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嘉兴:巧手绘就信息化蓝图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浙江省嘉兴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下辖两区三市两县,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39.60万人。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历代名人辈出。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三分之二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嘉兴市和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市)称号。嘉兴还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嘉兴作为嘉兴市“十五”“十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嘉兴科技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紧密结合的必然结果。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项目由国家测绘局、浙江省测绘局和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建设。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嘉兴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于2009年10月22日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验收,并上线投入运行。在国家测绘局推动下,嘉兴市以建设数字嘉兴为抓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信息化建设具体目标,以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加大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更新和数据整合、集成力度,有效缓解应用需求与地理信息资源不足、共享困难的矛盾;以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为重点、依托标准规范、示范工程建设,集中解决电子政务和业务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性难题,将地理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政府公共管理、行政决策和应急指挥等方面,把共建与共享贯彻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全过程,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依靠科技力量 绘制动态嘉兴

  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测绘局、浙江省测绘局的指导下,在嘉兴市政府的领导下,构建满足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需要的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该平台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临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旨在建成嘉兴市高精度、现代化、能够与国家坐标系之间相互转换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建立较完整的、现势性强的嘉兴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集;开发多内容、多类型、多尺度、多版本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在现有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属性等扩充以及整合处理,建立直接面向政府部门应用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体系;开发地理空间信息公众平台,满足社会公众的空间导航、定位信息查询、获取地理信息的需要。

  采集海量数据 搭建信息平台

  嘉兴市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对基础测绘的投入,为数字嘉兴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嘉兴市在“十五”期间累计投入基础测绘经费约2000万元,完成了较为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在控制测量方面,完成市本级1000平方公里GPS D级网和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建立市中心区约300平方公里近20年的地面沉降观测累计资料;在地形数据方面,实现市本级1000平方公里范围1∶2000地形数据的全覆盖并定期更新,中心城区190平方公里1∶500、1∶1000数字地形数据;在影像数据方面,获取了市域3915平方公里的spot5影像数据,市本级1000平方公里1∶1万真彩影像数据及中心城区600平方公里的快鸟影像数据等;完成中心城区约135平方公里范围内2500公里综合地下管线的外业测量及数据建库工作以及中心城区30平方公里的三维影像数据。2006年10月嘉兴市政府又印发了《嘉兴市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制订未来5年市基础测绘发展蓝图,财政投入资金预计超过3000万元;建立了数字测绘技术体系,丰富了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测绘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即将开展调查并建立市本级1000平方公里地名、地址数据库,建立全市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并对已有地形、影像数据进行更新,为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设备、生产模式、管理体制及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数据现势性差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在各部门之间的推广和应用。为保障各部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需求,嘉兴市经过实践,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标准,结合本省和嘉兴市实际进行了扩充,研究制定了《嘉兴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系列技术规定》,其中包括《嘉兴市1∶500 1∶1000 1∶2000矢量地形数据采集入库规定》《嘉兴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元数据规定》《嘉兴市地下管线数据建库规定》及《嘉兴市正射影像数据建库规定》等系列规定,统一技术标准,为建立数据共享打下基础,加快了市信息化测绘的步伐。

  强化城市管理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包括嘉兴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是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平台;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取框架要素,扩充地名地址信息,通过政务网络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统一的网络版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是对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添加公众关心的“衣食住行”等13个大类108个亚类位置兴趣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位置查询服务的平台。

  为保障各部门对平台使用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嘉兴市遵循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选择了需求迫切的部门作为应用试点。他们以规划部门为专业应用部门,依托内部局域网,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采用基础数据的实时在线更新服务,以“一书两证”为核心,实现业务审批自动化、图文互访一体化、信息发布智能化、规划决策可视化。政务用户方面选择了城市管理和工商管理等部门,城管部门通过依托政务网,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政务平台,采用更新在线模式,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基本管理单元,叠加城市部件、事件等相关专业属性,建立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工商部门也依托政务网,采用更新在线模式,在地理空间信息政务平台上叠加社会经济户口信息,通过地址匹配叠加公司企业信息,实现工商企业的空间化管理,形成市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工作信息化。

  在各部门对平台广泛应用的同时,嘉兴市还开发建立了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平台。该平台是在政务平台基础上,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权威发布后,进行信息的综合叠加,为政府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对此,市政府专门召开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研究讨论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要求各有关部门发布本部门专业信息,市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做好数据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工作,基本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

  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统一了全市信息系统建设的空间定位基础,统一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标准,推进数字嘉兴建设,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为各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为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供了统一的交换平台;解决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立、单一、不能共享的问题;避免了财政资金重复投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所带来的损失。公众平台的开放使用将为企业生产增加效益,也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嘉兴市在共享平台建设中,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全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和开发,为地理信息及其技术的应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以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业务管理及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服务和再开发功能,为规划、城管、工商等重点应用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统一的可以共享的地理信息数据,推进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以及满足社会公众对空间位置的查询、定位、分析需求。通过应用,拓展了共享平台的服务范围,增强了服务功能,从而又进一步促进了共享平台建设。

  描绘信息蓝图 彰显资源效益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将从根本上改变嘉兴市基础地理信息的传统服务方式,对提升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地理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地理信息的深入广泛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嘉兴作为国家首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明确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是市政府确定、唯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共享平台为地理空间框架,集成、整合各部门的专题信息,不搞重复建设,共同推进共享平台建设。市政府通过成立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加强工作协调,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难点不完全在于技术,而在于它是一项部门改造工程,涉及到传统体制的改造和部门利益的调整,是技术与人与部门的相互适应。为此,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承担项目建设的测绘主管部门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都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协调工作。本项目建设中,项目承担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能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共享平台建设的意见精神,站在推动全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高度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开展需求调研,坚持标准先行,进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优化和扩展,建立以政策作保障,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发挥资源融合优势,引导调动各方积极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 完善深化应用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将从根本上改变嘉兴市基础地理信息的传统服务方式,对提升政府的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地理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地理信息的深入广泛应用、推进嘉兴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嘉兴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与应用的若干意见》,明确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市政府唯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平台为地理空间框架,集成、整合各部门的专题信息,不搞重复建设,共同推进公共平台建设。要求在2010年前实现全市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服务的全覆盖。市政府通过成立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加强工作协调,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难点不完全在于技术,而在于它是一项部门改造工程,涉及到传统体制的改造和部门利益的调整,是技术与人与部门的相互适应。为此,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承担项目建设的测绘主管部门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平台建设的意见精神,站在推动全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高度,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开展需求调研,坚持标准先行,进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优化和扩展,建立以政策作保障,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发挥资源融合优势,引导调动各方积极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信息高效流动 突出各方应用

  点击鼠标,小至窨井盖、路灯,大至建筑物、河流,每一物体的相关信息均一览无余;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在有准确坐标和对象属性的城市真三维系统中进行决策、规划和管理,直观地判断新建建筑的风格、形状、色彩与周围景观是否协调;不同的部门能够各取所需地查询不同的地理信息数据;市民可以随意查询“衣食住行”等各类信息……

  为保障各部门对平台使用的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嘉兴市遵循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选择了应用需求迫切的部门作为典型示范。他们以城市规划部门为专业应用示范,依托市规划局内部局域网,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采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在线服务,以“一书两证”为核心,实现了业务审批自动化、图文互访一体化、信息发布智能化、规划决策可视化。电子政务用户方面选择了城市管理和工商管理部门为应用示范。城管部门依托政务网,基于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在线服务模式,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基本管理单元,叠加城市部件、事件等相关专业属性,建立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打破了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工商部门也依托政务网,采用在线服务模式,在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叠加社会经济户口信息,通过地址匹配叠加公司企业信息,形成工商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工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目前,嘉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已经在规划、城管、工商、气象、市政园林、文化、港航、公安、水利等多个推广应用部门。

  ——规划部门。利用共享平台提供的三维系统可以将嘉兴市的环境现状在电脑中真实再现,形成城区的三维电子沙盘。这种三维表现形式,可以不再限制于设计部门提供的指定侧面效果图,可以从任意的角度观察规划方案的效果,还可以进行规划指标,如容积率、绿化率的量算与光照分析,达到了科学决策的目的。该系统的使用,能够模拟项目建成后的真实情况,为规划决策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使重大规划建设的决策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嘉兴市正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每年的城乡建设规模在数百万平方米的今天,该系统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设计不合理、决策不科学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

  ——城管部门。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平台的城市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分散的城管力量,有利于实施统一的协同联动,提高城管问题的发现率和结案率,推进城管向信息化跨越。利用共享平台在线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叠加城管办自身的社区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和城市管理的部件数据。系统采用公众举报和城管巡查员上报两种方式,在监督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通过试运行,大大提高了城管部件定位精度和事件定位的准确率,使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率、任务派遣准确率、问题处理率提高了15%以上。同时,也便捷于地图信息的更新,提升了地图信息共享和应用的水平。

  ——工商部门。系统采用的是分布式网络化运行体系,不同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嘉兴政务网实现实时调用。在城西工商所试运行中,共享平台提供的地形数据、三维数据以及精细地名、地址数据为其在企业办照、企业注册登记和变更中提供了便利。另外平台的查询、统计等功能为其日常巡查、“12315”投诉执法案件处理等工作提供了支持。该系统的巡行加强了企业登记地址的规范化和合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加大了监管力度,使工商部门工作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