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人。现辖6区5市1县,一个国家级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亳都,今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中心。
随着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郑州市很多局、委、办都在建设行业应用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市政府每年收到的各单位建立各种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立项申请也在逐年增多,在各项立项申请中大都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加工费用,一般占项目总投资60%以上,由于这类项目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都相当强,政府在审批这些项目的时候,往往难以将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部分的投资从项目中区分出来,如果对这些项目都予以批准,势必会造成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方面的重复投资。而且,由于各单位是按照自己行业的需求来进行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和处理,难免会出现坐标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采集范围不一致、数据精度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数据不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数据相互之间不能整合使用。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单位,如民政局、统计局、公安局等单位虽然也需要建立如地名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但由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方面的高昂投资成本和政府部门的利益等原因,使得这些各部门迫切需要建立的系统迟迟不能建立。正基于此,郑州市将数字郑州纳入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从机制上、体制上积极探索政务资源共享、整合的办法,积极把电子政务建设向深层次推进。
多种系统 应用丰富
应用是目的,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市各级、各部门的政务以及公众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的支撑服务,因此,我市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始终把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作为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目前,已建立了应用系统数量已超过系统初期确定的数量,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也在逐步推广之中。
1. 郑州市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
数字郑州公众服务系统以地理信息为支撑,重点关注围绕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扩充了数十大类的城市兴趣点信息(政府机关、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产小区、汽车服务、景区公园等),为公众提供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地理信息服务,扩展了地理信息的社会效益。同时,该系统作为政府面向百姓服务的窗口,向公众公开了政府部门的专题信息,包括规划公示、房产销售、实时路况、公交换乘、驾车导航、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专题服务,实现了政务透明,体现了服务民生的基本原则。
2. 郑州市360房产导航系统
提供360房产楼盘导航,用详实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向购房者提供最新最全的楼盘信息,让购房者足不出户了解到郑州市各大楼盘的位置、规模、五证、销售等诸多方面的详细情况,界面美观、操作简便、交互性强、更新方便、极具人性化等特点
3. 郑州市城乡规划信息系统
新一轮的规划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3S”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整合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和规划审批管理数据等各项信息资源,建立以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为主要目标,互通、高效、集成、一体化的城乡规划信息化应用系统。通过规划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推动郑州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创新,整合业务流程,提升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建立基于一体化共享平台之上的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基于网络服务的全开放式架构,向政府其他委办局部门提供完善、便捷的规划信息服务,向广大市民和城市建设投资者提供访问便捷、种类齐全、动态关联的规划信息服务。
通过基于一体化框架设计的包括“全过程数字支撑、全过程数字规划和全过程数字管理”在内的数字规划体系建设,实现从重城轻乡到城乡统筹发展的转变;实现从单纯适应业务需求到推定规划决策、编制实施良性发展;实现从自成一体的半封闭独立平台到完全开放的信息共享的转变。为政府规划管理和城市发展、城市减灾等相关重大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系统建成将成为“数字郑州”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4.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协同工作平台,专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工作模式进行设计和实现,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动态化的“多级管理、分类监控”的两网化监察机制。系统在业务功能上涵盖了所有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包括网格管理、网格企业信息采集/利用、网格中案件上报、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处理/文书卷宗处理/综合汇总统计等业务方面;系统能够满足劳动保障监察体系“两网化”建设工作中不同层面/层次的信息化需求,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工作、动态的主动的监察执法、建立多级有效迅捷的响应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部署于郑州市市局、郑州市下辖的十六个县(市)区、各辖区内街道(乡镇)或社区(村)等各级劳动保障监察业务经办部门,能够对劳动保障监察的各项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提供信息发布及查询、多级网格化管理、举报投诉管理、案件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监察信息综合管理。
5. 郑州市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储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因而非常有必要利用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来建立土地储备应用:可以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年度储备情况、储备土地的使用用途、用地红线储备转化率等;基于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土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土地储备业务应用、综合查询、信息发布等功能,从而大大方便了征地人员征地前情况摸查,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使征地时制定的资金计划更加有效;在土地整理完毕后能够同时把土地出让信息发布给各建设单位,缩短了土地建设开发周期;还可以提供各种统计报表和图形,方便决策人员进行分析。
6. 郑州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
房产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在城市房产管理与利用方面的具体应用。是以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房地产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显示、操作、分析、模拟等,从而为房地产业务办理、综合评价、定量分析、管理决策和档案利用等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7. 郑州市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交通信息管理应用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可以为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物流管理、货物运输管理提供操作平台。如运输企业可以借助路径选择功能,对营运线路进行优化选择,提高营运效率,有效的降低营运成本。同时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专用地图的统计分析功能和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充分应用在交通管理的各个环节,即从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和养护的所有阶段以及交通科研。
作为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应用示范项目,该系统和与之配套的数据源发布系统实现了郑州市与交通有关的各类资源查询、审核、更新与发布功能。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全市交通资源的命名、更名审核工作,根据交通上报、审批、公示、发布的流程,基于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库的查询、更新等管理,确保交通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
8. 郑州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公交调度监控系统主要采用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和模拟线路监控方式,以智能调度运营管理和CAN总线汽车网络为核心实现整体智能公交调度,其中主要包括调度运营管理,图形式界面,一键式操作。所有的操作都在一个界面里完成,系统每天会生成固定的发车计划,在不同时间段按计划均衡发车。调度人员根据当天的实时情况对发车计划进行调整。系统以先进先出、部位优先、即时补位等原则辅助调度员进行自动发车。系统具有车辆实时监控和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可进行电子围栏安防设置,在遇到车辆离线、超速或进入站点不按时离站的情况时,系统会通过声音报警提示调度人员及驾驶员,让其遵守行车计划。从而有效的杜绝了超速,绕道,卡点,越站等现象。系统还可以与公交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扩展使用。 利用CAN总线子系统通过GPRS和公交城域网互联,使公交管理人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时了解车辆及各种车辆设备的运营状态。同时还提供运营报表,系统自动记录车辆运行全过程,将发车信息、签点信息、车辆的运营公里,空驶公里、运营趟次、进出场时间、自动考勤、早晚点统计、违章统计、道路各时段平均车速、车辆状况等信息数据记录,并自动生成相应报表,为公交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行车计划时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9. 郑州市地名管理应用系统
地名管理应用是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在郑州市民政局地名办的一个具体应用,通过建设地名办地名管理应用,促进地名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广泛、深层次的应用,为全市地名信息化提供一个支撑平台。
地名办地名管理应用具备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既参照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应用开发要求,同时也按照民政部关于地名数据库建设“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好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原则,切实考虑国家地名数据库的要求,实现全市地名数据的一致性。实现地名申报、审批、地名入库及对图形管理、业务管理等功能,以及在政府相关专业部门应用和公共服务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地名管理应用系统、地名共享数据源及其发布软件都运行在郑州市政务网上,以数据和系统托管的形式交由市电子政务中心管理,但具体地名数据的更新、发布等维护工作由地名办完成。由地名办日常进行地名审批的业务办公系统通过政务网实时更新地名数据库,地名共享发布软件与地名办业务办公系统共用一套地名数据库。
10. 郑州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郑州市环保局通过使用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服务平台,建立“环保监测应用系统”,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最佳保护,非常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起对各种污染源的在线实时监测,实现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大气污染在线监测的功能主要包括测点显示及查询、监测点位分布、测点实时数据显示、测点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发布:可查询该日空质量数据,数据显示在地图上。污染源分布分析:污染程度分布分析,建立污染扩散模型,实现针对突发性公共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视频监控:主要用于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烟尘排放的实时监控,通过地图,可以看到监控点的准确位置。通过监控点上安装的摄像机,可以调出监控录像,察看周边的实际情况。超标警报:对于在监测过程中出现的排放超标,能够进行自动定位,支持与责任单位的直接联系。大气污染在线监测专题图;环境空气质量专题图;水污染在线监测专题图;大气污染在线监测专题图;环境空气质量专题图;地表水专题图;污染源分布专题图;锅炉分布专题图。
11. 数字城管应用系统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充分应用了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有线网、无线网的互联,构建了城市管理新模式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数据存储技术与备份技术搭建了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网格地图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创建了城市管理新的地理空间体系;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有序、精确定位;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图文一体化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利用GPS技术,实现了“城管通”和城市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利用RS技术,获取城市遥感图像信息,实现了城市管理对象的可视化;利用数据库技术,建成东城区城市管理数据库,实现了海量地图数据组合;利用挖掘技术,将城市管理对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重点任意分类、组合,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专项普查和城市管理评价体系的数字化;利用关联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各业务部门间的实时、动态、多人员的协同处理、关联工作;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了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应用系统的运行保驾护航。
12. 郑州市警用保障应用系统
郑州市公安局在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集成与整合公安专题业务数据,建设满足机关领导综合决策分析和基层单位日常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析的警用保障应用系统。通过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各业务单位地理信息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服务;同时,利用地址匹配与比对技术,实现各业务数据库信息资源与电子地图有机的关联,实现大量的公安业务数据快速在地图上定位显示;并将报警定位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电子地图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报警自动定位和警力调度,重点区域视频图像监控,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等业务信息基于电子地图可视化查询和信息展现,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有效运行提供预防、控制、打击技术保障。
13. 郑州市工商管理应用系统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的市场监管和执法部门,既将承担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也将被赋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主动适应服务型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要求,以超前的思维,全新的观念,积极的姿态,进入服务型工商的角色,工商管理应用在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服务平台之上,集成了工商专题数据,为工商部门提供空间定位、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运行在政务网上,通过系统不仅可以浏览郑州市现势性最强的基础空间数据,更重要的是能与工商业务紧密结合,实现基于空间位置的企业登记、市场监督、广告及商标、合同管理的科学管理与应用。同时重点突出工商12315行政执法综合网络分类监管,将工商的主要业务工作和日常工作集中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实现多职能整合、多系统集成、多任务安排、移动监管、GIS数字地图的有机结合,实现市局对区县局、区县局对工商所、工商所对监管人员、监管人员对管辖片区“五点一线”的网络流程化管理。以12315为核心、依靠网络科技手段实现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综合监管执法,达到了对基层工商所有监管执法业务工作的“全覆盖”。
14.郑州市教育地理信息系统
郑州市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基于郑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系统运行于郑州市政府电子政务内网上,通过政府内网访问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地图数据,各级各类学校以点状的形式在地图上准确的表示出来,学校点位信息由教育局提供和维护,学校的基本信息通过学校的关键字访问教育局的学校数据库。市委、市政府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均可通过政府内网查询教育各类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等,方便教育管理的科学决策。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综合查询和地图定位;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指标进行分析,如升学率、毕业率、辍学率、师生比等;根据任意选定的行政区域,结合该区域内的适龄人口数和学校规模,通过一定的模型分析该区域内是否需要新建或撤并学校。
在系统开发中,充分考虑教育专题数据实时更新和现有业务办理同时进行,保证教育局在业务的同时教育专题数据的实时更新,这样不但保证了教育专题数据的更新,又不会额外的增加工作量。
领导重视 组织得力
郑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建设。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在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实施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政计划,推进十项目工程,突出抓好30个重大发展项目,并把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推进。在获悉国家测绘局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计划后,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批示,要全力以赴争取试点城市,并以此为契机,从机制和体制上探索电子政务工作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为核心,以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的电子政务发展新格局,推进电子政务四大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专业应用平台的建设。
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全国其它城市设置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机构的经验,根据有利数据维护更新的原则,郑州市采取了政府管理、部门维护、专家咨询的建设管理办法。一是在市政府层面成立了全供事业编制、隶属市政府办公厅管理的郑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和郑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二是对主要基础数据提供单位的信息技术中心进行充实完善,如规则局、国土局、房管局、建委、民政局等。三是成立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高俊院士为组长的专家咨询组,按照专业性、长期性、独立性、用户参与四个原则,在每个子项目建设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关键节点上对建设过程做技术指导把关。同时,按照班子精干、公开招标、严格监理的方式,对项目建设实施严格的管理。四是加强宣传,建立了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官方推广网站,编印了科普读物《漫淡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对地理空间框架的知识普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获得了个用户单位和专家的好评。同时,我们大力宣传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维护更新办法,在不同进行场合强调,旨在为项目完成后,在共享数据源的维护更新方面,做到由权威部门维护权威数据,保持数据更新与办公业务同步。
资源整合 共建共享
政府各委办局既是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服务平台的使用单位,同时也是框架共享数据源的更新维护单位。该市下大力气整合、利用了已有的地理信息资源,避免了基础测绘的重复投资问题。本着统一规划、节约合理、按需建设的原则,在项目立项过程中,项目部既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部门,对现有的基础数据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把已有的基础数据资源全部纳入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范畴内,避免重复投资。一是数字城管项目建设的郑州市建成区350平方公里1:500数字线划图数据,通过通此数据的共享、整理,节约财政投资1400万。二是郑州市国土局承建的郑州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ZZCORS),将其建设直接纳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数据体系建设范畴内,节约财政资金285万。
同时对郑州市各委办局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将各委办局需求强烈的政务信息资源,通过地理空间框架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全市共享,协调各部门之间政务资源的共享。
重视更新 基础扎实
数据是基础,而数据的现势性是数据的生命力,为保证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建立完整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本着“权威部门维护权威数据、数据与业务同步”的原则,我们将共享数据进行分类,将每一类数据都交由该类数据的职能管理部门来维护和管理。因此,在设计相应委办局的应用系统,将框架共享数据源的更新维护过程,纳入到委办局日常办公业务当中,经办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凡是涉及到框架共享数据源更新维护的工作时,在更新了内部业务数据的时候,也同步更新了共享数据源里面的数据。针对仅仅使用框架服务的应用系统,其办公过程中所用到的专题数据的更新维护过程,也纳入了到日常办公业务中,使专题数据的更新维护过程与业务数据的更新维护过程同步进行。
郑州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一”的数据更新模式和方法。“三个一”即一套制度、一个工具、一份协议。一套制度即制定数据源更新维护制度与流程;一个工具即开发一套数据源更新维护程序系统;一份协议即管理办公室与数据源建设单位签订数据源更新维护协议。通过这三个方面,确保“权威部门维护权威数据”的原则和保证数据的现势性都能落到实处,为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推进 成效明显
他们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使得项目进展神速:2007年1月,市政府提交正式申请。2007年4月,国家测绘局、河南省测绘局、郑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协议,将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试点城市计划。2008年6月,建设及管理机构成立。2008年7月,市发展改革委将项目列入2008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009年4月,通过国家测绘局中期检查。2009年12月,全部项目完成招标工作。2010年1月,共享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开始建设,标志着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所有子项目全部开工建设。2010年4月,迎接国家测绘局徐德明局长一行检查,项目建设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目前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项目招标已全部完成,预计2010年10月底建设可全部完成。
根据实际情况,该市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增设,一是将D级网部分控制点按照更高级的精度要求进行了建设。二是建设了郑州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ZZCORS),进一步完善了郑州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三是利用移动道路测量系统采集了建成区420平方公里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为城市管理的部件采集、交通和警用设施的采集以及框架的社会化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四是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我们在充分调研了郑州市各局委办的业务系统及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后,在原有的三个示范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地名管理应用系统、人防指挥应用系统、城市规划可视化辅助分析系统、交通监控应用系统、土地储备应用系统、环保监测应用系统、警用保障应用系统、工商监管系统。
按照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总体任务,目前各子项目建设情况如下:
(一)郑州市GPS大地控制网建设。该项目投资384万元,由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和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建设,成果于2009年3月25日通过河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合格,成果已投入使用。(二)郑州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ZZCORS)。该项目前期由市国土局完成,由一个控制中心和七个参考站组成,平均站间距约为33Km。可以有效覆盖郑州市及周边地区近8000Km2。已于2009年3月验收通过,已在多领域得以应用。投资285万元。(三)1:1万/5万/10万DLG、DOM、DEM制作及建库。该项目投资808万元(其中300万由河南省测绘局以数据方式提供支持),由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建,于2010年2月开工建设,已完成1:1万数据建设,预计5月31号完工。(四)航空摄影测量1500平方公里。该项成果为国家测绘局和河南省测绘局共同出资建设,作为对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配套数据支持部分。市区1500平方公里1:6000数码航空摄影测量成果。主要用来制作1:1000DLG、DOM、DEM数据。(五)市区1010平方公里1:1000、1:2000、1:5000DLG制作。该项目投资1286.24万元,由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和西安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成果于2010年1月由河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合格。(六)市区350平方公里1:500DLG制作及建库。该项目投资1400万元,2007年由数字城管项目部完成。(七)市区1010平方公里DOM、DEM制作及建库,大比例尺DLG数据建库。该项目投资565万元,由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承建。DOM、DEM已提交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整理入库工作4月底完成。(八)建成区420平方公里可量测实景影像。该项目投资250万元,由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有限公司承建。数据采集与建库工作已完成。(九)机房建设、软硬件建设。该项目投资1189.55万元,由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山谷创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大道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目前已完成机房装修,软硬件采购及验收。(十)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示范系统(地名管理应用系统、人防指挥应用系统、城市规划可视化辅助分析系统、交通监控应用系统、土地储备应用系统、环保监测应用系统、警用保障应用系统、工商监管系统、公众服务系统、郑州市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该项目投资分别投资900万元,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武汉比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目前正在建设开发中,预计10月底完成。(十一)保障体系建设。已制定完成《郑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编码标准》;《郑州市基础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郑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2010年4月,国家测绘局徐德明局长视察数字郑州建设后说,数字郑州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水平高、速度快、应用广,他为此感到惊喜和欣慰。徐德明指出,数字郑州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认识到位。市长、主管市长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把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资金到位。投入资金目前达到7500万元,充足的资金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和速度。三是管理到位。不仅重建设,更重管理,建管结合,建立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