下午,在太原市环境监控中心,通过轻点鼠标,可以在电脑控制的环保监测系统大屏幕上看到所有列入监控范围污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几分钟就可以全面了解全市污染分布情况,还可以查到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比如,全市5000多台锅炉的使用状况,太钢1号至8号炉的烟尘、SO2排放量,甚至10分钟前的空气质量等。

“环保监测以前都由人工完成,工作人员提着仪器到污染源去监测,一年4次,一次5天。以此代表全年的数据,势必造成监管频次不够、结果不准确。现在每6秒自动监测一次,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环境保护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利用平台不仅可直观地看到污染分布,还可生成可供分析评价的污染扩散模型,比如某个污染源存在是什么情况,它被去掉后又是什么情况,去掉后对环境的贡献有多大,从而为领导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基准地价查询系统:查地块信息不需外出

看中楼盘是否真能办下“大红本”;开发商给的价格是否合理……想知道这些信息,百姓只要进入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基准地价查询系统,一切信息跃然眼前。

在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记者看到已投入使用的基准地价查询系统,具有局部放大或缩小、距离和面积量测、定位和属性查询等多种功能。系统中的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用途的基准地价均用不同颜色标示,图文并茂,查询方便快捷。通过窗口,用户可以随时查询,轻松获取某块城市用地的宗地号、土地证号及土地所处的位置、基准地价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可以准确测量某地理区域的面积和空间距离信息,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业务人员为采访团演示介绍了这一系统的运行情况。记者看到,以某路段的交叉口为中心做一个缓冲圆,圆形盖过的地段都能以列表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能调出相应的基准地价信息。同样,以一条道路的中轴线做缓冲带,也能查询。假如府东街两侧进行拆迁,就可以沿中心线画定一个范围,取缓冲区半径为100米,系统会自动显示出宗地号、土地所有者、发证信息、基准地价等宗地情况,据此就可以核算需投入多少补偿款,核定补偿标准。

市民若想买房,只要到政务大厅进行简单查询,或通过电话咨询,就可获得基准地价系统中的信息,明确房子所在地块是否发证,或是否如开发商所说正在办理手续。如果开发商要进行某块土地转让,到国土局咨询地价,过去业务人员要先实地查看地块位置,再在挂图上找到这块地,查看四周地价。而现在,只需进入系统,很快就能得知确切的基准地价,业务办理的科学性大幅增加,效率明显提高。

本报记者 要维维

其他领域的应用

数字城管系统

该系统以1万平方米为一个基本单位,将太原市六城区、三县一市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牌、井盖、垃圾桶、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定位在“单元网格”中,然后将城市管理区域逐一细分,把园林、城管、环保、公安、消防、旅游、金融、卫生、工商等部门分管的区域进一步分清,整合了电子政务网、劳动保障网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形成“大城管”格局和“一站化”业务模式,实现了城市信息资源最大化的应用,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天眼工程系统

太原市公安机关依托“数字太原”公共平台,通过合理布设视频监控,直接破获刑事案件60余起,调处各类治安纠纷案件116起,发现治安隐患23起,寻找失踪人员等11次。

地眼工程系统

通过“数字太原”地理公共平台建设的数字太原物联网,将自来水、煤气、天然气、供热供暖、供电等五大地下管网安装传感器,实现地下管网可视化、人性化管理。只要某一地点发生管线事故,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指挥人员就可以调用影像资料和三维资料,对事故周边各种市政设施、周边管线、住地单位等数据进行查询,迅速通知相关单位赶赴事故地点处理。避免了太原市重复挖路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公众服务系统


该系统涵盖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12大类、107小类信息,包括购物休闲、旅游出行、餐饮住宿、金融保险、房产楼盘等,总数近2万条,用户点击鼠标即可查询。系统中包含了127条公交线路、2100多个公交站点的情况,甚至每条线路的行车路线、途经站点都准确标示在图上,还提供了公交换乘查询功能。此外,系统还以影像特征为底图、三维地形为骨架,叠加道路等地理要素,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城市的地理空间和地形地貌景观。

本报记者 王普荣

什么是数字太原

以太原地理空间框架为依据建成的数据平台,通过不断更新数据库,为太原市市政开发、城市管理等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