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概况
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辖3区9县,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42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临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记。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于临沂银雀山下。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洋溢着英雄主义风采的中国革命摇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以及山东、华东党政机关先后长期驻扎在这里,临沂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奉献。
临沂旅游资源丰富,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王羲之故居、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等一批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临沂,是一座新兴的商贸城, 2009年临沂批发城商品成交额突破600亿元,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临沂具有中国书法城、中国兵法城、中国地热城、国家园林城市等美誉,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等称号。
数字临沂典型应用案例
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涌动和“大临沂、新临沂”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应用已渗透临沂的各行各业。但是,临沂在地理信息建设方面严重滞后。由于没有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造成地理信息资源的多源异构,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集成和利用,影响了全市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为了改变现状,临沂市努力争取,于2007年6月成为国家测绘局批准的全国第二批数字城市试点市。2008年,市政府成立数字临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家测绘局、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签订《数字临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书》,数字临沂建设正式启动。
临沂市抓住“数字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基础测绘,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丰富地理信息资源,不断加快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扩大应用示范领域,倾力打造数字城市的新平台,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如今,经过数百位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数字临沂”试点项目历时两年基本完成。项目建立了一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研发了一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本着“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依托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完成了国土资源数字执法信息系统、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两个典型示范应用项目和数字工商经济户口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国家安全信息系统等多个推广应用项目,开通了数字临沂地理信息网。数字临沂建设的成果在国土资源、公安、工商、城管、卫生、国家安全、交通、水利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一、临沂市国土资源数字执法信息系统
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占全省的1/9。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非法占用土地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快速、准确的发现、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成为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存在上报周期长、覆盖率低、瞒报漏报、效率低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提出了“国土资源数字执法信息系统”建设。
国土资源数字执法信息系统于2009年5月开始建设,先后投入资金90多万元。该系统以数字临沂地理公共平台为支撑,以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管理为核心,基于3S技术,依托安全、高速的政务网络,采用图文一体化的方式,建立起集违法案件的发现、报告、制止、查处,直至结案、归档等一条龙服务的土地执法监察信息系统。
系统通过标准WMS接口,与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对接,实现了公共平台地形图、影像图的动态调用。整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保护、违法用地、卫片图斑等专题数据,实现图文一体化的违法案件流程化查处和审批,建立了贯穿“市局-分局-国土所”三级的案件发现、查处与动态监管机制。利用GIS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实现了案件定位、查询、所占地类图斑和基本农田的分析,以及全市违法案件统计、分析。利用国土资源内网,系统集成了12336电话、行风热线、上级督办、来信来访等信息来源渠道,实现了案件的统一处理。
系统自运行以来,在全市土地执法监管方面收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违法用地的发现时效。自系统运行以来,改变了过去违法用地发现后层层上报的传统模式,有效提高了上报时效。切实避免了违法案件发现晚、查处难等问题。国土资源所巡查发现违法用地,将调查的基本案情、违法用地坐标等信息,及时录入系统专网。执法人员可根据情况,及时对违法用地进行查处。对违法用地做到随时发现,随时上报,随时制止,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截止目前,今年全市共发现违法违规用地214宗,面积831.7亩,违法用地宗数比去年同期下降32.5%,违法用地面积同期下将27.8%。推动了我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持续好转。
(二)优化违法用地立案流程。由于土地执法的复杂性,违法用地案件立案到查处的周期经常超出规定的30个工作日时限。系统投入使用后,案件的审批周期严格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极大地优化了查处流程。目前,系统中已办结的案件,从立案到查处平均用时缩短到22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全市违法违规用地立案67宗,面积235.5亩。
(三)节省违法违规用地线索处理环节。系统可将12336举报电话、行风热线、上级督办、来信来访等途径获得的违法用地线索及时分发到有关县区局,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可迅速派执法人员现场调查核实,及时反馈线索核查情况。截止目前,系统录入土地违法线索1865件。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费用成本。
二、临沂市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临沂市只有6000多警力,平均警力不足全国一半。面对警力不足的难题,临沂市向科技要警力,以科技创新弥补警力不足,他们依托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采用二次开发的方式,建立的临沂市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公共平台所提供的各类地形图和影像图为底图,通过空间位置信息与各类警务要素信息的有机集成,建立了覆盖市辖三区的城市公共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消防、刑侦、治安、交通等的信息化、实时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公安部门指挥决策、快速反应的能力,为治安管理、警力部署、巡逻布控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为城市安全保障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撑。
考虑到公安网络的安全性,临沂警用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在市公安局建立了独立的地理信息数据平台,通过与公安网络联接,全市公安机关各基层都可以共享平台的地理信息数据。为使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应用更加贴近实战,项目建设初期,应用单位就与开发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和探讨,做到开发人员尽可能多地了解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和已经具有的信息资源,全面掌握应用单位的应用需求,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开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开发人员在系统分析公安部门业务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整合集成110报警服务、消防指挥、视频监控、金融网点报警等警务要素,建立了覆盖市辖5区的城市公共应急指挥平台。充分调研国内现有的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与实现功能,结合当地特点与要求,设计了基于空间数据的系统总体架构,实现了警用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与公安现有的人口信息系统、110接处警系统、机动车信息系统、机动车违法信息系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黑名单布控报警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等业务数据库建立关联,保证系统充分共享应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功能设置符合实际需求。
临沂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一是报警定位。针对夜间或外来人员报警时难以说清自己位置的问题,系统实现了路灯杆报警功能。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可以根据报警人电话显示的位置或提供的路灯杆编号,快速准确地定位报警人所在的具体位置,提高响应速度。
二是警力定位。系统清晰地显示固定的刑警、交警中队、派出所、警务室的位置、管辖区域、人员装备情况以及医院、武警、消防、民间消防队等应急力量分布图。一旦发生案件,可迅速调度警力。
三是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链接,可以快速显示监控点、交通卡口和电子警察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可显示摄像头的位置,点击后对其进行控制,浏览、查询视频资料,还可在地图上大致显示车辆运行轨迹,坐在指挥中心就可以实时查看案件现场状况。临沂市在城区启动了“天网工程”,在道路卡口、重点复杂场所及村(居)社区等要害部位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在繁华闹市区以及企业仓库、车库等地设置了可视报警和无人值守报警系统,构建起对社会实施24小时全天候有效监控的视频网络。
四是布控抓捕。系统能清楚还原出抓捕地的地形、地貌,可为制定抓捕行动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能在图上进行抓捕过程的动态演示。
五是交通指挥。系统通过与GPS监控系统的接口,实时显示市区交通状况和各个交警中队、警务工作站的地理位置及其属性,显示122报警人在临沂市范围内高速公路路段内的具体位置,显示执法车辆的位置信息,可进行车辆定位,及时调度执法力量,缩短执法处理的响应时间。
六是社会治安辅助应用。系统可分类突出显示重点场所、内部单位、娱乐场所、学校、医院、银行的具体位置及其属性,与人口信息系统互联,显示重点人口的家庭住址、人口信息等情况,为社会治安提供辅助支撑。临沂市在农村启用了平安互助网,依托农村的固定电话网,在村广播室加装电话传声报警控制器,使村民的固定电话或手机与广播喇叭相连,村民只要拿起电话,按下“9999”即可触发广播喇叭电源而发出报警声,还可以直接通过喇叭喊话,实现了“一户报警、全村互助”。目前,临沂市已有80% 的村安装了这套系统。
七是人口管理。系统和户政实有人口数据库链接,可显示各个小区、家属院、居民楼的人口情况,有利于进行人口管理。临沂市是著名的商贸物流城市,有暂住人口40 万多人,每天从事市场交易的流动人口有30多万,暂住和流动人口成为治安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有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将暂住人口和租赁房屋信息输入微机,并与公安机关的管理系统相对接。以此为信息平台,整合现有公安、劳动保障和人口计生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了暂住人口流向信息、劳务信息和治安动态信息的微机联网,实现了对暂住人口的跟踪检查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在临沂批发城驻地兰山区,暂住人口登记率达到了95% 以上,出租房屋登记率达到90% 以上,列管暂住人口 28 万多人,列管出租房屋 3.4万多户。在兰山区站前派出所,民警打开人口数字电子地图,点击电子地图上的一处建筑物,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主、承租人员等相关资料一目了然。系统巧妙地让流动的人口“停”了下来,达到了“以房管人”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流动人口管理的难题。
八是消防应用。系统实现了消防栓、河湖水池等水源,消防单位、消防水源、重点防火单位的显示与定位。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准确判断失火单位的位置以及消防水源的状况,以便于就近取水,减少损失。
九是应急事件处置。系统实现了各类应急专家和单位的快速定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实时查询应急事件专家、救援单位和物资的分布,快速联动这些专家和单位,实施相应的处置。
三、数字工商经济户口地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临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建设,临沂市工商局已经建成应用了包括综合业务系统、12315系统、网格化监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OA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管理系统、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系统等服务于不同业务科室的信息系统。
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的需求开始出现,例如: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辖区内的企业信息?如何快速地跟踪、定位企业的位置信息?如何直观地用图表来表达各级行政区内企业信息的整体情况?这些问题都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而原有的系统缺乏对地理位置信息处理的能力。面对新的需求,原有系统逐渐显现出一些操作上的不便和功能上的缺失,尤其是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信息等新技术方面已大大落后。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成为新时期工商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自2009年开始,临沂市结合业务实际,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提升改造,开展了“数字工商建设”。在工商部门确立以“数字工商”项目为契机,准备利用新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时候,临沂市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推广应用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通知”,给他们开启了崭新的思路。基于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临沂市工商局的经济户口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了他们最终的技术方案。
“经济户口”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市场主体注册情况、监管情况、经营及信用情况等信息资料的总和。其中,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数字工商经济户口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地理标注的方式,将企业、工商所、市场等的地理位置标注到电子地图上,在企业、工商所、市场等点位上链接其基本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所需的各种功能。如:企业信息浏览——以基础地图作为背景,通过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定位到所关心的区域和企业;企业检索与查找——输入名称、注册号、分类信息等数据,查找某企业地理位置,查看某类型企业的空间分布情况,查看某区域的企业分布,制订巡检方案;企业信息统计——以行政管理单元为统计单位,统计企业的行业分类情况,注册资金分布,企业增减变化,大中小企业的布局等信息,并且能够制作饼状、柱状等统计专题图。
通过系统可以迅速地显示各企业的详细地理位置、注册信息、信用情况等资料。在进行相关业务管理时,所有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操作都可以直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既便于基层工商所对企业信息、企业行为进行监管,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对管片进行划分和巡查,又可以为各级工商部门了解各地企业状况提供直观的决策支持。该系统通过在线运行,已在县区分局和208个工商所得到普遍应用,月访问次数达到10万以上,大大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系统与工商局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了全市的数据共享。特别是基层监管人员,对辖区内经营主体有着繁重的监管服务任务,必须做到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把握。通过地理信息平台上的标注、查询功能,他们能够共享查询所有重要市场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信息,从而在日常巡查、案件查处等工作中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深受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好评。
工商局的12315申诉举报系统作为全市消费者的维权平台,实现了电话、短信、网络、传真、来人来访、信函等多渠道申诉举报。通过与数字工商经济户口地理信息的结合,接诉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被投诉人所在的地理位置,科学、合理地调动执法人员,建立“大执法、大监管”的格局,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形成了以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一体的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执法体系,在打击传销、查处违法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系统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
2003年以来,临沂市坚持城镇化主导战略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个现代化的“大临沂、新临沂”已具规模。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超前筹划,把数字化作为城市管理的突破口,基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所提供的地形和正射影像数据,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对城区进行网格划分,建成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掀开了临沂市城市管理新的一页。2009年12月12日系统开始试运行,标志着临沂在全国革命老区、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带中,率先迈入城市管理的“数字时代”。
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整合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地、房屋土地等6大类共110小类城市部件,以及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6大类共63小类城市事件,将其作为管理对象,并为每个设施赋予了唯一的16位“数字身份”,在1∶500比例尺电子地图上标注其位置、管理单位等属性,实现了精确定位。系统由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等9个基本子系统以及视频监控接入、领导移动督办和信息发布与公众监督等3个扩展子系统组成。集成建设、城管、公安、规划、国土、房产、环保、电力、热力、通讯等各类专题数据,实现了中心城区152平方公里,涵盖市、区、街道、社区、“门前五包”单位等五级管理主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系统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城市问题的发现、传递和处置能力,为解决全市城市问题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集公共管理、政策咨询、投诉求助、抢险抢修、突发事件处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当于为城市编织了一张纵横交织、紧密联结的“智能管理网”。在这张网中,每一个城市设施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每一个城市事件都纳入动态管理中。信息采集监督员对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进行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过“城管通”,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问题信息实时传送到监督中心。数字化管理系统会自动找到该问题的具体位置、部件信息、责任单位,通过系统派遣到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解决问题,并反馈给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会对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岗位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从而使城市问题及时、有效、准确地得到解决。
目前,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了相关责任主体天天维护,监督员天天巡查,职能部门、县区、街道、社区天天管理,执法部门天天执法,系统平台对各类责任主体天天评价,内网和外网天天公布,使城市问题的发现更加快捷、问题的处理更加高效,初步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上报、处理各类城市问题313701个,城市总体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作为“数字临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开发得到了国土资源、公安交警、建设、城管、工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市国土资源部门全力配合,签订了数据共享协议,无偿提供了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及数据更新和技术支持,积极主动现场指导数据平台建设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通过共享地理空间信息,节约建设资金6500余万元。地理信息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把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1∶500比例尺电子地图作为基础层,为其他专题数据子系统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基础。二是借助大比例尺电子地图,将城区划分为3394个单元网格。三是城市设施在电子地图上实现了准确定位。四是城市事件在电子地图上实现了准确定位,确保了问题处置的高效率。五是基于电子地图,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单元网格数据库、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整合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夯实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信息基础。六是实现了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临沂市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作为地理信息建设应用示范项目,实现了两个系统间的无缝对接、信息共享、成果发布和在线调用。
五、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临沂市卫生局基于数字临沂地理信息数据,建成了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全市急救事件的统一指挥调度。该系统将GIS、GPS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为一体,做到了实时掌握人员与车辆的准确位置,科学调配急救力量,合理确定施救路线,尽量缩短施救人员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已有人员和设备的作用,为抢救人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六、国家安全信息系统
2004年,临沂国家安全局在侦控平台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研究设计,实现了电子地图与侦控手段的结合,国家安全信息系统初步成型。2005年,作为省安全厅试点,进一步完成了3区9县基本业务点的地理坐标采集工作,并将基础图层与业务有关有效信息充实进数据库,基本达到了实战应用的效果。特别是2009年采用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市测绘部门提供和维护,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该平台与国家安全局的GIS系统平台相结合,分级部署,互为补充,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在该局侦破的几起间谍专案中,信息系统同侦控手段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国家安全信息系统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强大查询功能,为成功锁定专案对象,破获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数字临沂地理信息网
为方便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临沂市基于数字临沂地理空间框架,搭建了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平台——数字临沂地理信息网。这是全省首家公益性地理信息网站,也是临沂市信息最丰富、使用最简单、查询最方便的地理信息网站。网站集成临沂市各种专题属性数据与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地名地址、基础设施、服务、科研、教育、金融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信息,不仅提供普通网站可以提供的各类服务,而且实现了与电子地图相关的地名检索、公交换乘查询、最短路径分析、道路查询、驾车出行路径分析、用户兴趣点标注、旅游景点查询等功能。网站综合运用电子地图、实景临沂、城市三维等手段,为公众提供空间信息以及生活、旅行、娱乐等各类信息服务。临沂地理信息网的建成,为临沂市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实用、快捷、高效的基础信息服务平台,也丰富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遍览临沂。例如,某人要到临沂出差,想选择一家星级宾馆。可以登陆临沂地理信息网,点击分类信息下的宾馆酒店,再进一步点击星级酒店,搜索结果排列在窗口右侧,点击即可查看各酒店的具体地理位置。为了解各酒店的具体情况,点击实景信息,可进入酒店的实景窗口。通过各个酒店的实景对比,可选择合适的酒店。如想进一步查询该酒店的公交换乘信息,点击道路出行,选择公交换乘,输入起点和终点,地图上即显示出换乘信息和路线。此外,还可以使用周边查询,搜索酒店附近的商场、超市等,十分便捷。为凸显特色,网站还以实景临沂的模式,采用影像、图片、三维模型、动画等形式,将临沂市的各类标志性建筑、商业街、热销楼盘、宾馆酒店、大型商场超市、公园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综上所述,数字临沂地理信息网的公众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1、地名地址查询:把临沂市区地名地址基础数据划分为政府机关、科研教育、旅游景点、临沂商城等15大类,并细分为120余小类,提供地名地址查询,如:名称、门牌号、电话、网站、简介。
2、道路查询:对临沂市的道路数据进行重新整合,面向公众提供市区道路查询。
3、周边查询:提供矩形、多边形、圆形等方式,对市区任意空间位置的周边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搜索查询。
4、行政地名查询:面向公众提供全市范围内所有的行政地名查询定位。
5、公交线路查询: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完善公益性服务内容,网站提供与公交出行相关的基础信息,实现了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及公交换乘查询。通过多查询方式,给出多种乘车方案,每一种方案都给出了乘车路经及里程,并在电子地图上可视化表达出来。
6、电子地图标注:为了满足不用用户对电子地图的特殊需求,在相应的空间地理位置上添加点、线、面标注,形成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专题地图。店铺可以在网站电子地图上进行位置布局设计,以达到同行业在整个临沂市的最合理布局,减少各店之间的竞争。
7、临沂实景:为了进一步增加网站的特色,丰富网站的内容,网站增加了不同于普通电子地图的临沂实景模块。临沂实景是以全景图片为基础,以实际景观的形式,直观、真实再现景点的真实现状。主要的实景制作范围包括:临沂标志建筑、旅游景点、临沂商城、道路交通路口、宾馆酒店、房产小区等。在此之上将开通展示临沂风貌的临沂街景。
8、城市三维:充分利用临沂市的数码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基础地形数据等,构建了真实三维城市场景,实现了三维环境下的数据共享服务。
数字临沂建设情况
一、抓住机遇,更新丰富地理信息资源
为了构建数字临沂,临沂市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覆盖1.72万平方公里的C级GPS和三等水准控制网,布设C级GPS点216个,二等水准点10个,完成三等水准测量2000余公里。完成了临沂城区145平方公里1:500,市中心周边地区355平方公里1:1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获取了覆盖市区及周边470平方公里的1:1000比例尺和覆盖全市1.72万平方公里的1:5000比例尺正射影像数据。完成了全市域1.72万平方公里地名数据、市区及周边490平方公里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建立了全市域三维地面模型和临沂北城新区25平方公里的真三维精细模型。通过国家、省、市三级之间的共建共享,获取了全市域1.72万平方公里1:5万、1:1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以及1:1万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正射影像数据,真正形成了市域覆盖到边、内容深入到点、形式全面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资源体系。
二、整合数据,搭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在完成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临沂市开发完成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在线调用、零码组装、二次开发、在线服务和地名图典五种服务模式。
在线调用服务模式集成地形数据、影像数据和地名地址数据,实现了地图放大、缩小、漫游等多种形式的空间数据浏览功能,支持任意多个点之间的距离量算和任意多个点构成的多边形面积量算,实现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查询和基于空间位置的专题信息的统计分析,还实现了二维与三维数据的集成表达,以直观、立体、动态的效果展现城市的风貌。零码组装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定制工具——明码组装器。利用该工具,不需要编写任何程序,就可以快速搭建各类专题应用系统。二次开发模式为专业要求较高的用户提供了基于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利用这些接口,用户可以快速开发系统。在线服务模式为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地名图典服务实现了从文字描述地名到地图表达的快速转换,只要鼠标一点就能够实现从地名到地图的快捷查询。
三、构建长效机制,彰显测绘保障服务职能
为进一步推广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确保地理信息平台的唯一、权威性,临沂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广应用“数字临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通知》,建立国土、建设、公安、国家安全、工商等部门的测绘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并明确要求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基于地理信息的部门专题应用必须使用公共平台,杜绝重复投资。
为保障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运行,临沂市设立了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公共平台运行、数据库维护以及全市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工作。自“数字临沂”项目启动以来,该中心引进12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了稳定的更新维护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