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乡法院积极探索法院文化建设新路子,采取“建章立制、典型激励、物质倾斜、待遇优先”等多项措施,强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完善了十篇25章448条法院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努力用先进的法院文化武装干警头脑,营造浓厚的司法为民氛围,锤炼“四更”院训,即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工作更规范,成绩更突出;弘扬“保持先进,自加压力,鼓足实力,再创辉煌”的该院精神,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提升了法官整体素质,加快了司法便民节奏,不仅案件件均审限由原来的117.3天下降到21.6天,而且实现调解无反悔、上诉无发还、无全改、无超审限、无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度上升,司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继2006年荣立集体一等功后,2007年被省委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单位”,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命名为“优秀基层法院”;2008年又被省委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1月再次荣立集体一等功,同年12月第三次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被县人大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实现了红旗增色不掉艳的目标。
一.建章立制唱响主旋律,提高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是个集体,要团结协作;班子是种责任,要尽职尽责;班子是面旗帜,要率先垂范”。该院在法院文化建设中,首先在班子内部形成合力,要求班子成员运用辩证的思维和方法抓好法院文化建设,并丰富自身修养,有针对性地学习法院文化建设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决策和领导水平。经充分征求干警意见,制订了“十大机制”为核心的十篇25章448条《内乡法院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确立院训和精神。即:一、以“十率”为标准的审判质量评估机制;二、以“五快”为着力点的审判提速机制;三、以提高“执结率”为落脚点的执行运转机制;四、以亲民、利民、便民、惠民为切入点的司法为民机制;五、以完善信访接待制度为重点的大信访网络机制;六、以争先创优及科学管理为动力,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培育、选用机制;七、以调研培训为切入点的学习、研究、交流机制;八、以勤政、廉政为根本,有章可循的内部监督和政务、事务管理机制;九、以抢抓新一轮“两庭”建设机遇为突破口并“适度超前”的后勤服务机制;十、以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人大监督为支撑点的组织保障机制。“十大机制”促进了审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既使该院法院文化建设不空洞,又为干警干事创业搭建了平台,充分调动了干警参与法院文化建设积极性,推动该院文化建设深层次开展。
二、以法院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着力培养廉洁高效的司法队伍。法院精神文明建设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决定并支配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该院首先确立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院文化建设,突出“三个至上”,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其次,着力培育具有人文特色的法院精神,激发干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尊荣感,使干警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总结;结合干警思想实际和总体发展目标,提炼“四更”院训,弘扬该院精神,使之成为干警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再次,牢固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在对司法权本质特征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干警自觉树立公正、平等、为民等现代司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依法调解或公正裁判。同时,突出“文明单位”细胞建设,坚持用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来推动干警同质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使干警时刻绷紧勤廉为民这根弦,着力培养“做人讲大气、做事讲锐气、办案讲正气,为党工作无止境,为民谋利无尽处”新风尚。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比奉献在该院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仅汶川大地震该院特殊党费就交纳3万多元,3年来为贫困大学生捐款2.1万元,为第七届农运会捐款万余元,帮助内乡纸厂十名下岗特困职工脱贫致富,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等可歌可泣事迹不断涌现。
三、加强“适度超前”物质文化建设,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物质文化建设是法院文化建设的载体,庄严肃穆、布局合理的物质环境不仅会对法院裁判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会对社会产生无以替代的感知和影响作用,有效增强公众对法院司法裁判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继而塑造法院良好形象。该院一是以新一轮“两庭”建设为契机,坚持“四个不动摇”,狠抓“两庭”建设,把有限经费用到“刀刃上”。3年间,该院大审判庭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使用层面由原来的一层变为两层,净增使用面积334平方米。、审判庭声控室内安装有多媒体操作台、实物展示台、声控、电脑等一系列设备,活动大屏幕及高清晰投影仪供展示证据使用;墙角4个大型柜式空调;天花板上11排82盏莹光灯相互映辉,可供夜晚开庭使用;审判庭内9排198个皮椅整齐排放,供旁听群众使用。七个人民法庭中,6个已按照最高法院统一要求建成标准化法庭投入使用,湍东中心法庭正在建设中。届时,七个人民法庭占地总面积由原来的9.7亩扩大到39.2亩,总使用面积也由原来的1900平方米净增一倍多,进一步展现了法院威严、高大的良好形象。二是抓科技强院,突出网络信息化装备重点。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机关局域网;投资14万元,购置三级专网设备;在建设IP语音电话的同时,同步安装了视频会议设备,可满足80人参加会议;闭路监控系统建设全面投入运行,加强了法院的技防能力。三是改善办公、办案条件,提高便民效率。
3年来,该院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在改建审判庭基础上,配备了法台、法椅、旁听坐椅、多媒体操作台等一流设备;为七个人民法庭配备了法桌、法椅、庭审电脑记录、证据展示、音像资料收录、便民服务等基本设备,庭审装备不适应审判工作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更新办案用车33辆,年均节约修理费、油耗达十余万元,并努力改善办公自动化条件:先后购置空调46台、办公桌椅68套、办公书柜68个、计算机54台、传真机12台、速印机3台、激光打印机2台,证据展示设备13套,使该院在审判流程、司法统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装备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微机管理。办公、办案条件的改善,提高了便民质量和效率。如灌涨人民法庭,3名审判人员2007年结案231件,2008年结案260件,2009年结案301件,件均审限年均反而下降41.3天,并指导社会法庭结案37件。目前,该院草坪如毯,花卉常青,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庭院”、“卫生先进单位”,省、市领导视察后给予“物质文化建设在全省堪称一流”的充分肯定。
四、深化法院行为文化建设,树立司法权威。法院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建设成效的检验,而营造先进的法院行为文化,并非一日之功,要靠日积月累。该院在严肃《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法官行为准则》和《十条禁令》,建立有效自律机制基础上,刻意利用激励机制,激励干警奋发向上。一是政治激励,17名在法院文化建设中行为规范的干警被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有11名晋升为正、副科级,使全院行为文化建设充满活力。二是物质激励。三是典型激励。相继树立全国优秀法官杨红,树立何国盈等5名廉政典型,树立薛书敏等7名调解标兵,树立郭晓菊等10名优秀共产党员,树立8个文明庭室,用身边的人和事影响教育干警,使干警行有规范,动有榜样,促使队伍向着自我加压、服务民生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该院根据法院行为文明建设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稳妥与灵活,培训与选送,请进来与走出去等不同教育方式,突出法院行为文化建设效果,探索总结了“一二三”行为文化建设新机制:“一”是指法院行为文化建设先从党组一班人和自身表率做起;“二”是指着重培养干警公仆与廉政意识,设立光荣榜、曝光台,通过强烈反差,做到警钟常鸣;“三”是指服务社会和谐,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平稳增长。每月初布置一次行为文化建设事项,每半年总结一次,查找不足。3年来,先后有3名干警受到批评或通报批评,保证行为文化建设措施落到实处。
为抵消行为文化建设使人颇感枯燥无味的负作用,该院注重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行为文化建设内容,增加建设乐趣。如该院结合行为文化建设,在调解年活动中,先后举办了“三赛三会”,即体育运动赛、演讲赛、调解经验擂台赛;文艺晚会、诗歌朗诵会、“人民法官为人民”措施交流会,基本上做到月月有比赛,过节有活动,着力培养干警团结、奉献、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丰富行为文化建设内容,收到了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院文化建设呈现“风正、气顺、心齐、劲足”良好态势。(魏建国郭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