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情系人口普查甘愿无私奉献 信息化破难题
来源:齐鲁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11月11日讯(记者 张晓博)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之际,青岛市广大人口普查工作者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全身心投入到人口普查第一线,涌现出许多心系人普、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和人物。

  信息化手段破难题

  青岛作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沿海城市,人口流动数量大,频率高,人户分离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李沧区台柳路社区可谓是外来人口的聚集地,户籍人口所占比例还不到15%,人口普查情况相对复杂。

  面对复杂情况,台柳路社区主任尚莉针对实际情况,带领一般人,积极谋划,迎难而上,变不利为有利,经过实践创新,探索出一套社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将日常工作中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录入,具体到每一户、每个人,尤其注重流入流出人员信息资料的核对,保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所填资料详细、准确、全面,为人口普查清查摸底、登记等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入户摸底情况与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比对,提高了登记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了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为做好外来人口普查登记创造了较好的经验。在遇到住户家中无人的情况下,人口普查员可以直接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快速查询出住户联系方式,直接进行电话预约,不仅节约时间,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极大的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为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带病高唱普查歌

  "双京有个张文杉,人口普查干得欢;起早贪黑为人普,累上病床电话联¨¨¨!"他就是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村人口普查指导员兼普查员张文杉。

  说起张文杉,村里人都说他是个"普查专业户",从25岁参加第四次人口普查至今,各种大大小小的普查他就没漏下过。此次人口普查一开始,他就开始留心村里的人口变化情况,谁家人口增减了、外出人员在哪住、如何联系,他都详细记录好。为防止漏户漏人,他又进行逐户核对。

  九月初,老张左下腹部长了个鸡蛋大的肿瘤,行走有些不便,但此时正逢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他便揣着消炎药,忍着病痛参加了培训。接着就开始划分普查小区、选拔普查员,把治疗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连家中的农活也是亲戚帮的忙。

  当人口普查进入清查摸底阶段,张文杉的病情加重到连床都起不来,在村卫生所挂吊瓶不见好转才转院到镇医院做了手术。住院期间,他心里牵挂着村里的人口普查工作,每天都向镇人口普查办公室打电话询问近期工作,并及时将上级精神布置给村里的普查员。出院当天,他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带领4名普查员走遍了全村812户村民家中。

  张文杉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从普查员到指导员,从人普、经普到农普,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作风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动人的篇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市南区仙游路普查社区是一个老居民院,人员情况极其复杂,很多人口普查员一听被安排到这个社区后都打了退堂鼓。年近70岁的历彦琴大姨听说后,不顾双腿患有动脉硬化的困难,毅然担负起该小区的人口普查员。

  按说到这个年龄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居委会工作人员考虑到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表项多,也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劝她放弃这次工作。她自己却表示:"我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参加过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有经验,而且对小区情况熟悉,既然参加就一定能干好,请你们放心!"普查表的字小,老人家原有的花镜无法看清。因此,她还为普查增配了专门的眼睛。

  为不影响普查进度,国庆节期间,她动员家人一起放弃休息,挨家挨户的走访、询问,每天工作结束后都及时细致地做好资料审查和整理。小区中有一对夫妇是从外地搬来的,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很难碰到在家的时候,她白天敲不开就晚上来,一连好几天,总算在一天深夜等到了他们回家,并协助完成调查。历彦琴负责的小区,流动人口比率高,入户清查极其困难,少数外来人员存有思想顾虑,但为了人口普查一个都不漏下,她总是反复登门,耐心说服,并真诚的做出对个人信息资料保密的承诺,直至最终完成摸底工作。

  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真心、细心和耐心换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用这种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广大人口普查员"风里雨里为普查,酸甜苦辣为国家"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