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南市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淮府[2007]20号)

凤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淮南市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第143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淮南市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率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国家、省关于电子政务的建设要求,依据《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我市将电子政务作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电子政务已在全市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05年底,全市各县区、市直部门全部实现光纤方式接入互联网,80%部门建成部门局域网。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部门。所有县区政府和 70%市直单位建立了政府网站,市、县(区)二级政府门户体系已经建成,政府网站在对外服务和公众参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民心声”已经成为政民互动的重要渠道,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部分重点业务系统建成并取得明显应用成效。市环保局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源的实时在线监控与管理;市地税局、国税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从申报纳税、税款征收到管理监控的信息化;市房地产管理局建成全省领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和登记备案系统;金财、金保、金盾、金水、金土等“金”字工程正在全面推进。

  虽然我市电子政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我市电子政务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门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大量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重点业务系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障碍;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法规标准工作相对滞后。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应用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机制,更好地支持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履行职能,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对接、构建“和谐淮南”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和任务,统筹全市政务资源和社会参与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部门、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

  --深化应用、力求实效。以应用为关键,强化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电子政务对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务求实效。

  --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坚持集约化建设,共建共用,制止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杜绝浪费。加强部门问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电子政务综合效益。

  --积极创新、促进产业。强化电子政务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支持和鼓励本地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化电子政务发展环境。

  (三)建设思路

  紧扣经济社会中的核心问题,突出重点目标。“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紧迫、最核心的问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以服务为宗旨,强化电子政务的大众服务能力。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切实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把公众的满意度当作电子政务生命力,把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作为新建系统立项审批的条件之一。

  加强业务协同,重点推进跨部门综合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确保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把互联互通作为新建系统立项审批的条件之一。优先安排跨部门应用系统项目建设,系统建设要与流程优化和服务模式创新相结合。

  (四)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0年,以公众和企业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领域的业务应用系统建成,对业务协同和跨部门综合应用起到有效支撑。政务信息公开和共享取得明显成效,关键领域的政务信息资源增值开发取得突破。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取得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在带动社会信息化,促进本地软件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经过五年努力,我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开创出一条符合我市经济社会要求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我市电子政务总体发展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若干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淮南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政府网站

  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主渠道和政府沟通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站式”在线办事服务,公众认知度显著提高。市县两级政府网站体系不断完善,覆盖所有行政机关和区县政府。全市政府网站整体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市政府门户网站水平跻身于全国上游之列。

  --应用系统

  重点领域应用系统建成,有效支撑农业、劳动就业、旅游、社会保障、低保救助、公共卫生、社区、城市建设、交通、环境、城市应急、税收、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企业信用、价格监管等领域业务开展。70%以上的企业行政许可事项能够通过网络办理。市、县(区)两级政务部门普遍实现公文处理电子化,市直部门全部实现网上公文自动交换。

  --信息资源

  全市主要政务部门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完成政务信息公开、信息共享目录制定,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基本建立。人口、企业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库基本建成,并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增值开发取得积极成效。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能够满足未来若干年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交换平台建成;覆盖全市政务部门和区县的电子政务外网建成;市县两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基本建成。

  --产业发展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培育5家以上有一定竞争力的本地软件服务企业,为“十二五”软件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围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回应力”的核心定位,我市电子政务重点开展“3473”工程建设,即3大基础设施工程,4项信息资源工程,7个办公决策项目,3大类应用服务项目(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经济秩序和市场监管)。

  (一)建设三大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继续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内网和外网物理隔离,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内网主要支持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监督等需要,外网主要支持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建设市级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继续完善市级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实现人口、企业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领导决策信息、部门间共享信息资源目录、重大跨部门应用系统数据等的集中存储。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按照国家统一标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选择部分重要政务部门,启动淮南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十一五”期末,实现对全市80%以上政务部门信息资源的编目、注册和发布。

  (二)建设四项信息资源工程

  人口基础信息库。研究制定市人口基础信息指标体系,以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为基础,整合民政、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的人口信息,建立包含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民族、婚姻状况等信息的市人口基础信息库。

  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研究制定市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指标体系,整合质监、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的企业法人单位信息,建立包含机构代码、名称、地址、类型、法人、注册号、注册日期、电话号码、登记年检变更注(吊)销等信息的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研究制定市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指标体系,在整合土地、规划等部门现有信息基础上,根据需要开发新信息,建立包含区域多尺度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区域航天与航空对地观测信息、基础地理空间元数据等信息的市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需要,整合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资源,充分发掘我市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大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少儿艺术、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电子图书资源,提高电子阅览室利用率。丰富公益性文化资源公开内容,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最大价值。

  (三)建设七项办公决策项目

  党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党、政、群等部门绩效信息的有效采集和管理,优化绩效考核手段,为执法监督、行政监察和信访管理等提供有效支撑,规范各级政务机关行政行为。

  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围绕我市城市运行、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决策需求,整合各部门、各区县决策信息资源,建立领导决策信息目录和支撑系统,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党政专网为依托,以公文行文和流转为切入点,完善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全市各党政机关和区县之间的公文流转,确保党政办公信息的通畅传递,提高协同办公水平。

  人大办公业务信息系统。增强市人大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对预算和计划监督、立法审议、会议管理、信访管理等进行有效支持,促进市人大更好地行使地方立法权和开展监督、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

  政协办公业务信息系统。增强市政协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对社情民意基础信息采集分析、提案管理、视察调研、会议管理等进行有效支持,促进市政协更好地行使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权力。

  法院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起诉、立案、开庭、合议、宣判、结案、归档等环节信息化应用,提高案卷流转为核心的审判工作信息化水平。

  检察院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犯罪侦察、控告举报、侦察监督、公诉、刑事申诉、民事行政检查、检验鉴定等环节信息化应用,提高检察工作信息化水平。

  (四)建设三类应用服务项目

  --公共服务类

  市政府门户网站升级改造。继续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功能,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积极推动市门户网站与各部门应用系统的整合,丰富市政府门户网站“一站式”服务内容,在“市民心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推动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播、手机、固定电话、电视、报刊、电子屏、社区和农村公开栏等信息公开方式的结合,拓宽服务渠道。

  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专业信息库,依托“安徽农业信息网”省统一平台,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价格等信息服务。建成“农业专家系统”,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智能化服务。建设方便农民使用的信息渠道,完善乡镇信息服务站点,为农民、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信息服务。逐步探索实现网上订购、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等功能。

  劳动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完善劳动力就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的整合。加强全市就业岗位信息的动态管理,丰富并及时发布用人单位及用人需求、再就业优惠、中介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政处罚、就业政策等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劳动投诉、技能培训等服务。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深度开发文化、历史、自然等旅游资源,接合现有旅游局网站,建设面向旅游者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以向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目标,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综合信息服务,提供旅游咨询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加大我市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促进旅游业发展,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金保”一期工程建设,建立“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服务系统,启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各险种的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在线服务。实施“就业服务卡”工程,整合现有的“医保卡”,为居民提供身份识别、业务记录、电子支付等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建立12333电话咨询系统,为公众提供社会保障电话咨询。

  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低保机构和低保对象的信息库。实现低保申请、审核审批、资金发放、待遇复审、标准调整等业务信息化,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领域业务应用。

  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加强疫情信息的核实上报。建立医疗救治系统,实现对全市卫生机构、重点设备、卫生人力资源、大病种病人信息的采集管理,有效支持紧急医疗救助开展。建立执法监督系统,以大病种医疗服务价格和质量监察为重点,为卫生许可申办、行政处罚、卫生监督抽检等提供信息化支撑。推进预警与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以区县为单位,加快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的建设。

  协同审批信息系统。以企业登记设立、资质认证、税收征缴、劳动保障等行政审批为切入口,分期建设面向全市企业和个人的“一站式”审批服务系统,提供办事咨询、表格下载、在线申报和进度查询等功能,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方便企业和个人办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和呼叫中心,完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渠道。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强化电子政务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能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商务、水电煤气、物业、家政、卫生保健等综合服务。

  --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类

  城市建设信息化平台。围绕城建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有效整合和共享城建各部门信息资源,优化城建相关业务流程,建成城建领域公共服务、监督管理和行业决策支持等于系统,实现城建各部门项目管理、并联审批、收费管理、办件跟踪和查询等业务应用,为制定城市建设宏观政策提供基础信息和决策支持。

  智能交通信息系统。依托市级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市交通数据中心,建设运政管理、港航信息、公路建设、路政管理、海事救捞、治超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参与建设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区域性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运输管理、监控、调度、应急处理等、出行等服务。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优化城市环境与生态保护管理流程,加强对全市气、水、声、绿地等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加快完善环境管理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强化环境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等的处理能力和环境的仿真模拟功能,加强环境的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能力。实现全市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管理、挖掘、分析,以及环境管理的决策支持、自动预警、应急指挥等的一体化过程,提高环境监管的水平。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推进应急指挥图像信息管理和移动指挥系统等核心支撑系统建设,整合国土、水务、地震、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环保、安全生产、通信等领域信息资源,健全突发事件的监测、发布和报告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增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经济秩序和市场监管

  企业涉税信息交换系统。建设市级交换平台,推进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涉税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建立以工商部门的企业信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完整、准确、动态的企业基础信息库,加强动态监督,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的市场监管能力,实现对税源的及时、全面、准确监控,加强企业综合治税能力,提高财税增收。

  安全生产监督信息系统。围绕煤、电、化、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生产,建设安全生产预警预报、行政执法检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等系统和事故隐患信息、重大危险源动态、危险品等数据库,支撑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对危险品生产企业和危险源/危险品进行有效管理,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全面加强全市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工商、质监、公安、检验检疫、税务等部门资源,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食品药品的安全检测、预报预警、执法监察、重大事故查处等业务的信息化,加强食品药品行业监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依托全市统一的交换平台,整合工商、税务、质监、卫生、劳动等监管部门相关信息,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信用信息采集机制、信用政策法规体系、信用宣传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淮南诚信网”,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力度。

  价格监管信息系统。建立政府定价管理子系统,提供重点农产品及水资源、运输通信、医药、行政机关收费、油电气、教育收费、服务等方面的价格监管服务。建立价格信息管理子系统,提供农产品成本调查、政府定价成本监察、价格政策、价格听证、价格举报及监督检查等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领导。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重大问题提交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组建市信息化工作主管机构,作为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日常工作,统一规划、协调全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各区县和市直部门要加强信息化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建设,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网管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网管员制度,强化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横向之间的联络和协作。

  (二)规范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管理

  设立市电子政务专项资金,将市财政安排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全部纳入专项资金,实行统筹管理、集中支付。将电子政务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视财政收入状况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积极推动各县区政府设立电子政务专项资金。研究制订电子政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管理,明确使用范围、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协调制度。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加强对立项审核、项目招标,项目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管理。建立电子政务督查和绩效评估机制,制定绩效评估办法和相关评估标准,建立健全项目建成后的维护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科学审议、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为我市电子政务推广应用及重点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咨询论证。

  (三)强化人才培养,加强推广宣传

  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专门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注重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熟悉政府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电子政务复合型人才,积极吸引电子政务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及符合相关条件的电子政务人才。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强化公务员的服务理念,提高其电子政务应用和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电子政务的宣传报道力度,广泛宣传有关电子政务服务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内容,让企业和公众更多地了解和使用电子政务,提高电子政务的公众认知度和全社会应用水平。

  (四)加强网络管理,强化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落实网络、应用系统和基础支撑设施的信息安全责任。全面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分级、分层、分域保障信息安全,按照网络的重要性和应用系统的涉密程度等做好风险评估。建立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制度,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紧急状况下数据的迅速恢复和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各部门要正确处理保障安全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不得以安全为理由阻碍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