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计算机、网络、电话、手机、数字电视等),以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从方法上看,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按照可能与高效原则经过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络上实现,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一般而言,电子政务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职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二是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有权限的实时互通的信息共享;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和企业间开展双向的信息交流与决策。第三部分是电子政务是否成功的外在表现,它的基础来源于第一、二部分的效率和信息的沟通有效性状况,因而一个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应是上述这三部分的有机结合。
几年来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实践,使人们对于电子政务工程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最复杂和最困难的问题是政府公用平台和信息共享的实现。为了实现方便企业和居民的“一站式”的服务,几乎没有一个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不和“上、下、左、右”发生关系。拆除存在于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各种藩篱和障碍,几乎成为每一个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中最难以应付的挑战。目前,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仍然缺乏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有些国家为此组建了专门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如法国政府设立了“电子与通讯技术局”,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技术与革新部”,爱尔兰政府成立了“联络局”等,来协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建设。
从电子政务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用于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广泛利用功能强大的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大量政务信息。二是提供网上服务。三是实现资源共享。各级政府通过政府网站,向大众提供政府所拥有的公用资料库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加值利用。四是内部办公电子化。会议通知、信息传达、政策宣传、法规颁布、意见调查等,都以电子邮件方式处理,以加快信息的流通。五是提供安全保障。
一、国外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90年代,电子政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综观美、加、英、德、日、韩、新加坡等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1.政府统一规划,制定技术标准
美国于1993年制定并颁布了《美国国家基础设施行动计划》,1994年又提出了《政府资讯科技服务远景》,从而确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推动电子政府发展目标。欧盟制定了“信息社会行动纲领”,对未来的政府信息化作出了周密的安排。英国在1996年颁布《绿皮书》,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作出了系统规划,并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加拿大在1994年由工业部长提出了一份有关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框架,其中有关政府信息化的问题被作为主要内容。日本在1993年制定了《行政资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提出了政府信息化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1994年由内阁通过的《行政资讯推进基本计划》;第二个层次是1995年由行政资讯跨省厅委员会通过的《行政资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各厅省提出的本部门推动行政资讯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和方案。新加坡最近提出了2003至2006年的电子政务计划2,意旨使市民、顾客、政府可以更便利地利用电子政务。
2.设立专职机构,对政府业务进行分类,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
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了“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专事电子政务的全面协调发展,并组织成立了,由各大委、局等机构共同参与的跨部门的委员会——“国家电子商务行动委员会”,统一负责协调和推动实现电子经济、电子政府和电子社会的目标。
1994年,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政府与客户间的互动,把发展整合电子化信息服务作为重点,并提出要按照民众的方便程度,组织政府信息的提供,以帮助公民“一站式”访问。加拿大把电子化政府的核心信息基本框架定位在下列四个方面:一是共同性电子商务信息基本框架及服务;二是单一窗口创新措施,即“二站到底”服务中心的支持服务;三是网络合理化和管理服务,如各种通讯服务,网络管理主控中心服务以及骨干网络服务;四是资料处理设施管理服务等。
3.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
美国把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是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及简单的事务处理;第二阶段,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提供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第三阶段,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建立集成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第四阶段,要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式交流与服务。与此同时,建立高度复杂的技术支持系统。按照美国的规划,到2005年将有35%的政府将处于第二阶段,到2010年,绝大多数政府部门将按照电子政府的要求被改造。这说明电子政府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使像发达国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实施。
4.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有效保护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许多国家发展电子政务过程中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制定统一的隐私保护标准(如隐私保护法),数字签名的标准,以及对于敏感程度不同的信息制定相应的加密标准,确保政府采集的公众信息安全地存放和维护,非授权人员将无法接触等等,是目前许多国家努力的方向,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在实践中,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酌情况采取许多相应的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规定,任何联邦政府的信息系统在没有通过隐私保护的评估和将评估报告送交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之前,均不得开始采集公众信息和投入使用。新加坡政府于1998年修订了1993年出台的《滥用计算机法》,增加了“干预或阻碍合法使用的行为”、“在授权和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入电脑系统犯案”、以及“将进入网络的密码透露,非法获利和使别人受损失”等三项新罪名。与此同时,政府还制订了与此相配套的《信息安全指南》、《电子认证安全指南》、《电子交易法》、《电子交易法执法指南》和《电子交易(认证)条例》等法规,更好地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5.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电子政务实施的范围和效率
电子政务的市场化是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个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和民间的投资日益成为电子政务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新西兰政府强调与私营企业的紧密伙伴关系是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基本要素。墨西哥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通过建立与私营电讯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来解决政府的联网问题。南非的电子税务系统则由南非政府的税务总局与私营企业合资建设。企业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其收益和风险由企业与政府共担,做到了政府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政务建设。新加坡在2003--2006年的电子政务第二步计划中,对采用电子政务形式完成有关政务服务活动的,给予服务费用方面的优惠,以此鼓励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
6.提高全体国民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电子政务需要公务员、国民和企业的运用,为此,必须提高全体国民对电子政务的应用能力。英国政府首脑在全面实施电子政务之前就针对政府部门人员的具体需要及时地层开培训,而其后备力量的储备也通过教育体系来完成。为提高国民的信息素质,韩国政府推出了声势浩大的“全国信息化教育计划”,包括家庭主妇、军人、老人、残疾人甚至少年看守所和教导所的在押犯等,都要参与全民性的信息化普及教育,以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应注意处理的若干关系
1.电子政务与中国的政体国情的关系
电子政务要与我国具体的政体国情相适应。电子政务不是空穴来风,它扎根于一国具体的政体国情,才能为本国政府、企业和居民所利用。长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不断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我国独特政体国情。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条件。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一方面因为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高效的政府;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信息化使政府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
2.电子政务的建设速度与政体改革进程的关系
原则上,电子政务的建设速度应与政体改革进程相适应,根据技术可能、方法可靠、条件成熟、工作有利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电子政务。应该说,通过近几年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在技术层面已形成不少成熟的经验可资利用,方法上也形成了先易后难,从政策信息发布到办公程序网络化互动办公的策略。随着电信资费水平、计算机设备价格的降低以及网络知识的普及,电子政务的条件,将越加改善,电子政务的推进更需要政府至上而下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推进。
在设计上,应根据政体改革的现状与取向,对成熟、稳定的政务内容首先实现电子政务,同时在政务的内容空间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随着政体改革的进行,不断加以扩充完善,减少改革成本;此外,政体改革也应充分考虑电子政务的发展动态和优越的服务个性化特性,在改革中积极利用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和效率。
3.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系
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观念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首先或者说是更重要地要求国家的公务员在观念、态度、作风、行为方面要有大的转变,一种由管人到服务于人的转变。
制度安排。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一个好的、不断自我完善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所谓好的制度安排是指得到绝大多数人理解和支持的;不断自我完善是指好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事先未预见到的情况,包括出现种种不足,在制度设置上,应注意其自我完善能力的构建。
工作对象。工作程序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其表现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管理型政府中,公务员服务的对象是上一级领导,对领导负责;在服务型政府中,公务员的工作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是统一的,公务员能否得到服务对象的满意,是判断其工作优劣的主要标准。此时,上一级领导的工作是监督检查下一级的工作是否达到了政府工作目标的要求。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的选择与实施效果是反映政府工作有效性的重要特征。有效的政府工作应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钢用到刀刃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领导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需要从领导干部选拔上抓起,在领导干部考核中落实,实现庸者下能者上,动态竞争管理,保持永久活力。
4.信息透明化与政府信息保密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应该说政府信息有多种,有一些属于国家军事与政治安全方面的,有一些属于政府工作决策过程不必加以公开的,有一些属于政务人员个人隐私,如上班路线、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亲属工作单位等。政务信息透明化,应该是对政策、政府部门办事程序、负责人员姓氏、准备材料等的透明化,是政务信息根据国家安全与政务工作人员安全,实行的有权限有责任的透明化,不应是全部信息的透明化。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务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保密的内容将有所减少,其严格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长远来看,政务信息透明化将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为信息的透明化使得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在信息方面的差距不断减小,最终趋于平衡。平衡的信息占有,在公正、公开、公平的政府管理中,其利益分配也将趋于均衡。均衡的利益分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从短期来看,各利益群体的利益是不均衡的,信息的透明化将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这种分配不是最优状态,利益减少一方必然产生不平衡心理,尤其这种不平衡被预期为长期状态时,难免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在电子政务过程中,应对导致利益重新分配的信息加以充分考虑,在对后果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程序、分步骤加以实施。
5.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经济活动决定着人们生活的基本状态,经济活动是人们一切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已逐渐走入百姓生活,将来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因而电子商务不可避免的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对象之一。根据电子商务运行的特点,采用适当、高效的介入方式,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成为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在相互促进中,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灵活、充满色彩。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应注意处理的若干关系
1.电子政务与中国的政体国情的关系
电子政务要与我国具体的政体国情相适应。电子政务不是空穴来风,它扎根于一国具体的政体国情,才能为本国政府、企业和居民所利用。长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不断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我国独特政体国情。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条件。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一方面因为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高效的政府;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信息化使政府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
2.电子政务的建设速度与政体改革进程的关系
原则上,电子政务的建设速度应与政体改革进程相适应,根据技术可能、方法可靠、条件成熟、工作有利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电子政务。应该说,通过近几年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在技术层面已形成不少成熟的经验可资利用,方法上也形成了先易后难,从政策信息发布到办公程序网络化互动办公的策略。随着电信资费水平、计算机设备价格的降低以及网络知识的普及,电子政务的条件,将越加改善,电子政务的推进更需要政府至上而下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推进。
在设计上,应根据政体改革的现状与取向,对成熟、稳定的政务内容首先实现电子政务,同时在政务的内容空间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随着政体改革的进行,不断加以扩充完善,减少改革成本;此外,政体改革也应充分考虑电子政务的发展动态和优越的服务个性化特性,在改革中积极利用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和效率。
3.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系
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观念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首先或者说是更重要地要求国家的公务员在观念、态度、作风、行为方面要有大的转变,一种由管人到服务于人的转变。
制度安排。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一个好的、不断自我完善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所谓好的制度安排是指得到绝大多数人理解和支持的;不断自我完善是指好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事先未预见到的情况,包括出现种种不足,在制度设置上,应注意其自我完善能力的构建。
工作对象。工作程序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其表现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管理型政府中,公务员服务的对象是上一级领导,对领导负责;在服务型政府中,公务员的工作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是统一的,公务员能否得到服务对象的满意,是判断其工作优劣的主要标准。此时,上一级领导的工作是监督检查下一级的工作是否达到了政府工作目标的要求。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的选择与实施效果是反映政府工作有效性的重要特征。有效的政府工作应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钢用到刀刃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领导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需要从领导干部选拔上抓起,在领导干部考核中落实,实现庸者下能者上,动态竞争管理,保持永久活力。
4.信息透明化与政府信息保密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应该说政府信息有多种,有一些属于国家军事与政治安全方面的,有一些属于政府工作决策过程不必加以公开的,有一些属于政务人员个人隐私,如上班路线、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亲属工作单位等。政务信息透明化,应该是对政策、政府部门办事程序、负责人员姓氏、准备材料等的透明化,是政务信息根据国家安全与政务工作人员安全,实行的有权限有责任的透明化,不应是全部信息的透明化。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务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保密的内容将有所减少,其严格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长远来看,政务信息透明化将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为信息的透明化使得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在信息方面的差距不断减小,最终趋于平衡。平衡的信息占有,在公正、公开、公平的政府管理中,其利益分配也将趋于均衡。均衡的利益分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从短期来看,各利益群体的利益是不均衡的,信息的透明化将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这种分配不是最优状态,利益减少一方必然产生不平衡心理,尤其这种不平衡被预期为长期状态时,难免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在电子政务过程中,应对导致利益重新分配的信息加以充分考虑,在对后果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程序、分步骤加以实施。
5.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经济活动决定着人们生活的基本状态,经济活动是人们一切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已逐渐走入百姓生活,将来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因而电子商务不可避免的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对象之一。根据电子商务运行的特点,采用适当、高效的介入方式,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成为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在相互促进中,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灵活、充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