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应用成果面面观
来源:中国测绘杂志 更新时间:2012-04-15

乘风破浪巨帆扬——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应用成果面面观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之际,从全国测绘局长会议传来消息,国家测绘局今年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择优推进50个城市的数字城市建设。记者还从国家测绘局了解到,自2006年至今,国家测绘局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80个城市(区)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带动各地投入资金近8亿元。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基本完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潜江市、浙江省嘉兴市已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验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由点到面、逐渐铺开,数字城市建设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全面推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根开花,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出重要作用。

促发展 扬经济巨帆

  数字城市建设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后重建等,在经济大潮中扬帆破浪,展现出独特魅力。

  数字城市建设在国土部门得到深入的推广应用。


  在山西省太原市,当地有关部门基于数字太原成果建设了基准地价管理系统,将基准地价在政府网上发布,提供用户查询,提高了基准地价的公众透明度、公信度,促进了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此系统中,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用途的基准地价,均用不同颜色标示;基准地价、发证、地块分布等信息在系统中及时发布。这套系统建立以来,在规范城市土地市场、服务各类用户、强化地价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山东省临沂市,依托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的国土资源数字执法信息系统,使土地监察工作现状得到改观,为土地违法案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等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权威的平台。外业监察员利用手持GPS,实时采集违法用地的地理位置,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采集的坐标点位传输到业务中心服务器,在5至10秒内就可以获知用地信息。违法用地的地理位置在执法信息系统中得以实时标注和显示,以直观的方式实现了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广东省惠州市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按照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设计思路,建成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及相对完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数据库、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管理数据库、土地供应备案数据库、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数据库、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数据库和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等,从而有效避免了因家底不清而导致的重复批地、重复发证、重复查封、重复抵押等工作失误,为国土资源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国土资源信息支持。

  在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以地理空间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空间定位基础,实现土地调查成果、遥感、航摄影像、基本农田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整合,并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构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从而达到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实现了土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作为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示范项目,徐州市国土资源全过程管理系统及GIS支撑下的新版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业已研发完毕,其在实施耕地保护、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切实推行依法行政与执政为民等方面,将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保障。


  河南省平顶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基于公共地理信息平台开发了地价信息查询发布系统,系统具备了城市的地价信息查询、缓冲区信息查询、地块面积量算及地价计算和土地级别面积统计等功能。地价信息查询发布系统为土地管理部门高效发布地价信息和广大群众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


  湖南省郴州市建立了土地矿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立地质灾害区域专题数据的基础上,保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有了这一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编制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与地质勘查规划,提高了采矿管理的反应能力和科学性。综合这一信息系统的变化情况,利用地理空间分析功能,还可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与迅速反应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和调度支持。

  在数字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上,城市的规划建设将能更为科学、合理,效率大大提高。


  在浙江省嘉兴市,在数字城市的共享平台上,通过城区的三维电子沙盘,人们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规划方案的立体效果,直观了解容积率、绿化率与光照分析等规划指标。嘉兴市城乡建设高速发展,高速城市化的背后,急需实现科学发展,而数字城市建设恰恰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湖北省潜江市利用数字城市成果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景观。当地规划部门利用数字城市建设的最新测绘成果启动了市域内三个开发区、工业园区总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做到了数字化测绘成果随时用、随时提供。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潜江市在数字城市空间平台上完成了城市道路和污水管网的规划与施工设计,进一步完成城南河、百里长渠景观改造,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福建省莆田市,当地有关部门基于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莆田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发挥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莆田中心城区的地下管线系统越来越庞大,埋在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光缆、工业等各种管线,总长超过1500千米,分别属于16家不同的单位。在城市建设中,一方面,地下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施工与规划、管理脱节,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而造成的“马路拉链”现象多;另一方面,由于单位之间尚未建立资料信息共享共用机制,从而成为信息“孤岛”, 各类管线事故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管线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自2009年2月27日起,莆田开始全面开展中心城区的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的建设。2009年11月25日,地下管线外业探测工作全面结束,摸清了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的“家底”,为今后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

  广东省惠州市在开展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工作中,基于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快速建立了三旧改造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空间框架对惠州市三旧改造管理的深层次应用和决策支持,提升了政府综合管理与决策效能。用户以网页方式登录三旧改造管理系统门户后,根据授权模块提供的数据使用权限和功能权限,可以调用空间框架中的公共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三旧改造专题数据库及其它相关专题数据库,对所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图层叠加、空间分析、三维浏览、街景浏览、查询统计等操作,以及完成项目管理、辅助决策分析、业务协同办公、项目全程监管和信息发布等活动。

  整治环境污染,还百姓一片蓝天,是各地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太原市是个能源和重工业城市,近几年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特别是将数字太原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应用在大气环保质量监测中,成效明显。通过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设置了133个监测点,安装上摄像头,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实时监控;从空中实行远程视频监控,监控大气污染和非法排污。目前,太原全市100多家排污企业全部纳入在线监测,摄像头通过光纤接到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把任何时间的数据查出来,随时掌握重点企业的排污数据,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在平台上,全市污水排放量、流向、污水处理厂的分布情况及处理污水能力、有多少污水得不到处理等信息,不仅一目了然,而且还可综合处理加以统计分析,做出污染扩散模型,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此外,太原市环保部门还对100多辆环保执法车进行了卫星定位,并利用平台信息编制了包括危险物品分布图、水系结构分布图、重点企业分布图等100张专题地图,下一步将依托平台建立应急指挥系统,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效能。

  西安市环保部门基于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了西安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对重点污染源、大气、污水、噪声等实施在线监测,促进了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西安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于2009年二季度建成并投入运行。在这个平台上,水源地、河流断面、大气质量、道路噪声、区域噪声、重点污染企业监控、河道排污口等多项管理监测内容集中整合,并可根据业务工作要求对各类历史数据、实时数据进行显示、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环保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他们在地理空间平台上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对6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时在线监控,执法人员根据系统报警信息,及时发现企业排污超标情况,迅速确定排污企业位置,合理安排现场执法检查,提高了环境现场执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他们还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统计出每月的污水处理量,提供给市财政作为污水处理补偿的依据。在地理空间平台上,配合环境监测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区域内大气环境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趋势,为实施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数字城市建设对于防灾减灾工作有巨大的潜在意义。


  汶川震后,四川省德阳市借助数字德阳成果,实施灾后重点水利重建项目——德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现对全市水利设施、水情、旱情的实时监控,为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个系统包括防汛预警信息采集系统和防汛指挥决策系统两个部分。利用全市1∶1万数据,将全市53个气象观测点、26个监测站、4个遥测站等全部动态数据整合在一个系统内,以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实现图、文、声、像等方式接收水、雨、工、灾情实时数据,利用GIS技术迅速和准确地预测险情,预测和估算洪水、旱情灾害损失,有针对地进行决策和采取迁安等应急措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成后使防汛部门工作效率、决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绵远河德阳城区段长达15公里,共建有五座闸桥,形成了五个人工湖。在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之前,五座闸桥的蓄水、排水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一遇暴雨天气,管理人员需要将湖中库容全部排掉,否则会造成主城区大面积积水,形成水涝灾害。事实上,这些年因排水不及时发生过多次“水漫金山”灾害,给市民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另一方面,如果管理人员关闸蓄水的时机把握不当,人工湖很长时间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蓄水量,就需要从都江堰灌区买水,财政需要支付巨额经费,这种情况一年都要发生好几起。汶川大地震对闸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水务部门在对闸桥进行工程维修的同时,将闸桥的日常监管纳入德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范围,实现对闸桥的动态监管。如今,绵远河在德阳城区的各个泄洪洞的流量实现了自动控制,保证了流入流出水量的动态平衡,人工湖四季水量充沛、不再泛滥,既为市民营造了风景如画的城市家园,也为政府部门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


  2008年8月30日16:30,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突然发生6.1级地震。在各界关心灾区伤亡、受损程度如何的同时,攀枝花市有关部门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提供出全市建筑数量、分布等相关数据,随后又及时整理出反映受灾范围、受灾程度等信息的资料,为灾情评估分析和后期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展示和分析平台,为市委、市政府采取迅速有效的抗震救灾对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一切也得益于数字攀枝花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

惠民生 葆社会和谐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各地被广泛应用于安保、城管、应急服务、社会生活等领域,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作用。

  借助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平台,各地实现了对城市的信息化、实时化管理,为城市安全保障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撑。

  北京市西城区在2009年国庆之际,基于数字西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搭建了西城区国庆综合保障指挥决策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和国庆安保专题信息的有效结合,达到了实时监测、决策支持、指挥调度的应用目的。系统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对西长安街沿线周边重点区域的重要目标的主要指标数据、现场动态视频和应急预案的展现,实现对这些重要目标的全天候监控和预警,并通过监控图像的排序和轮动功能,实现了阅兵路线沿途视频的自动切换功能。西城区安保工作以“国庆平安行动”为依托整体推进,坚持超常规组织、高标准落实,构建起了多层次、全方位、无缝隙的防控网络,圆满实现了平安国庆的目标。西城区国庆综合保障指挥决策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临沂市基于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公安警务地理信息系统,将空间位置信息与警务要素信息有机集成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公安警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实现了七项功能:一是报警定位,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可以根据报警电话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定位报警人所在的具体位置;二是警力定位,各刑警中队、警务区所在位置、巡逻车辆警力所在位置都能在电子地图上准确显示并且能实现实时通话、调度;三是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链接,坐在指挥中心就可以实时查看案件现场状况;四是布控抓捕,由于该系统实现了报警定位、警力定位和现场实时监控,因而为快速反应和制定抓捕行动方案争取了时间;五是交通指挥,系统实时显示市区交通状况和各个交警中队、警务工作站的地理位置及其属性,显示122报警人在临沂市范围内高速公路路段内的具体位置;六是社会治安辅助应用,显示重点场所、内部单位、娱乐场所的具体位置及其属性,显示重点人口的家庭住址、人口信息等情况,显示全市派出所的地理位置及其属性;七是人口管理,和户政实有人口数据库链接,显示各个小区、家属院、居民楼的人口情况。


  广西百色市基于数字城市建设,建立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在百色市区内各个公共治安复杂场所及重要部位建设24小时全天候监控前端和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将周边环境、治安情况、通道情况、人员流动情况、人员活动情况等通过图像掌握起来。百色市电子警察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红绿灯路口的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建设、道路交通监控、治安卡口系统建设和交警监控中心建设等。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平台的城市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分散的城管力量,有利于实施统一的协同联动,提高城管问题的发现率和结案率,推进城管向信息化跨越。


  浙江省嘉兴市利用共享平台在线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叠加城管办自身的社区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和城市管理的部件数据。系统采用公众举报和城管巡查员上报两种方式,在监督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通过试运行,大大提高了城管部件定位精度和事件定位的准确率,使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率、任务派遣准确率、问题处理率提高了15%以上。


  在江苏省徐州市,数字城管被作为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示范,同时也是徐州市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城建重点工程。这一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基于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的数据资源整合、市公安局治安监控资源的整合、118平方公里的部件普查、9个标准系统(城管通子系统、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和11个拓展系统(领导督办管理子系统、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GPS监控子系统、数据更新管理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门户网站子系统、12319对接子系统、城市管理应急子系统)的开发、50个监控点建设、四级联动网络和硬件部署已经到位。2009年12底开始,整个系统开始试运行,使徐州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数字城市建设使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提高了医疗卫生的能力和水平,惠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湖北是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许多疫情指标居全国之首。中央领导到湖北视察时,多次提到:“湖北有两件天大的事,一是防汛,二是血防。”潜江又是湖北12个血吸虫病重疫区县之一。近两年,湖北潜江借助数字潜江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防治处理血吸虫病,成效非常明显。潜江全市共334个村,2006年疫区村就有299个,占全市总村数的89.52%。借助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可以看到往年的疫区分布情况,如果综合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直观地判断出血吸虫病的发展趋势,制定下一步治理措施。如通过2006、2007两年统计数据的集成,来分析确定2008年的重点防治区域。两年的数据一比对,系统自动显示出各类区域的疫情变化情况,可以看到,2006年还是重度疫区的浩口镇疫情已减轻,变成中度疫区,即黄色区域;2006年是疫区的杨市街道、周矶街道、熊口农场等已变成非疫区,即绿色区域;2006年属于非疫区的张家湖地区变成了重度疫区,即红色区域,这将是重点防治区域。放大地图,可以看到,张家湖地区的水面覆盖率极高,包括了河流、干渠、支渠以及大面积的水田,这都为血吸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准确分析了该地的地理情况后,卫生局制定了控制方案,在该区域内的24个点共投放灭螺药物氯硝柳胺3吨。自2008年2月份以来,该地区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未上报一例新增患者。据介绍,通过这个系统,在传染病防疫时,当地卫生局可以随时获得相关的农场、学校、企业等信息,快速制定出处理预案。放在以前,只是这些资料的收集就要花费3至5天的时间,而通过地理空间公共平台,不超过5分钟,就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到所需的数据。通过公共平台提供的网络地理信息支撑,卫生局能够准确地标示疫情点、快速地划定防疫范围。


  山东省临沂市卫生局基于数字临沂地理信息数据,建成了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全市急救事件的统一指挥调度。该系统将GIS、GPS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为一体,做到了实时掌握人员与车辆的准确位置,科学调配急救力量,合理确定施救路线,尽量缩短施救人员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人员和设备的作用,为抢救人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四

  数字城市建设的各项成果逐渐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沐浴在信息化的春风之中。


  数字攀枝花地理空间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电子地图、旅游风景、风土人情、楼盘开发、二手房交易等内容。2009年10月,家住成都的王先生想在攀枝花市为父母买一套住房,但他不知道房地产开发商的手续是否办齐,楼盘的价格是多少。王先生借助数字攀枝花地理空间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很快获得大量符合条件的新房、二手房信息,最终购买到一套称心的二手房。


  在数字泰州共享平台上,人们可以方便获取详细的衣、食、住、行等信息。泰州市还在社区服务中心、泰州大学城等地建立新型“便民信息亭”,市民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屏上相应的按钮,查询各类信息。信息亭触摸屏上方有“信息亭MAP、证券行情、违章查询、交通查询、电子地图”等按钮,“信息亭MAP”是整个信息亭系统栏目的导航,市民通过它可以直接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栏目和相应的信息。


  齐齐哈尔市通过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基本需求。“中国·齐齐哈尔”门户网站是齐齐哈尔对外宣传服务的主要窗口之一,通过将该网站公交线路、旅游景点、宾馆等文字图片信息与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地理空间信息的链接与集成,大大提高了市政府门户网站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全国第十一届冬运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期间,通过将冬运会官方网站栏目中的比赛场馆、食宿场所等文字图片信息与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地理信息有机集成应用,达到直观生动、方便快捷的服务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冬运会的顺利进行。


  临沂市建成数字临沂地理信息网,以实景临沂的模式,采用影像、图片、三维模型、动画等形式,将临沂市的各类标志性建筑、商业街、热销楼盘、宾馆酒店、大型商场超市、公园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临沂地理信息网的建成为市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实用、快捷、高效的基础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