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兰芹
数字中国是中国信息化的制高点,构建数字中国,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先建设内容,建设数字城市可为建设数字中国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近年来,国家测绘局高擎构建数字中国的大旗,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自2006年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试点工作以来,国家测绘局已在全国遴选出的近120个城市中开展了数字城市试点和推广工作,形成了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欣欣向荣、遍地开花的大好局面。特别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社会化应用成果丰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根开花,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抢占中国信息化建设制高点
数字中国从酝酿提出到热潮涌动,已走过10余年的历程。早在1998年下半年,国家测绘局就开始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研究。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测绘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测绘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数字中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于2006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共享和应用,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
国家测绘局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步伐。建设和更新了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成了由约4.8万个控制点组成的国家平面控制网,由约22万千米水准路线组成的国家高程控制网,由2500余个控制点组成的国家高精度卫星定位控制网,由259个重力点组成的国家重力基本网。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3月起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获取了覆盖全部陆地国土的卫星影像和超过80%陆地国土的航空影像。测制和更新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中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已覆盖全部陆地国土,1:5万和1:1万地形图分别覆盖陆地国土约84%和47%,1:5000、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覆盖了全国城镇地区。建成了一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其中全国1:400万、1:100万、1:25万、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国家大地测量数据库已经建成,并开展了数据库更新工作。这些国家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为政府管理决策、加强宏观调控、重大工程论证规划等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与此同时,作为数字中国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省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国大部分省(区、市)明确了数字省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数字省区建设由政府主导,相当一部分省(区、市)政府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地测绘部门在数字省区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一批1:1万和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经建成并进行了适时更新,为省(区、市)发展规划制订、重大工程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城市建设需求迫切,在国家测绘局的统一部署下迅速展开,成为数字中国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优先任务。
数字城市建设试点 逐渐铺开渐入佳境
2005年,国家测绘局党组提出了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构想。2006年,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基础测绘项目。当年开展了第一批试点,四川德阳等7个城市成为第一批试点城市,2007年开展了第二批试点,郑州、佳木斯等23个城市成为第二批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热情高涨,积极投入资金,大力加强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国家测绘局党组高度重视数字城市建设,多次专门开会研究部署。局长徐德明明确要求,测绘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务必当作“牛鼻子”工程来抓,要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建设数字城市,边建设边完善,边应用边提高,加快构建数字中国的步伐。在国家测绘局统一组织领导、大力推动下,相关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人民政府密切配合,数字城市建设由点到面,逐渐铺开,稳步推进,亮点频出,成果颇丰。建成了一批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初步扭转了城市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中地理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面;建成了一批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城市其他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人文信息的互联互通与整合集成应用,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城市交通管理、市政服务、地下管网、公安消防、人口管理、旧城改造、土地管理、应急联动等方面的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了城市科学决策管理,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广泛应用,并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公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促进科学决策、精细管理、高效服务、节能低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数字城市建设开展了联合技术攻关,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数据采集与建模、公共平台数据整合与服务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几个重要软件系统相继开发完成,为试点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公共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为了确保建设成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国家测绘局陆续发布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大纲》《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技术大纲》《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技术大纲,基本形成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标准体系。
5年过去了,在国家测绘局、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城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蓬勃健康发展,形势十分喜人,数字城市已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国家测绘局已分批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遴选出的近120个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超过了我国地级市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川省德阳市,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聊城市、烟台市、威海市,甘肃省白银市,河南省平顶山市,湖南省郴州市,广东省惠州市、佛山市,福建省莆田市,青海省西宁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等近30个城市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城市建设。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潜江市、浙江省嘉兴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山东省临沂市5个城市已经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验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5个省政府、市政府都组织召开了现场推广会,明确要求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
数字城市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可概括为7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将测绘项目上升为“市长工程”,显著提升了测绘工作的地位。各地市政府纷纷向省级测绘主管部门申请成为建设试点城市,市长出面签署国家、省、市三家共建共享协议,要求在全市广泛推广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二是第一次通过项目带动了市(县)测绘机构建设,临沂市成立了测绘与地理信息局,郑州、潜江、太原、嘉兴、烟台、温州、鄂州、聊城等30多个城市分别成立了测绘管理局或市地理信息中心。三是第一次打破了数据尺度上的分割,促进了地理信息共享,在航空摄影方面,国家、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联动,实现了一次数据获取、三方共享的机制,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政府财政资金,形成的最终测绘成果三方共享,打破了人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尺度上的分割,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充分利用。四是第一次在数字城市领域大幅度扩大了测绘部门的影响,测绘部门的主导地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五是第一次实现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自己动手在线使用地理信息辅助决策,公共平台通过政务网直接联通到书记、市长办公室,通过门户可以便捷使用,为党委、政府精准掌握市情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可以更好地在空间上精打细算,集成了多种专题信息,支撑了政府在重大项目审批、选址、方案优选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六是第一次在数字城市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人才队伍。通过参加数字城市实践和举办培训班、开设专题研究生班等形式,为数字城市、数字中国建设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七是第一次直接拉动内需、吸引投资约12亿元,且以测绘部门为主承担。
乘势而上 全面启动和实施国家推广计划
自2006年开始数字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在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多方共同努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渐入佳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用和效益日益显著,大范围、大规模在全国全面推广试点经验和成果,加快框架建设进程,促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应用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家测绘局党组果断决定,乘势而上,全面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整体上从试点全面转入推广,推广工作重点向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转移。
2008年4月,国家测绘局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了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试点工作经验,展示试点工作成果,明确推广工作的思路和目标,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明确提出了今后的任务是:全面启动和实施国家推广计划,加快框架建设进程,促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应用。
针对推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国家测绘局起草了《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的意见(讨论稿)》。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促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统筹开发与共享利用,进一步提升测绘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能力,成为测绘部门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又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当前,国家测绘局正紧紧抓住数字城市建设这个“牛鼻子”工程,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数字城市建设。国家测绘局将继续对试点城市和推广城市在政策标准、航空摄影、公共平台建设、国家基础测绘成果使用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免费配发平台软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对已建城市在影像数据获取方面给予长期支持,优先考虑配套无人机航摄系统装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数字城市建设系统性专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测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下一步,国家测绘局将全力推进以数字中国为总目标的数字城市建设,每年遴选30至50个城市,纳入推广项目计划,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全国所有城市的数字城市。到“十二五”末完成全国地级市和有条件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完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要强化应用推广,建立起公众服务系统,服务百姓生活,同时要广泛建立业务应用系统,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政府科学管理决策。与此同时,国家测绘局将加快推进国家、省区、市(县)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较为完备的数字中国,大幅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