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夯实基础 拓展应用
来源:中国新闻社 更新时间:2012-04-14
 历时五个年头的“数字德阳”公共平台建设项目,不仅圆满完成了项目设计书所规定的建立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工作,而且为空间信息更广泛服务于机关管理工作和利用空间信息系统创新服务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让空间信息走进百姓生活

  2009年初,德阳市启动金盾二期工程,其核心内容包括搭建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德阳公安动员系统内近千民警,进行系统化培训,普及包括地理信息的知识,组织开展了辖区范围内的大范围的摸底调查,掌握了大量与公共安全管理有关的属性数据。利用“数字德阳”项目成果提供的中心城区1∶500,全市1∶1万GIS基础数据,通过不同业务软件将收集到的公安系统属性指标进行整合,形成统一面向特殊业务应用的适用基础数据库。针对各业务部门实际需求,在地理信息平台上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形成面向不同对象的业务系统。利用警用综合地理信息基础软件平台提供的地理信息和功能服务接口,构建主要公安业务单位的专题GIS应用。具体包括:1、派出所防控GIS应用,实现基础数据采集维护、实有人口管理、社会面巡控、工作对象管理、高危人群监控、可疑人员盘查、重点单位管理、GPS警力监控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2、110指挥中心GIS应用,实现报警定位,报警周表信息查询,GPS监控。2、交警GIS应用,实现交通管理为可视化、GPS警员/警车可视化、交通视频监控信息、事故可视化分析等功能。3、警综GIS应用,案事件采集上图,基于地图的案事件精确定位,查询分析结果地图可视化等功能实现。4、移动警务GIS应用,实现户外电子地图应用、户外数据核查、户外数据采集等功能。实现指挥中心与事件现场的直观联动,有利于公安系统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平安德阳建设。

  借助空间信息,加快灾后水利信息化重建

  作为灾后重点水利重建项目,“德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利用“数字德阳”成果,实现了对全市水利设施、水情、旱情的实时监控,为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基于GIS平台建成的全市防汛抗旱指挥信息系统,包括防汛预警信息采集系统和防汛指挥决策系统两个部分。利用全市1∶1万数据,将全市53个气象观测点、26个监测站、4个遥测站等全部动态数据整合在一个系统内,以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实现图、文、声、像等方式接收水、雨、工、灾情实时数据,利用GIS技术迅速和准确地预测险情,预测和估算洪水(旱情)灾害损失,有针对地进行决策和采取迁安等应急措施。

  5.12地震给我市水利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害,病险水库维修加固任务十分繁重。作为灾后水利设施重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成后使防汛部门工作效率、决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德阳城区闸桥的日常管理。

  地震对闸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水务部门在对闸桥进行工程维修的同时,将闸桥的日常监管纳入“德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范围,实现对闸桥的动态监管,自动控制各个泄洪洞的流量,保证流入流出水量的动态平衡,给市民一个一年四季水量充沛、风景如画的人工湖,也大大节约了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