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传播能力”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10月27日在江苏南京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对加强互联网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提出五点要求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把网上舆论引导作为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10月27日新华网)
令人可喜的是,就在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会议召开之前,《人民日报》传来好消息:在新版的“深圳政府在线”,办事的市民、企业只需进“一个门”,就能将要办的事“一站式”完成;出入境办理、经济适用房选房等30余项民生服务都可以在线申请并实现“一站式”办理;市民的咨询投诉也是“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合作”。 (10月26日《人民日报》)
在信息爆炸、网络资源十分丰富而普及的今天,各地政府网站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以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可靠性,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平台,改变了公众和政府的信息对接状况,越来越多的公众已经将政府网站作为与政府沟通的首选渠道。“深圳政府在线”就是典型一例。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把政府网站建成一种赶时髦式的“应景”或一种完成任务式的“应差”的有之;把政府网站当作一种新闻媒体来打造,过分强调宣传作用的也有之,甚至把政府网站变成领导行踪的“记录机”和“传播器”的更有之……而将政务公开、为民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功能“冷”在了一边,老百姓进城“找政府”办事,出现“找不着北”式的“瞎转悠”,导致费工、费时、费钱等吃亏的事儿时有发生。
其实,何只是进城的农民,城里人在城里办事也常常觉得自己已走进“迷魂阵”,自己跟自己在“捉迷藏”。要办件没办过的事,免不了要向熟悉“行情”的人弄清“路子”,摸清程序,绞尽脑汁,最后事情能不能办成,还是两可之间。
众人皆知,老百姓上政府网站,绝不是看当地领导今天在干什么,而更多的是关心,能不能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能不能得到有效帮助,不办途而废。尽管当前政府网站服务内容不断扩大,但多数仍以提供领导行踪式的新闻宣传报道为主;而提供党的惠农政策,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如何“打官司”,孩子入托怎么办,如何办理或年审各种证照等百姓经常碰到的实用性“便民服务指南”确“先天不足”。
“办事都进这扇门”起码有下列益处:一是由于政府办事的透明,百姓办事也就顺当许多。百姓享受到社会的公正公平,更加信赖政府,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改善,进而真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是大大减少暗箱操作。有了“便民服务指南”就压缩了权力运作空间,拆除了层层关卡、层层“收费”,至少杜绝了部分层出不穷的“小意思”。政府行政日益清明,这对于反腐倡廉实在是一项基础工程。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国家何以兴?唯变革而已!“办事都进这扇门,对长期存在的“踢皮球”作风,对于暗箱操作的传统,对于权钱交易的扼止,应该是“网络问政”的又一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