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坤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新媒体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发布的第二十五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增长幅度不大。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类网站的发展也到达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这对未来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特点为视角来展开论述,力求网络传播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部门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
这类网站一般由政府部门为了宣传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或者是推动当地的旅游业等因素而建立的。如云南民族网(http://www.ynethnic.gov.cn/)和瑞丽江(http://www.rlr.gov.cn/ )这两个网站。云南民族网是由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瑞丽江是由中共瑞丽市委员会宣传部主办。云南民族网的主要栏目有首页、民委介绍、要闻、工作动态、专题工作、民族工作、民族自治地方、政策法规、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党风廉政、州市民委等。相关链接有国家民委、云南省政府网,友情链接有人民网、新华网、云南网、云南少数民族网、国际人类参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概况、在线办事(网上信访、信息公开、文件下载、公众留言)、访问者数量等等。瑞丽网的主要栏目有首页、走进瑞丽、新闻政务、文化旅游、瑞丽珠宝、口岸商务、瑞丽三农、文明建设、便民服务、瑞丽江论坛、网站地图。友情链接云南网、云南日报网、云南信息港、新华网云南频道、中国西部知青网、新浪云南、德宏信息港、经济日报网、文汇报云南网、德宏劳动保障局、德宏气象局。除此之外还有瑞丽概况、视频新闻、本土文学、音乐视频、便民服务、网上调查、网上办事(市民、企业、旅游、公务员)等。
网站比较,我们发现政府部门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大部分的内容是政策宣传,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一些附带的栏目也主要是围绕宣传的主题来展开的,这一点在友情链接上较为明显。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在网站上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知道一般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云南民族网和瑞丽江在这方面也是相似的。无论是云南民族网的在线办事还是瑞丽江的网上办事,都涉及到了网络政务,可见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认可和利用。在技术上两个网站比较下来,我们也会发展瑞丽江要比云南民族网稍微强一些。但是两者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的官方网站相比还有待提高,当然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
二、民族研究机构或者团体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
这类网站主要是民族研究机构用来组织研究、发布消息的平台,同时也起到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比如文山苗族网(http://www.3-hmong.com/)和文山壮族网(http://www.wszhuangzu.cn/Index.html)。文山苗族网是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学研究会主办。文山壮族网是由顾问何正廷、王明富 王建国、田永柱、田玉海和站长沈广站团体主办。文山苗族网的主要栏目有网站首页、苗山新事、七彩苗山、苗学研究、苗山音视、苗文空间、文学园地、风俗习惯、供需信息、杰出人物、综合全能、苗山留言。相关链接有多彩蒙、苗人网、红河州苗族网、文山州政府网、苗族风、砚山苗协网、文山壮族网、马关苗族网、中国苗族网、贵州民族风情网、草苗之窗、文山信息网、文山电脑农业网、黄平网、黔东南114导航、文山三七网、富宁信息港、苗族情网站等。此外还有网站统计、最新留言、文章推荐、最新发布、热门图文等。文山壮族网的主要栏目有网站首页、壮乡见闻、壮学研究、历史印记、民风民俗、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壮乡音频、碧依留言、壮族医药。相关链接有马关信息港、莱瓦艺术、文山苗族网、砚山苗协网、中国壮医药在线、壮族在线、壮族歌曲、中国民族文化网、贵州收藏网、广南县政务网、农氏网、傣族网、苏达乐网、文山互联、文山政务网、龙麦网、中国第一吉他网、中国清真网、象形文化网、壮语文化网、苗族情网、云南壮家房网、壮族人民信息港、丘北人网等。此外还有今日图文、知名人物、视频窗口、最新留言等。
网站相互比较,我们发现民族研究机构或者团体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除了进行相关的民族研究和发布研究信息之外,这类网站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文山苗族网的网苗山新事、七彩苗山、风俗习惯和文山壮族网的壮乡见闻、历史印记、民风民俗、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壮族医药等都是用来介绍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此外这类网站在与网民互动这一环节上相比政府部门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要明显的多。同时这类网站在收集少数民族信息方面也发挥了群体参与的作用,比如文山苗族网的征集启事,这样可以传播大众的视点,聆听各阶层的声音。民族研究机构或者团体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是团体集资或者受到爱心人士的捐助,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相关链接中会出现一些商业性的网站,文山三七网、中国第一吉他网、中国壮医药在线等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商业类少数民族文化网站
这类网站中不少具有商业化的色彩以传播民族地区旅游信息、开掘具有商业价值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主要宗旨。[ ]如阿溢灿旅游网(http://www.ayican.com/)和束河旅游网(http://www.ljshuhe.com/)等。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想进一步发展旅游经济,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网络媒体是不可忽视的。阿溢灿旅游网的主要栏目有丽江客栈、丽江攻略、丽江婚纱摄影、丽江自驾游、丽江线路、丽江美食、丽江景点、丽江交通、丽江酒吧、丽江特产、丽江图片等。友情链接昆明康辉旅行社、海南旅游、山水时尚酒店、保山新闻网、武隆旅游网、2345.com导航、乐融网、天涯柔软丽江论坛、上海旅行、四双版纳黄页网、上海租车网、小桥流水人家、中国古镇网、安途旅游网、大连旅游吧、重庆旅游网、天字号旅游导航、红河新广网、澳门酒店及旅游咨询、云南旅游网。除此之外阿溢灿旅游网还有一些介绍张家界、黄山、三亚、西塘、周庄、乌镇等一些名胜景点的链接以及留言版等。束河旅游网的主要栏目有网站首页、景区演出、旅游资讯、网上束河、今日束河、人文束河、景区景点、酒店客栈、旅游特产、旅行社、摄影机构、束河酒吧、美景画廊、民族音乐、精彩视频、美文游记、驴友攻略、出游贴士、古镇论坛、网上商城、客服中心、音乐节、情人节、酒吧节。友情链接有爱家家居网、内蒙古出国移民、内蒙古旅游、柚子旅行网、深圳酒店、张家界旅游、深圳鹏之旅、乐你游、深圳市海外国旅、中新社云南旅游、租房者网站、白沙壁画、云南商机网、青岛生活服务、怀柔生活网、丽江旅游、丽江旅游局、中国丽江网、新疆旅游网。此外还涉及到景区荣誉展示、旅游工具、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写真、束河八景、景区广播站等。
相互比较,网站定位符合商业目标,都是本着为客户服务的原则。这类网站在技术上要比政府部门建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商业类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稍强些,无论是从图片和音乐的配置,还是网页的上动画技术都是先进的。这类网站在友情链接互动上的视点不仅仅是限于本地区的资源,本地区之外的资源也被其充分利用。此外这类网站在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也得到了发挥。
四、网络论坛与个人博客、微薄型网站
这类网站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个人主页和博客,在彰显民族身份同时也传播了民族文化。如霞客行驴友论坛(http://bbs.517yunnan.com/)天涯柔软丽江论坛(http://www.tianya.cn/techforum/articleslist/0/686.shtml)和花腰彝族网(http://www.hyyrw.com/)。霞客行驴友论坛的主要栏目有论坛新图片、最新帖子、最新回复、点击排行、论坛精华、发帖之星、新手上路、浪迹天涯、天下杂侃、论坛事务、热门标签、昆明论坛等。天涯柔软丽江论坛的主要栏目有版面推荐、最新提交、热门话题、精品文章、品牌公园以及天涯社区的链接菜单。花腰彝族网主要栏目有美丽社区、美丽音画、美丽文学、社区管理、热门图片、社区热门、板块排行、会员排行等。
相互比较,这类网站应该属于民间网络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量。“他们以传播民族文化为使命,自己创建少数民族文化网站,自己编写网站内容、自己和网站受访者互动,自己更新网站内容。与官方网站相比,他们自己承担了传播者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既是传者也是受者。这种以民间个人网络出版形式构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在云南民间网络传播力量中只是少数,但最具独特性和专业性。”[ ]
总的来讲,网络传播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只是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视点进行了尝试探讨。云南要想充分利用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独具特色的这一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要想走出自己独具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08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