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审工程作为全国审计信息化重要建设工程和国家电子政务专项规划确定的重要业务系统,从1999年筹备至今,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历程,通过一期和二期的建设和实施,目前已取得丰硕成果:从信息化支撑的角度,初步实现了从提高审计效率到提升审计效能、从单一部门审计到跨部门跨行业关联审计、从传统审计方式到现代审计方式、从关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到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审计、从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到督促规范管理的“五个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审计署调研时指出:要挖掘和总结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全面的、丰富的经验,下大力气推广这些经验,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健康高效发展。
统筹规划设计
杨学山在审计署调研时指出,归纳审计署推进电子政务的经验是全面的、系统的。首先是成功的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据审计署信息办主任周德铭介绍,金审工程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建设。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以提高审计监督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定位,构建了建设国家审计信息系统“六个一”总体框架,提出坚持审计信息化必须紧紧围绕审计政务职能目标和审计核心业务管理的原则,确定一期和二期的建设重点。按照金审工程总体目标,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系统)、审计管理系统(OA系统),重点解决“打不开电子账、进不了电子门”的第一道难关。为探索审计工作“三个转变”,攻克对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有效监督的第二道难关,试点联网审计系统。二期工程致力于联网审计工程化设计,规划建设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网络、安全、服务等配套设施同步跟上,初步形成国家审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同时,中央地方分步建设,促进全国审计信息化协调发展。
目前,金审工程总体形成“五层两翼”、一套平台(SOA服务架构平台)、两个中心(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三大系统(AO、OA和联网审计系统)的总体框架,为全国审计系统提供完备的支撑平台。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10年全国审计工作会上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而以金审工程为代表的审计信息化涉及国家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社会保险审计等10多类核心业务、188万个审计对象。如此庞大的系统,对项目的领导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克服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既符合审计工作实际又确保有效实施的难题。
为解决现场审计实务的需要,早在2002年金审工程一期启动时,审计署就集结系统内优秀的审计人员和信息化领域的专家,针对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研究审计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建立计算机审计方法和统一处理平台的基础上规划了“平台+工具+方法”思路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系统)。此后加大AO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通过面向全国审计机关的应用实例的征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到2009年年底,AO系统已向全国发放10万多套,不仅在全国8万审计人员中使用,许多部委、内审机构也向审计署申请使用。
为解决审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审计署联合有关部门统一规划设计了OA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并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开发出中央版、地方版、“1拖N”版等不同版本。
为提高对重点行业在线监督能力,审计署建设了联网审计系统。我国政府审计的188万个被审计单位,绝大部分为现场审计方式。但对于政府预算执行、海关、税收、金融、社保、大型国有企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运行着40万亿元国有资产和资金,需要采用在线实时监督方式,促进重要经济行业的健康运行。联网审计采用及时采集数据、及时预警分析、及时评价揭示、及时督促整改的思路,逐步实现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转变、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转变、现场审计向远程审计转变的“三个转变”,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确保中央、省、市、县四级审计机关的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审计署建立了四级互联网络系统。针对中央和省两级审计涉密内网以及中央地方四级审计非涉密专网制定周密的网络规划。审计署机关与在京25个派出审计局、4个事业单位、18个特派办和37个省构建广域网,包括涉密内网和非涉密专网两套。与京内外40多个派出机构、37个省级审计机关构建审计会商系统,逐步实现四级互联,有效支持视频信息共享和异地审计会商。
与此同时,审计署在数据分析深度利用、资源共享、安全保障等方面也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强力推广应用
审计信息化是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又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从需求出发,只是电子政务在认识上走的一小步,关键看效果。要做到有效,就要具备强有力的推广应用手段。
金审工程涉及十多类主要审计业务、188万个审计对象和8万实际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的使用人员,推广难度可想而知。但2009年10月,审计署对部署OA系统并建立服务机制的27个省和78个地市审计机关服务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核心功能应用的满意度仍然超过了67%,5分制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4.02分。
审计署积极组织优秀实例展。2005年以来,审计署向全国审计机关征集AO应用实例,征集数量从2005年的258篇增加到2009年的2157篇,增长8.36倍,覆盖了财政、金融、行政事业、企业、农业、社保、投资、外贸、经济责任等各类专业审计。在此基础上组织AO应用优秀实例展,以扩大影响。
各类系统投入使用前,审计署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应用试点。浙江省丽水市位于西南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辖9个区县。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影响了审计工作。2003年丽水市审计局开发了一套OA系统,利用租用电路的方式,使9个区县局以远程终端接入方式进入市局系统办公。但由于系统开发的技术性限制,县局打开一个公文要较长时间。审计署调研后认为,我国300个地市、3000个区县,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需求迫切,但人力、财力和技术匮乏,丽水市做法可以成为我国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模式。2004年,审计署在丽水改版OA系统试点成功,形成OA“1拖N”版。之后,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如今,OA系统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开发的中央版、地方版、“1拖N”版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应用。截至2009年年底,中央和省级全部、235个地市带着16000多个区县部署应用OA系统。审计信息化已在中央和地方审计系统“遍地开花”。一期规划的联网审计系统则在中央30个一级预算部门进行了试点,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省级社会保险资金的联网审计,在黑龙江、青岛等十几个省市组织了试点,成效显著。金审二期将全面启动联网审计工程化建设。
正如杨学山所说:电子政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金审工程还在继续,审计信息化的实践还将随着审计业务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