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永剑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日前,由国家民政部大力支持,北京市民政局和中国银联联合实施的“小帮手”社区便民服务工程正式启动。
所谓“小帮手”社区便民服务工程,指的是由北京市民政局下属的北京社区服务中心,将全市3600个社区老龄及残疾人口信息建立大集中的数据库平台,并依托此平台向老龄及残疾人口提供移动便携式服务器终端以及社区自助缴费信息终端和社区信息发布系统,使全市16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和16至64周岁的重度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生活、就医、报警、交通、购物、缴费还款、收听广播、社交等便利的信息化服务,同时还可实时了解居家养老人口的需求。据悉,该工程还将在今后向全国推广。
在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姜力指出,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为推广信息化养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小帮手”便民服务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信息化养老在我国已经成为现实的可能。“十二五”期间,随着社区养老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已被纳入“大民政”建设并成为一项主体工程。
据北京市小帮手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陈胜利介绍,作为北京市政府的招标采购项目,该系统已投资5000万元,未来3年还将每年至少投资1亿元,以保证在3年内覆盖城乡所有的社区(行政村),实现至少“一楼门一台”、“一村落一台”。
陈胜利透露,该系统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有庞大的市场支撑。到目前,已试点发放电子服务器4万多部,提供了上万次市话和短信服务。每部成本为400元,而个人出资仅为130元,且可使用养老券购买,其余由政府财政补贴。他同时强调,北京市有165万名65岁以上老人和16至64岁的重度残疾人,该系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姜力指出,有着完善的技术系统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信息化养老必将成为我国养老事业今后发展的大方向。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我国将每年投入财政1万亿元,为保障离退休人员和困难人员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