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一)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规划编制说明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科学统筹“十一五”时期我市电子政务投资项目,避免重复建设,使各单位电子政务建设趋于规范、专业,我们根据国家、省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方针、政策,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态势,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并会同有关部门综合平衡,编制了《上饶市“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规划》从05年底开始筹划,上饶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委托用友软件江西分公司研究分析有关电子技术及应用问题,江西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部分教授和博士生参与咨询,2006年1月《规划》初稿完成, 2006年3月、2006年5月分别修订完成了第二稿、第三稿后,根据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和电子政务发展实际,我们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收集大量电子政务建设资料,对《规划》第三稿进行了更为详尽和实际的修改。2007年2月,召开了有专家学者和市直有关单位参加的《规划》评审会,并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作进一步修改。2007年5月30日,《规划》提交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

  在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相关部门、用友软件江西分公司和江西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上饶市电子政务面临形势和建设环境
1.1上饶市电子政务“十一五”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只要着力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和完善宏观调控,就能顺势而上,使我市的电子政务向全国、全省先进水平迈进。

1.1.1国际国内形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按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掌握的数据,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到2002年,全球已经开通了5万个政府网站。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议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随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用系统建设步伐加快,电子政务在加强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央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在2006年6月12日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要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求促进五个转变,抓好七项工作。

  促进五个转变,一是要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是要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是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是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是要从各类系e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

  抓好七项工作,一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二是推动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电子政务效能。三是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五是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贯彻“积极预防、综合防范”的方针。六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人才培训。七是建立有利于电子政务合理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行及维护的良性运行机制。

1.1.2我省发展形势
“十五”期间,覆盖省市县三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级党政部门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基本建成,以此为依托,电子政务应用逐步展开,200多个省直部门开展横向应用,20多个省直部门开展纵向应用。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全省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网上视频点播系统等政务部门公共应用系统建成。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快,全部省直部门和设区市政府以及90%以上的县(市、区)政府均已建立门户网站,发布网上办事项目1200余项。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信息化取得显著成绩,政务信息公开程度明显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江西省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办公软件得到推广。“金”字系列工程及一批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江西成为全国首个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同时建设、同时提供服务的省份,创造了经济欠发达省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和应用投资省、功能全、效果好的成功案例。

我省在“十五”期间还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保障安全”的要求,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降低行政成本、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以电子政务应用为核心,提出了加快全省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及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建设和完善“金”字系列工程及一批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基础数据库、健全政府门户网站体系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并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2上饶市综合经济概况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东邻浙江,南毗福建、北接安徽,下辖上饶、广丰、玉山、婺源、铅山、弋阳、横峰、鄱阳、余干、万年10县和信州区,代管德兴市。行政区面积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万。上饶是江浙沿海进入内地的必经咽喉,有着“牙闽、控皖、襟淮、面浙”的优越地理位置,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门户”、“四省通衢”之美誉。境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穿境而过,皖赣铁路、横南铁路纵横交错;建成高速公路174.8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06.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占全省的11%;建成快速通道1135公里,硬化和改造农村公路12200公里,县到乡实现油(水泥)路化、乡到村油(水泥)路率达50%。目前,上饶至武夷山、衢州、景德镇、南昌和杭州五个机场均可在1-3小时内到达。

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73.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8.1亿元,年均增长13.6%,比“九五”平均增幅高6.4个百分点;人均GDP由2000年的343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739美元,GDP总量和人均GDP实现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15.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3.6亿元,年均增长16.4%,比“九五”平均增幅高9.5个百分点,五年也实现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27亿元,年均增长47.2%,比“九五”平均增幅高40.8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622.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81.3亿元增加到135.8亿元,年均增长10.8%,比“九五”平均增幅高1.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0.7亿元,贷款余额296.5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21.6%和86.6%,贷款余额和贷款增量均居全省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2.7:29.2:38.1调整到2005年的21.8:42.5:35.7,五年内二产上升13.3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9%,五年提高6.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中有55.2%来自工业,五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2.4%。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业总产值135亿元,年均增长6.5%,高于“九五”时期4.1个百分点。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婺源县被列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2005年全市旅游总人数超过5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5亿元;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138.7亿元,年均增长14.1%,高于“九五”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

1.3上饶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对政府信息化的要求,我市加快政府信息化步伐,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3.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我市党政部门计算机普及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市级党政部门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达到60台左右。机关办公网络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按照省政府的精神,开始建设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十五”期末,省至市、县党政机关的政务纵向网已经建成,市直横向联网目前已经联接单位42家,联接率38%,县(市、区)直单位已实现横向联网100多个单位。

1.3.2政务应用逐步推进
我市在政务网建设基础上,建成全市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和网上视频点播系统,现已召开了50多次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地税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单位纵向业务系统完全依托政务网平台运行,节省了大量投资。2005年3月,我市经省信息中心批准,成为第一批使用网上行政办公系统的试点单位,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市委办、市政府办率先试用.。在一年多的试用过程中,两办同志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市行政办公实际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经过进一步的开发调试,系统已基本运行稳定,具备了推广使用的基本条件。2006年7月,市委办和市政府办已下文在全市推广使用。

1.3.3政务网站建设初见成效
2005年3月份,我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上饶》开通。36家政府部门在“中国上饶”网站上提供了表格下载,有67家政府部门在网站上实现了政务公开,公布了200余项投资项目。“中国上饶”网站上建立的“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双向交流的渠道。“市长信箱”开通仅半年就已成功地办理了40余件市民投诉。由于“市长信箱”和“市长热线”良好的互动功能,在05年省政协组织的全省政府网站测试评比中,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取得了全省地市政府网站第一名的好成绩。

县级政府和市直单位的网站建设也在积极推进。12个县(市、区)均建立了本级政府网站,40多家市直单位建立本部门网站,这些网站已经成为我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使公众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的办理各项行政管理事务。

1.3.4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我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上饶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大信息化工作推进力度,2004年11月组建了上饶信息网络办公室,并将市发改委经济信息中心整体并入,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5年6月更名为上饶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并升格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市信息化的总体协调和电子政务重大项目的实施工作。

1.3.5与先进发达地区的主要差距分析
尽管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上饶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观念相对落后,对电子政务的内涵、深远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大,致使建设资金匮乏,网络建设、开发应用不到位,具体体现在:第一,横向联网进展缓慢。“十五”期末市直平台的横向联网率只有38%,县直平台的横向联网率还不足20%,存在的困难主要是联网经费难以解决。第二,应用系统开发进程缓慢。目前除办公自动化系统外,尚没有一个自行开发的跨部门应用软件投入实用,相对于网络建设,我市的应用系统开发、推进力度还不够,应用系统建设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横向联网单位不普及,开发经费缺乏。第三,信息共享和公开程度不高。数据、技术、安全等没有统一标准,难以互联互通。少数部门热衷于自成体系的纵向网络建设,造成业务系统独立、业务数据封闭,重复采集数据、数据利用率低、没有数据共享公共接口等弊病。网站更新速度慢,为公众服务的功能比较缺乏,信息量少,点击率低,可读性不强。第四,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有工作人员当中,对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知识熟悉的人员较少,大部分人员原来从事的工作都是行政性工作,网络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多数部门没有懂专业的电子政务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影响了电子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2.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总体构想
2.1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坚持服务于“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发展战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全面开展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技创新和全民创业的领导水平及操作能力;建设一个勤政、务实、高效、廉洁、公开、民主的电子化政府,更好地为上饶经济建设服务、为上饶企业服务、为上饶人民群众服务,努力使上饶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地区。

2.2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强化领导,统一规划。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共建共享。信息化的后发优势集中体现在“共享”上,必须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坚决避免条块分割、资源封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2、 网络基础,资源共享。实现通信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把信息资源开发放在基础位置,促进最广泛的应用和共享;

3、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既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管理、宣传和协调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公平的竞争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4、应用为主,产业带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略,突出应用,紧扣需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既要结合上饶市的具体需求,以应用为主;又要加快信息产业链的发展,形成电子政务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的发展环境;

5、技术管理,相互促进。既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现代化;又结合网络化管理特点,再造业务流程,适应信息化环境;

6、以法治业,统一标准。强化电子政务法制意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推进统一标准,加强执法力度,保证网络与信息的安全;

7、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选择上饶急需的重点应用项目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分步实施,边建边用,逐步推广;

8、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上饶实际,突出上饶特色,依托上饶优势,集中有限资源,做好精品工程;既要积极引进,又要努力创新;

9、实用原则,注重效果。强调实施效果,规划具体应用,要充分利用已有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最终达到改善和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

2.3上饶市电子政务“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市要按照国家和省里主管部门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我市“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建成我市电子政务的体系框架,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各主要职能部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政务部门得到普及,为最终实现行政机关的办公自动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共享化和决策智能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3.1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到2010年,我市党政部门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将到85台左右,市直所有单位全部接入政务网,横向联网率达到100%;县(市、区)以下横向联网单位到达乡镇(街道),联网率达到90%,实现省政务网“王”字型网络平台全线贯通。

2.3.2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形成政务网站群
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信息更新、网上审批功能更趋完善,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市政务网站群,市、县两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全部建有门户网站,可公开的政府公文和办事表格全部实现网络下载,政府行政许可项目50%以上实现网上办理。

2.3.3应用系统广泛普及,电子政务作用充分发挥
各级行政机关普遍实现办公业务网络化和公文处理电子化,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普及率达到100%。政府数据共享技术进一步优化,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率。到2010年,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办公业务网络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把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带上一个新台阶。

2.3.4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电子政务平台安全可靠
安全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政务安全设施基本建成,政务网应用结构优化升级,在电子政务安全平台的入侵检测、网络防御、密码保障、电子认证、灾难备份等关键安全环节全面普及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安全灾难发生率比“十五”期末降低70%,安全应急响应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2.4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
上饶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规划如下图所示,它由面向公众、企业和社会服务的重点应用系统和门户网站构成的电子政务网站平台;为各党政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提供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构成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保障体系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以及完善的电子政务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

3.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规划
3.1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为加快全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进程,实现我市“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我市“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工作规范,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二是加强电子政务保障体系建设,从组织、人员、制度、资金、安全、技术等方面全面保障电子政务的建设与运行;三是建成覆盖全市各机关部门和基层各单位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对现有各类政务网络实行登记制度,逐步向统一政务信息网络平台过渡,支撑各级政务部门的业务应用,实现各机关部门内部及机关部门间网络的互联互通;四是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消除原有形成的信息孤岛,促进分散信息资源的整合,规划和开发一批战略性、宏观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政务信息资源,减少部门重复建设,避免投资浪费;五是建设和完善一批重点的政务和业务系统,进一步完善部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间的业务协作,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效率;六是加强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日常工作的使用操作水平。

3.1.1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工作规范
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上饶电子政务工作规范和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体系,使上饶电子政务系统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真正起到推动政务现代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3.1.2搭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加快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支撑各级政务部门的业务应用。电子政务平台由政务网络平台、政务网站平台、政务应用平台、政务安全平台四部分组成。

政务网络平台。政务网络平台即政务信息网络由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组成。在省市规定的时间内,加快建设市级和县级横向联网,由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运行,各政府部门共享使用,避免重复建设。

政务网站平台。政务网站平台由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的行政机关的内外网政务网站群构成。纵向分为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主网站)和各行政机关网站(子网站);横向分为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内部网站是通过政务外网直接面向各行政机关提供服务的交互式信息平台;外部网站是通过因特网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交互式信息平台。建设好市、县(市、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和各机关网站,大力加强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编制信息公开内容的详细目录,加强政府网站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及时发布政府信息。大力加强网上办事类服务,加快建立“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提供“网上审批”的统一入口,实现市、县(市、区)各级行政机关面向公众和企业的主要行政许可事项在网上进行。政务公开和信息更新不断完善,面向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各项政府服务。

政务应用平台。政务应用平台由数据库系统、业务协同系统和门户服务系统组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支撑。重点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行政效率。整合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应用系统,面对重点领域,依托重点单位,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业务系统。

政务安全平台。政务安全平台由电子政务密码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机构、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网络保密技术检查等基础设施构成,为政务信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遵守国家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由上而下建立完整的安全体系,建设电子政务密码保障体系,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机构,要建立网络安全紧急反应以及处理机制,强化信息安全监控,增强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各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作用,确保发生重大故障时的政府信息网络的安全。坚持统一安全管理,市政府信息办全面负责市、县两级政务信息网安全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3.1.3建设四个技术支撑中心
市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开发、建设本市电子政务的网络中心、信息交换中心、数据中心和安全中心,为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网络中心。网络中心是市政务信息网络的交换枢纽,为政务信息网各接入单位的互联互通以及接入因特网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交换中心。信息交换中心是全市电子政务的信息枢纽,为全市各行政机关政务信息共享和公开提供技术支撑。加快资源整合,不断完善数据的抽取、集中、加载、展现,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缓冲、数据交换、数据资源的快速定位。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政府信息资源数据的存储中心,由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构成,为全市政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规范信息采集渠道,以统一信息标准进行存储,采用统一的数据挖掘技术,将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一个综合信息资源库。

安全中心。安全中心是全市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枢纽,为政务信息网络提供安全保障,为政务信息系统用户提供信任服务和访问授权服务。

3.1.4启动一批重点应用系统建设
全面推广电子政务应用,健全我市电子政务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完善的上饶电子政务系列应用工程,充分发挥应用工程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应用工程包括上饶市网上行政办公系统、政府门户网站体系、人才信息库系统、经济发展数据收集预测和发布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市长热线与民声通道、招商引资服务系统、旅游服务信息系统、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系统、市民一卡通服务系统等。

3.1.5加强电子政务技术培训
在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加快组织政府在职人员基础人才队伍的建设,分期分批、针对性的对我市公务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摆脱单一微机基础知识学习,扩大培训范围,缓解技术人员缺乏的压力,建立技术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技术评比与考核,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育一支高素质应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公务员队伍,促进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

3.2上饶市电子政务“十一五”期间的建设阶段
根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十一五”期间,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计划按照如下三个阶段的先后顺序实施建设。

第一阶段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两年时间,主要工作有:编制完成上饶市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完善上饶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扩充政务网络平台,继续推进政务网联网工作,推广上饶市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并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推进政务网站平台、政务应用平台、政务安全平台和政府门户网站群的建设工作,初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启动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系统、人才信息库系统、市长热线与民声通道、经济发展数据收集预测和发布系统、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网上审批办证服务系统等有迫切需求的一批重点应用系统建设。

第二阶段为2008年01月——2009年12月的两年时间,主要工作是继续完善第一阶段已经启动的重点建设项目,并量力启动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招商引资服务系统、旅游服务信息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综合业务系统项目。

第三阶段为2010年01月——2010年12月的一年时间,主要工作是继续完善前两阶段已经启动的重点建设项目,并量力启动市民一卡通系统、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等面向社会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4.上饶市电子政务系统的重点建设项目
4.1上饶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从使用功能上可划分成政务网络平台、政务网站平台、政务应用平台、政务安全平台四部分,共同组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我市电子政务的所有应用系统均建设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

政务网络平台包括政务信息网络的政务外网和内网的网络设施。政务外网的主要功能是为各联网单位之间的非涉密政务信息交换和业务互动提供网络支持;政务内网主要为行政机关之间涉密政务信息的交换提供网络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必须建立在全市统一的政务网络平台之上。

政务网站平台由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的行政机关的内外网政务网站群构成,是电子政务的表现和操作界面。纵向可分为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主网站)和各行政机关网站(子网站);横向可分为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内部网站是通过政务外网直接面向各行政机关提供服务的交互式信息平台;外部网站是通过因特网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交互式信息平台。

政务应用平台由数据库系统、业务协同系统和门户服务系统等软硬件构成的技术支撑系统组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后台技术支撑。

政务安全平台由网络综合安全系统、电子政务密码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机构、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网络保密技术检查、现场监控摄录像系统等基础设施构成,为政务信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4.1.1政务网络平台
政务网络平台是上饶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平台之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可以为网络办公、部门之间的信息快速共享、数据通信以及党政部门与公众之间的电子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支持。

一、我市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现状

我市政务网络平台作为全省政务网建设的一部分,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于2002年12月开始建设,其骨干部分已于2005年基本建成。省至市纵向网络主干线中采用155MSDH线路;市至县纵向网络主干线路采用2M*4 SDH线路。政务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实行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运行党委、政府、机要等涉密信息系统,不能上互联网;政务外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各类非涉密信息系统,同时和互联网用防火墙逻辑隔离。网络平台就像两个“王”字形,上面一横是省直各部门,中一横是市直各部门,下面一横是县直各部门。 “王”字网络结构图如下:

1、上饶市政务外网简介

上饶市政务外网网络系统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网络结构模式,已建成了市城域网骨干交换节点,网络设备为华为NXXXXX路由器(上联省信息中心)、SXXXXX交换机各1台, SXXXXX上配置了多种端口,以百兆光/电口、直连光纤方式星型连接多台用户接入交换机;同时采用MPLS VPN技术实现省、市、县各部门的纵向互联互通,形成省、市、县对口部门虚拟纵向专网。采用可靠和先进的网络设计,保证网络的可靠、稳定运行,满足网络的总体要求,支持网上的视频(包括流媒体、视频广播等)、语音、数据的传输和网上的其他各项应用。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流量管理、拥塞控制的能力。政府外网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过路由器向上连接省政务专网,另一个出口通过防火墙、路由器连接互联网。网络拓扑图如下图:

网络设备说明:

①网络中心位于市信息中心,主干路由器:XXXXXXX   1台,核心交换机:XXXXXXX交换机 1台;XXXXXXXX防火墙1台。

②本网络有2个广域网链路,其中1条由XXXXXXX路由器连接省级网络平台,并由XXXXXX链接XXXXXXX连接上饶市政务信息网内部网络。

③另一条链路通过核心交换机链接防火墙内网端口,通过防火墙的外网口接入Internet。

服务器说明:

政务外网网管服务器     1台;

安全日志服务器         1台;

趋势杀毒服务器         1 台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SQL  2000  server系统。

2、上饶市政务内网简介

(略)

3、县(市、区)的政务网络简介

①县(>、区)级政务外网简介:

县(市、区)级政务外网网络系统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网络结构模式,已建成了县城域网骨干交换节点,网络设备为港湾XXXXXX路由器(上联市信息中心)、港湾XXXXX交换机各1台,XXXXXX上配置了多种端口,以百兆光/电口、直连光纤方式星型连接多台用户接入交换机;同时采用MPLS VPN技术实现省、市、县各部门的纵向互联互通,形成省、市、县对口部门虚拟纵向专网。市至县纵向网络主干线路采用XXXXXX线路。采用可靠和先进的网络设计,保证网络的可靠、稳定运行,满足网络集集总体要求,支持网上的视频(包括流媒体、视频广播等)、语音、数据的传输和网上的其他各项应用。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流量管理、拥塞控制的能力。政府外网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过路由器向上连接省、市政务外网,另一个出口通过防火墙连接互联网。网络拓扑图如下图:

②县(市、区)级政务内网简介:

(略)

二、上饶市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目标

按照省政务网的标准要求,努力扩展现有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功能,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高速宽带、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可扩展性强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从范围上,实现“纵向到乡、横向到国企”的目标;从性能上,将达到横向网络主干为1000M,入户为100M,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方便快捷、可管理的统一电子政务“信息高速公路”。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市到县的链路考虑多家运营商的线路进行主备(或负载均衡)使用,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网络新技术跟踪机制,对重要核心的网络使用安全的质量可控制的网络。逐步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的融合,充分满足复杂环境的需求。有线电视网络也可以利用来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

4.1.2政务网站平台
我市党政领导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建设的一系列内外网政务网站,构成了我市政务门户网站群,它是我市电子政务的表现界面和操作界面。随着电子政务从起步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政务网站群必须具备四项基本功能:一是要存储大量的政务信息,二是要有安全开放的信息共享渠道,三是要具备快速强大的查询能力,四是要保证长期连续工作的可靠性。为了高标准、低成本地实现电子政务对政务门户网站群的功能要求,建设统一的市政务网站平台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我市政务网站建设现状

目前市(含市直)级已建有政务网站40个,县及县以下的政务网站5个,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地进行建设。各有关单位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特点,在因特网上开展了政务公开、在线服务、交流互动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是,缺乏统一规划,先天不足、分散建设导致的负面后果一是不能满足电子政务的功能需求,二是必然产生重复建设,三是消除信息孤岛的代价过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市政务网站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政务网站平台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市必须集中力量,建设一个全市统一的政务网站平台,为全市各级各类政务网站建设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彻底解决我市政务网站建设中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功能落后、安全隐患、信息孤岛等问题。

市政务网站平台,是一个为全市所有党政机关提供内外网站发布系统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它依托市政务网络平台提供网络连接,依托市政务应用平台提供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能力,依托市政务安全平台提供网站安全保障。随着市政务网的逐步扩建和不断完善,政务网站平台的网络连接范围和连接带宽、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能力、安全保障机制都会自动地得到延伸、加强和提升。其总体结构如图:

我市政务网站平台系统建设,要在全市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下,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统一规划实施、加强统一安全管理,从而把我市所有政务网站纳入到全市统一的网站平台体系。

“十一五”期末我市政务网站平台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功能

在政务网站平台系统投入使用后,各部门可以直接使用政务网站平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设新的政务网站。所有的技术维护、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都由政务网站平台系统保证,各部门只需根据具体需要,申请使用建站空间,选择合适的建站模板,及时完成内容维护工作,就可以拥有完善的部门政务网站。对于已有的部门网站,要逐步迁移到政务网站平台上来。

政务网站平台要适应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需求。当前,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工作重心,正在逐步由以宣传为主转向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为民服务、交流互动为主。因此,要开发包含政务信息、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统计报告、财政报告、部门工作、重点工程、招商引资、公告公示、招标采购等栏目内容的建站模板,并提供一些不同风格特色以便自由选择。

对于各部门网站,政务网站平台也要对现阶段在网上开展的办事项目提供建站模板,包括文件下载、表格下载、在线申报、办理状态查询、行政许可、招商引资、网上交费、网上纳税、网上办证等,协助各职能部门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零距离”、全天候网上办事服务。

此外,还要提供领导信箱、民声通道、信访热线、民意调查、监督投诉、在线咨询、落实责任、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限时回复与办理等互动栏目的功能模板,使门户网站成为各级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

政务网站平台也要为电子档案中心、电子文件中心、数字档案馆、教育城域网等面向公众的公共信息资源提供可以共享的使用界面。

政务网站平台要向无线领域延伸,开发适合无线浏览的版本。

4.1.3政务应用平台
政务应用平台由数据库系统、数据交换中心、业务协同系统和门户服务系统等软硬件构成的技术支撑系统组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后台技术支撑。

建设重点是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完成一批全局性、跨部门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库以及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领导决策指挥、机关办公、电子档案中心、电子文件中心、数字档案馆、教育城域网、企业、公众、招商引资和国际贸易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数据中心。

主要建设内容是逐步完成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加工、检索等服务系统,与不同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并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采用图、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表现数据。

主要技术手段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整合、联机分析、数据挖掘、Web service、J2EE、XML、PKL等,与信息交换中心相结合后,成为具备交换能力的新型的数据中心。

政务应用平台简化政府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应用系统的统一访问接口,方便应用系统使用平台支撑数据、业务数据、宏观决策数据、共享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和系统管理数据。

“十一五”期间我市政务应用平台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1、依据标准建设和整合信息资源数据库。按相关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把现有各单位已有的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联结起来。在各局业务支撑系统的基础上,统一业务规范,提供标准的代码库、规范上报数据格式,形成业务规则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信息模型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的标准,把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到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统一虚拟的整合的政务资源库。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同时避免不同职能部门的提供的数据口径不一、意义各异的局面,解决数据不一致问题,使电子政务体系名副其实地发挥作用。

2、依据标准建设和整合数据共享交换中心。数据共享交换中心为系统中各部门应用系统间的集成提供应用集成框架,为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提供数据处理和数据传递服务。各应用系统通过数据共享交换中心来实现相互访问和共享数据中心。共享数据中心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程序,自动抽取来自各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数据归并、清理和集成,安全透明地传递到各层次领导决策人员的桌面上。从而加快各职能部分业务数据的流通速度,提高业务信息的质量,减少中间处理环节,有效协调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3、建设和整合业务协同系统。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将不同部门业务系统中的处理环节,定义在统一的流程中进行管理、调度和监控。

4、建设门户服务系统。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中各类门户网站的公共技术框架。通过门户服务器实现各应用系统的表示层集成,系统的访问者可以经由统一的Web门户网站访问后端应用系统。

5、向个人终端延伸电子政务应用。政务应用平台要向个人终端延伸,增加基于个人通信终端的信用、个人身份认证体系,电子政务应用软件要考虑个人无线终端应用功能,要使电子政务的推广能为大家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也要充分利用手机作为个人信息终端。

“十一五”期间我市政务应用平台主要建设内容

为全省企业基础信息、宏观经济、政府文件等数据库的建设做好配套工作,并视数据库的建设模式相应地构建我市调用接口或本市子库。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为省政府决策支持综合服务系统所属的九个数据库(即:宏观经济数据库、专业经济指标数据库、经济社会专题数据库、重点工程项目数据库、文件数据库、文献资料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等)、六大应用系统(即:经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社会发展决策支持服务系统、法律法规综合服务系统、研究和决定重大建设项目服务系统、研究和确定重大改革方案综合服务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服务系统)和一个门户网站(省政府决策支持综合服务内网门户网站)的建设做好配套工作。并视需求情况,相应构建这些数据库、应用系统和门户网站的本市系统。

为全省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数据库建设做好配套工作。并视数据库的建设模式相应地构建我市调用接口或本市子库。

建成经济发展数据库,集成各有关职能部门月度、季度、年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实现数据展现、比较分析、预测预警等功能。

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信息为基础的法人单位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为全社会提供法人单位信息服务。

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立多尺度性、多样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群,为政府管理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及群众生活提供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服务。

为全省高级人才信息库系统建设做好配套工作。并相应构建我市人才信息库系统。建成包括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私营企业人才和省外赣籍人才在内的跨部门高级人才信息库。

建设电子公文存储交换中心,实现公文存储和网络传输。以电子格式存储政府文献,建立索引,方便查询。依靠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逐步运用网络实施无纸化的公文电子交换。以政务网平台为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建设电子政务安全平台)的前提下,直接通过网络来传送及接收公文,实现部门的纵向和横向文件交换。

 “十一五”期末我市政务应用平台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功能

政务资源数据库包含的主要内容一是政务决策信息。如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决策咨询、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的总体规划等。二是社会服务信息。如国际国内重大政治新闻、经济运行分析、热点透视、社情民意动态、税收征管、统计报表、市场供求信息、社会与经济预测信息、金融财经信息、科技与人才信息等。三是政府办公信息。政府所属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各种公文、会议情况、总结报告、记录数据、办公文档、机关行政管理信息、经验介绍、驻外办事处情况报告等。四是资源要素信息。辖区内的各类资源要素储备和分布状况,行政组织及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五是城区建设信息。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城镇行政历史沿革、城镇地下网、管、道、线的分布和结构。

数据共享交换中心要以相对统一和简单的形式,把各种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功能集成在一起,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和数据交换服务,是政务应用平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数据共享交换中心依靠消息中间件、应用集成中间件和跨平台应用服务器来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到“十一五”期末,我市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可以提供的主要功能含有:统一的数据和服务表示方式、标准数据的处理模块(过滤和格式转换)、广播通讯方式、开放的应用系统连接的能力、标准传输组件和数据描述工具、数据自动同步功能、基本的数据查询能力和可扩展能力、支持虚拟子平台的隔离能力、有效的管理功能等。

业务协同系统按照应用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控制数据按照一定的流程在各个环节进行流动,流程处理环节中如果需要访问其他的应用系统,则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完成。典型的例子是网上审批系统。业务协同系统为需要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支撑平台,使用网络平台、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安全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结合工作流中间件,来控制应用系统业务处理过程的数据流向,到“十一五”期末,我市业务协同系统可以提供的主要功能包含:支持各种基本的工作流程、支持分布式流程、支持授权人工干预操作过程、支持多种流程驱动方式、提供完善的流程运行控制能力、提供方便直观的流程定义和修改能力、提供角色和组织结构管理能力、提供流程过程监控功能、提供标准外部系统接口、提供标准业务流程模版等。

门户服务系统以跨平台应用服务器为底层支撑软件,实现将来自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内容和功能统一进行展现,门户服务系统使用安全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到“十一五”期末,我市门户服务系统提供的使用功能包括:单点登录、用户管理与授权、个性化服务、内容管理、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等。

4.1.4政务安全平台
建设电子政务安全平台,一是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如防窃取、防篡改;二是确认网络对方的身份;三是保证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即保证信息接收者收到的信息确实是信息发送者发出的;四是保证信息存放的安全性,如双机热备、异地备份等;五是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运行,如设备冗余、防火墙、反病毒等;六是关键操作的记录回放。政务安全平台技术设备主要含电子政务密码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机构、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安全保密技术检查、现场监控摄录像系统等基础设施。

我市政务安全平台建设现状

我市电子政务安全平台建设还在起步阶段,现有的安全设施主要是网络防火墙、移动办公用VPN认证网关、杀毒软件和简单的数据冗余备份设备。

“十一五”期间我市政务安全平台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建设政务安全平台是为建立安全的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信息机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防止被篡改和损坏)、访问不可抵赖性、信息的可审查性和可控性等综合性的安全服务,政务安全平台是独立于应用并为所有应用提供公用安全保障的应用支撑平台。

政务安全平台的功能是政务安全应用网关、安全信任管理子平台、授权访问子平台等三个平台软件功能的组合。其中,政务安全应用网关是实现信息的机密性、对信息和服务的使用者的身份认证以及访问权限控制的统一控制点。安全信任管理平台提供信息的机密性和对信息和服务的使用者身份认证的基础设施,而授权访问控制子平台则提供访问权限控制需要的基础设施。

安全部署需要在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和主机及数据安全两方面着手。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措施包括:网络部署、网络冗余、网络设备安全、边界保护、安全检测和审计、PKI、远程访问措施、网络安全管理等;主机及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服务器主机与平台加固、桌面端补丁管理与漏洞控制、病毒与恶意代码防范、身份识别与认证、系统与应用安全审计、数据完整性监控、数据备份与恢复、主机与数据安全管理策略配置等。

加强市直各部门统一互联网出口的安全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安全制度;部署性能稳定的防火墙(带VPN)、IDS和安全网关等设备,使网络的运行更安全、稳定。

身份认证服务:为进行电子政务业务的实体定义惟一的电子身份标识,并通过该标识进行身份认证,保证身份的真实性。

权限控制服务:把信息资源划分成不同级别,并把使用信息资源的用户划分成不同类型,实现不同类型人员对不同级别信息访问的控制策略。

信息保密服务:对于传输中需要保密的信息,采用密码技术进行加解密处理,防止信息的非授权泄漏。

数据完整性服务:保证收发双方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信息被非授权修改。

不可否认服务:为第三方验证信息源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完整性提供证据,它有助于责任机制的建立,为解决电子政务中的争议提供法律证据。

 “十一五”期末我市政务安全平台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功能

建成政务平台基本安全保障系统

包括网络管理、病毒防护、基础安全(防火墙、入侵监测、安全评估)和网站群的存储备份四个方面,对全网进行统一管理和安全策略分发,是一个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网络基础安全保障系统,对整个政务平台的硬件设备实施日常状态监测、故障响应等安全监控,为保障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建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立足市情,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使用并推广全省统一的数字证书认证管理,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准确把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潜在威胁、漏洞和薄弱环节。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加强互联网监测和治理,提高网络抗干扰、抗攻击能力,保护信息传输安全,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互为备份,强化灾难备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抗毁性和灾难恢复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公众信息安全意识。全面加强我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网络信息空间控制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在网络信息空间的利益。

4.2上饶市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4.2.1网上行政办公系统
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建设目标

上饶市网上行政办公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利用先进成熟的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成一个能够为上饶市党政各部门提供现代化的行政事务处理手段,及时准确的政务信息,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查询、交换等功能,为提高党政部门的管理和决策科学水平奠定坚实技术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建设思路

系统的核心设备安装在市新区行政中心大楼的中心机房里,主要由系统服务器群组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运行保障系统等辅助设施组成。系统使用市政务网络平台支撑网络连接,使用市政务网站平台发布公用信息,使用市政务应用平台的数据库和业务协同系统,使用市政务安全平台提供的信息安全保障,以节约系统建设投资,提高系统技术性能。

网上行政办公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日常办理、公文办理、事务管理、会务管理、信息发布、刊物管理、短信中心七大块及维护用的系统管理子系统:

4.2.2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系统
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系统,是在现有各专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市话网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短波无线电台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远程图象监视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技术体系的支持,组成全市的应急指挥信息汇聚中心,其主要功能一是及时充分地把突发事件现场的信息呈现在应急指挥人员的面前,二是要完整快速地把应急指挥领导的命令传送到执行部门,三是要准确及时地把事先拟定的应急预案从预案库中提取出来供应急指挥人员参考,四是要能对事后总结报告和相关表格等资料进行分类存储、查询和统计分析等。

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拟在各有关单位接入市政务网的基础上,利用市政务网现有资源,先行整合公安、交通、水利等现有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扩充市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有线、无线通信手段和指挥调度能力,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交换、汇总与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的应急基础信息库。初步建立起应急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模块,实现网上语音和图像传输、公文交换,汇集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基础数据,进行数据统计等基础功能。

同时,继续推进各部门专业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主要是公安部门的110、122、119接警系统,交通安全GSP应用平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水利“两台一库”(数据汇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

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将逐步实现以下各项功能:

1、建立GPS、GIS等辅助系统。

2、实时双向高质量连续图像传送和移动指挥。

3、应急指挥辅助决策支持。

4.2.3人才信息库系统
一、建设上饶市人才信息库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上饶市人才信息库,直接联系和掌握一批我市各类优秀人才,发挥其带动、凝聚和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全市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尽快实现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上饶市人才信息库的总体目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涵盖各类人才、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相互衔接、动态更新的上饶优秀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我市优秀人才信息全面、准确、实时、动态的管理及人才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人才信息库系统功能

1、单位管理:新建、修改和删除人才所属单位或企业名称,并生成单位代码。

2、人员管理:人才信息数据的录入、信息查询、分类查看和表格生成。

3、统计分析:基本情况统计表、简单构表、可视化构表。

4、数据报送:数据上报、数据接收。

5、系统管理:数据备份。

四、上饶市人才信息库的专业划分

人才信息库含五类子库:

1、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掌握一批全市国有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信息,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经营层成员、党委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成员、经营层成员、党委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国有参股企业国有股权代表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从在我市依法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股东、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自然人出资者(含港、澳、台人士)、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江西省非公有制企业经理层以上等经营管理人员中收集优秀人才信息。

3、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库:从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级以上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博士等专业技术人才中收集优秀人才信息。

4、高技能人才库:从获得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省技术能手”、“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国家一类竞赛前15名、二类竞赛前6名、省级一类竞赛前10名、二类竞赛前3名(一类竞赛系指跨地区、跨行业的全国或全省技能竞赛活动,二类竞赛系指国家或省有关行业牵头举办的全国或全省技能竞赛活动)以及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在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在本企业或同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某一生产工作领域总结出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省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人员中收集优秀人才信息。

5、农村实用人才库:从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发展农村经济或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户籍的劳动者,包括长期在江西省农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地户籍农村劳动者、江西户籍长期在外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者中收集优秀人才信息。含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技能型带动人才、文体艺术人才等类型。

五、上饶市优秀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各县(市、区)、各部门及时发现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的各类优秀人才,建立优秀人才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涉及入库各类人才的工作调动、职务调整、重大奖惩等重要信息变动情况,要及时更新和上报,保证入、出库渠道畅通。市人才信息库数据维护、更新,原则上每年一次,与全市人才资源统计工作同步进行。

市人才信息库建立数据维护更新机制,对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的优秀技能人才要及时发现并补充入库;对已入库的高技能人才,涉及调离本企业、职务调整、重大奖励等重要信息变动要及时更新上报,涉及出现离岗或离职(含退休、死亡等)、流出我省等情况和不符合入库条件的,经主管部门核实后要及时报送出库,保证出库渠道畅通。

4.2.4经济发展数据收集、预测和发布系统
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数据收集、预测和发布系统,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各综合经济部门和专业主管部门掌握的经济发展数据资源,进行分析、转换、存储,及时准确地向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全市经济发展数据,并通过网络提供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数据,帮助各级领导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经济发展潜在问题,为科学化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各类经济发展预测报告。

系统建设目标。依托市政务网平台,实现经济管理部门和分析决策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经济决策分析水平,促进各类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与互动。为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经济运行信息。系统力争全方位地采集全市经济发展数据,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全市经济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处理、加工和深度挖掘分析,并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直观清晰地对用户展现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分析、监测和预测结果。

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建立全市经济发展数据库。采集、分析、转换、存储来自各类政府经济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数据资源。二是配置数据处理业务软件模块。包括数据查询、报表定制、专家信息库查询等。三是开发经济预测监测辅助软件。帮助业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应用、预警监测等工作,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四是建设经济发展数据发布平台。利用政务网站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发布经济数据。

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六大功能:

1、数据收集

利用统一信息采集模式建设经济发展数据库,该数据库汇集了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工业、农业、投资、出口、消费、金融、财政等在内的经济发展指标。

2、统计分析

系统应提供常用的统计分析表格和工具,以方便对宏观经济运行现状、总量和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国民收入分配分析、消费结构变动分析、投资需求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分析、资金流量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周期分析、经济增长分析等统计分析表格和相关分析、弹性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算法工具。

3、经济预测

系统具有回归预测、时间序列平滑预测、季节变动预测、灰色系列预测、自回归预测等常用经济预测模型,并提供组合预测、最优模型推荐等经济预测方法。

4、预警监测

采用若干指标编制出的指数来描述经济现象的周期波动,通过对经济指标的分析,综合判断其运行的状态,并提前反映经济现象的发展方向和变动幅度。在经济现象发展过快或面临衰退时能预先发出预警信号,为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5、报表定制和输出

可以通过系统的报表定制,输出固定格式的报表,帮助各单位提高工作效率。报表定制功能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先行定制各种常用固定的表格格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输出专用分析报表,还可按照权限随时添加报表。

6、经济数据发布和查询

为各级政府内外网门户网站和各经济管理部门内外网网站提供经济信息数据资源,提供及时、动态、准确、一致的经济发展数据。配合各网站灵活多样的数据发布和查询界面,形成全市统一的权威性经济发展数据共享平台。除了一般的查询方式外,还可以提供简要查询和专家查询方式。

4.2.5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上饶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基于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强化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的监管。按照“总体规划、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将市级单位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全市12个县(市、区)办理审批业务的情况全部纳入监察范围;建立电子监察系统总监察室和视频系统,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开展现场监察、在线监督、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决策辅助。实现信息技术与行政监察业务的有机结合,创新行政监察的方式,强化行政监督工作力度,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监督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系统建设内容。在政务网及各机关行政审批业务系统基础上,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制定上饶市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数据交换规范及行政绩效测评量化标准。建立对外办事大厅现场音视频摄录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共六部分:一是确定监察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的电子数据交换和接口格式;二是制定行政审批绩效测评量化标准;三是采集和转换监察数据;四是实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开发;五是配置审批大厅现场音视频摄录系统;六是开设电子监察网站。

系统基本功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具有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决策辅助等五项基本功能。

1. 实时监察。系统与各机关行政审批业务系统连接,自动、实时采集每一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过程的详细信息,使监察部门即时、同步、全面地监察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实现对窗口办事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的有效监督,并及时处理办公现场可能发生的问题。此外,现场音视频摄录系统可以记录各行政审批业务过程,作为事后分析的依据。

2. 预警纠错。系统对行政审批事项临近办理时限的,能够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实施机关和有关负责人;对超过时限的,自动出示黄牌,生成相关文书,打印发送给实施机关和有关负责人,限期办理;对超过督办期限仍未办结的,自动出示红牌,并发出整改建议书,督促有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过错责任并落实整改。对不许可、不受理、补交材料等异常情况,实行重点监察。对违反行政许可规定的其他行为,也可及时发现,以便及时纠正。

3. 绩效评估。制定《行政审批绩效评估量化标准》,系统根据此标准对各机关的行政效能自动进行打分和考核,对不同机关、同一机关不同时间段的效能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公布。

4. 信息服务。系统可为群众、各级领导和监察部门自身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向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具体办理要求等信息,提供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表格集中下载功能,公布效能评估情况,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行政审批的实施情况及其他有关信息通过网络报送市领导和各部门领导参考。

5. 决策辅助。系统提供定期分析,自动统计等功能。市领导可直接进入系统,实时查看任何一个项目,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直接可反应出来;同时通过对各监察项目的统计分析,为市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

4.2.6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是将城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 整合应用多项数字通信技术,将移动定位业务、短信业务、GPRS业务、电子地图及相关信息系统相组合,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资源,达到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它重新确定了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在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方面实现了整合和创新。

上饶市城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一是各市县区城区市政工程设施和公用设施监督与管理,二是城区市容环境与秩序的监督与管理。

系统建设目标

建成城市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深度整合的网格数据库群。在完善的网格数据库基础上,搭建全方位和全时段城区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形成一整套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适应的城区管理流程,包括发现问题、指挥协调、处理情况、反馈信息等环节。系统必须运行稳定可靠、响应快速准确,具备全面、科学、实时的评价指标体系。

系统主要建设内容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将上饶市城区属地以1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划分为多个单元网格,形成市政府、区县政府、街道社区、乡镇和万米单元网格五个层次的分级分层管理体系。

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定位技术,对城市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如道路、植被、建筑物等)进行准确定位和地理位置信息编码,将城市部件逐一标注在万平方米单元网格内,对所有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

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各种业务平台,将电子地图分为若干小块,结合WAP手机上网技术,在手机终端上展示。建设网格化城市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和呼叫中心,为城市管理信息处理和相关人员的定位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确保信息沟通及时、顺畅,形成对城市管理信息的有效监控,提高对信息资源处理效率。同时也形成各级管理机构和市民的沟通平台。

4.3上饶市电子政务企业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4.3.1网上审批办证服务系统
网上审批办证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核心程序安装在中心服务器上,所有复杂的数据运算、事务处理和数据存储均由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完成。客户受理终端计算机上无需安装任何专用软件,企业用户、社会公众和各级部门的审批办证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浏览器软件进行信息浏览、数据下载和数据上传,就可以完成跨部门网上审批办证工作。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合于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等用户群体使用。

上饶市(以及相关区县)网上审批办证系统包括三部分:一是受理门户——由门户网站负责审批业务的相关信息发布、受理用户申报及通知审批结果;二是审批控制中心——负责将审批业务按流程分解,并把分解结果分发给各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业务系统;三是部门内部独立业务处理系统——负责处理各自的审批内容。审批项目不同,相关的审批单位和审批内容也不同,但协同处理的方法和过程是一样的。

网上审批办证系统有专门的集成入口,统一受理申请审批的项目,再由审批系统按照预定义的审批流程,转到相关部门内部的“审批子系统”,由各部门进行项目审批。门户网站同时也作为网上审批办证系统的统一出口,审核或审批结果统一在门户网站中公布,方便市民查询。同时,政府各部门的网站也有本部门的审批项目入口链接。

网上审批办证系统要承担全市行政审批办证工作的服务任务,还可以扩展到区县和乡镇,快速建立区县和乡镇相应的网上行政审批办证系统。平台所具有的数据统一性有效地解决了政务y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完全实现 “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能够帮助城市政府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下,循序渐进地建设城市的社会信息化工程。

4.3.2招商引资服务系统
招商引资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创造性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运行良好的保障机制,着力打造招商引资的项目、资金、人才和服务平台,完善项目储备,在招商项目信息的采集、分析、筛选和发布等关键环节,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信、规范和快捷的“全天候”信息服务,真正为投资者做好全面服务。

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实现: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政府相关部门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采集、分析、筛选和发布项目信息,及时推出经济可行程度高的项目;

——规范、有序运行、管理招商引资管理项目;

——提高办公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达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目标。

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包含投资评价、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三项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系统;招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研报告生成系统。

经济评价系统根据招商引资项目的特点定制,可以对申报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快捷、规范的经济评价、财务分析和项目抗风险能力分析,供招商引资管理部门比选项目。

项目管理系统登录申报系统用于向数据库中录入招商引资项目信息。项目管理系统用于进行项目管理、项目跟踪、汇总统计、项目后期管理。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可以管理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承担单位、项目选址、项目进展、项目市场预测、项目合作、项目联系人、相关图片、项目招商状态等信息。同时,还具有项目后期跟踪管理功能,可以对运营单位、投资商、投资状况、经营状况等进行管理。

可研报告生成系统根据招商引资项目的基本数据和投资评价结果,输入必要的文字信息,自动生成专业的可研报告初稿。可研报告中包含图片、各种图形(直方图、趋势图、饼图等)并可进行PPT演示。

4.3.3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信用和法制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点,因此,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正如加强法制建设一样,是维护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

上饶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安排部署进行建设,通过从政府各监管职能部门和其它中介机构收集企业信用信息并进行加工,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辅助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实现对本市中小企业的信用调查和跟踪,作为全市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中心服务环节,提供权威的企业信用信息。对提高我市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信用状况、抵御信用风险、改善融资条件、提高运营效率、减少综合运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系统利用市政务网的基础设施,连接市工商、国税、地税、海关、银行及互联网营运商,搭建整个上饶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全市企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最终建成全市完整的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统。

系统建设方式为“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即项目分阶段完成。第一期实现市级企业信用信息数据采集、整合信息资料;第二期建立起以市为中心,开放信息系统及平台联网接口,形成全市信用网络雏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

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系统是一套通过对企业多方面信息收集后,进行统一的整理、分析、汇总、通过中介机构评级,最终提供浏览查阅的该企业信用信息的系统。

建设社会信用服务系统的关键是信用数据模型的建立和业务流程的确定,内有流畅的数据采集渠道和信息交换平台,外有多层次Web应用访问站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市政务网的统一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基础设施来完成系统各项功能。

从框架上区分,系统功能主要有两大块:一是信用信息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在内部网);二是WEB应用服务部分(主要在外部Internet网)。

信用信息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在内部网),主要包括各市业务部门的数据采集;市与市之间、市与中介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市信用中心的数据汇总分析与数据挖掘等。

WEB应用服务部分(主要在外部Internet网),是指一个多层次、多级的Web应用服务网络,主要包含信用信息发布站点、信用信息数据传输交换设施、信用信息数据查询服务系统以及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等。

4.4上饶市电子政务市民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4.4.1市长热线与民声通道系统
市长热线项目在使用和管理上与民声通道系统项目分属政府机关和市委机关,但是从技术角度上来看是非常类似的,在系统设计时适当做一些兼容性的考虑,两套系统就可以共享基础软硬件平台,不但可以节省建设资金,还可以节省运行和维护资金。

建设市长热线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向人民群众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易、安全可靠的方式,利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加强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沟通。它对实行政务公开、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市长热线的系统结构图

整个系统搭建在市政务网统一应用平台上,支持固定电话、手机、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接入方式,可以接受群众的求助、投诉、举报等,系统对外具有录音、录时、登记、留言、法律法规咨询、自动转人工接听、投诉举报结果查询等功能,内部功能有权限设置、密码管理、调度、统计、打印、恶意呼叫屏蔽、录像、数据库管理等。

民声通道系统结构图如下,各项功能与市长热线相似。

4.4.2市民一卡通系统
市民一卡通系统是保障市民便捷有效办理个人社会事务的政府服务信息系统,系统的基本性质是政府为市民服务,系统建设将逐步扩展至其他许多政府为市民服务领域。

随着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持卡市民可以通过本系统实现: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结算;就医凭证和个人账户结算;办理用工或退工登记手续,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丧劳鉴定和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和申领养老金;办理户籍注销和变更,办理驾驶凭证,办理因私出国护照;办理购房贷款;办理救助、优抚申请、领取救助金、优抚金的凭证、办理婚姻事务等。并可根据需要不断扩充相关功能。

市民一卡通需要一个由数据库和网络组成的支撑系统。数据库是本系统的基础,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方式,由加入市民一卡通系统的各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建立,存放本部门开展业务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各数据库通过市政务网相联,经过市级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任何单位如果要获得其他部门提供的共享信息,只需向市级信息交换平台申请就可以快速获得;IC卡是市民在本系统的“电子凭证”和“钥匙”,凭借这张记录了市民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家庭住址、各类个人账户等信息的专用IC卡,可以在加 系统的各职能单位业务服务网点办理各类社会事务。

这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看作是四个相互独立却又分工协作的运行层面:

第一个运行层面:信息共享机制。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根据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或者相关业务数据库的信息共享需要,牵头制定并实施信息共享协议。相关业务部门可以依照本部门的职责权限,根据信息共享协议和工作程序,通过市级信息交换平台,从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或者其他相关业务数据库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个运行层面:共享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与各职能部门(劳动保障、民政、公安、医保、卫生、公积金等分系统)协商确定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工作流程,除通过面向市民的信息采集外,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库根据信息共享协议和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完成数据采集,并通过市级信息交换平台完成数据传送。

第三个运行层面:业务数据库的信息采集。主要通过相关业务部门日常的业务积累取得,也可以从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取得或者通过市级信息交换平台从其他业务数据库取得。业务数据库的建设、运行、维护在相关业务部门现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

第四个运行层面:面向市民的信息收集。面向市民的信息收集内容,与市民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相对称,具体的内容、项目,要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协调各职能部门(劳动保障、民政、公安、医保、卫生、公积金等分系统)协商确定。

市民一卡通项目涉及面广泛,可按照“边建设、边见效”的原则进行建设。一卡通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五项:

1、标准建设。制定整个标准体系的框架模型,编写出标准体系指南,整理和完善有关数据中心建设、相关业务系统接口等方面有关的标准。

2、开发数据交换平台软件。按照制定的数据交换标准,设计和开发数据交换的服务器端交换软件,对数据交换进行检查、认证和控制,实现安全、可控、开放的数据交换。

3、开发共享数据库管理和使用平台。按照共享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标准,开发共享数据管理平台,维护共享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或减少共享数据使用和更新的冲突。建立共享数据的使用规则,通过安全认证手段,保证数据不被非法使用。

4、开发数据交换的客户端软件和接口软件,编制系统安装和使用说明文件。按照数据交换的技术标准,开发客户端软件,使得业务部门的数据中心通过参数设置就可以实现数据交换。开发接口软件,提供给业务部门做二次开发使用。

5、建设数据中心的运行环境。包括系统运行所必需的主机系统、网络环境和其它一些配套设施。

4.4.3旅游服务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对旅游资源信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为旅游管理部门宏观决策和旅游管理提供服务;为旅游企业开发导向、横向联合、经营决策等提供辅助支持;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各类信息咨询服务;为涉外旅游机构和国外旅行商提供完整系统的旅游业信息资料。

该系统服务对象或最终用户是:旅游管理职能部门、国内外旅游企业、国内外旅游者、涉外旅游机构等。

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采集功能:主要包括文字录入、多媒体资料录入等。

2、景点查询: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文字简介,特色景点图片展示、以及主要景点开放时间、门票价格、联系电话、乘车指南,还有景点的视频录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旅游相关服务查询:针对当前旅游消费的需求,提供了住宿、美食、游玩、娱乐、购物等五方面的信息,包括星级宾馆、餐饮、商店市场、医疗急救、大厦、旅行交通的查询等内容。

4、典型地物的标注:除了在地图上标注信息点名,系统还可以对该点加注电话、联系地址,甚至是链接图片、声音、录像剪辑、动态链接的网页以及电子邮件地址。

5、旅游计划:针对游客的兴趣爱好,设计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方便游客施行及节省旅游时间和旅游成本投入。使游客可以按照日期时间表计划自己的旅游日程。并对旅游线路自动进行全程演示。

6、旅游专家咨询:系统采用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专家咨询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等。

7、数据库维护功能:主要包括数据文件维护、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安全性维护、数据库日常管理和账目登录等。

系统可在各种公众场所,如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写字楼、商场等处配设应用终端。应用终端要充分考虑游客及公众场所的实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如CD-ROM、触摸屏、Web浏览等。例如在旅行社,通过触摸屏,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形式向游客展示本地特色旅游景点及主要消费场所;在宾馆、酒店中,通过视频循环播放,向外地旅行者介绍本地特色旅游和产品信息;本系统还有根据游客需要,定制旅游纪念光盘的功能。

4.4.4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建立上饶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多种网络体系和信息终端产品,根据用户类别和爱好定制用户所需信息,建设农业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农村电子政务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涉农信息资源进行集成,针对农村需求种类多、地域广、分散性强、个性化明显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通信渠道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优势,全面、高效、快捷地为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交互式的信息服务。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查询、浏览、定制适合自己的信息。

一、系统建设目标

上饶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向农民提供政务、市场、科技和教育等信息;建设贴近农民需求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终端,利用公共网络,通过恰当的接入方式,使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上饶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使农村也能方便、快速地获取各类涉农信息资源,以推动上饶市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上饶市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

二、系统功能和体系结构

本平台以农业信息数据库为核心,包括信息源体系、信息整合体系、信息发布体系和信息服务终端体系,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传输、网络建设运营、远程呼叫、在线应答、定制发送、主动服务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主要建设内容

1、农村门户网站群

上饶市综合农村门户网站是上饶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发布平台,是展示上饶农业、农村、农民的窗口,农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化专家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系统、应用软件都要在农村门户网站上建立链接,上饶农村信息门户网站是上饶农村网络化、数字化的重要平台之一。

2、农村信息采编发系统

该系统可以有效简化农村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共享、发布、使用等各个环节,极大的提高网站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减少网站编辑的工作量,降低系统成本。

系统具有可视化排版、图文混排、智能识别表格等先进功能。内嵌信息发布系统,既可以通过系统设定自动发布相关信息,也可以发布自有信息。

3、新闻发布系统

上饶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新闻发布系统功能有:基本的新闻发布功能、强大的全文检索功能、新闻推荐功能、新闻评论功能等。

4、农产品价格行情收集、发布、预测系统

农产品价格行情收集、发布、预测系统跟踪当地和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每日的农产品价格,然后根据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自动描绘出指定时间段中的某一种农产品的价格曲线,并预测未来的走势。

在历史数据充分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来描绘曲线和直方图,进行价格比较和预测分析。

5、招商引资信息发布系统

招商引资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对外宣传我市的特色、名优品种,宣传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展示本地区的招商引资政策,为国内外有意投资的厂商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系统建设包含种植方面的名优品种、当地的特色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当地的重点推荐投资项目介绍、当地的招商引资政策等内容。

6、实用技术培训系统

该系统的信息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特种养殖、农资采购常识、农药化肥使用指南、电脑常用知识等。将上述各类技术文章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供用户查询浏览学习。系统可以由授权用户自行录入信息,修改信息和删除信息,并且预留接口,使授权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农村信息采编发系统,从网上获取大量的技术文章,建立自己的技术文章数据库,并且网站的使用者既可以通过全文检索,查找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分类逐条浏览的形式,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7、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是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盈利创收的主要手段之一。电子商务平台为网站的使用者,包括农民、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提供了一个在网上交易、发布供求信息、发布产品信息、宣传企业的平台,既服务于广大农民,又为网站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8、信息发布反馈系统

信息发布反馈模块的设计目的是发布具有很强时效性、用于指导生产和供销的信息,同时搜集网站使用者的反馈信息。这一部分的主要组成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农情信息、农经信息、农牧业生产形势预测、农副产品市场预测、动植物疫情预测、网上投诉举报、新品种发布查询、新生产资料发布查询,网上投诉举报等。

9、农村资源数据库

上饶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拟建立下述数据库:农村专家数据库、种植技术数据库、养殖技术数据库、农村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数据库、科技项目数据库、涉农企业数据库、农村科技人才数据库、种子资源数据库、农用生产资料数据库、重点农户和养殖户数据库共10个大型数据库。

10、视频点播系统

该系统使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点播农村视频。系统可以转化多种视频格式,如:预先录制好的录像带,农村电视节目,农村科技光盘等。通过专用的转换软件把上述各种媒体格式转换成统一便于在网上传输的格式,通过WEB服务器或者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播放。系统可以自定义多种播放速率,以适合不同带宽的用户。

11、农村专家智能化系统

农村专家智能化系统是由决策模型的管理理论和专家数据库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面向基层农村工作者的智能化咨询服务系统。该系统面向农村基层工作者和最终用户,界面友好,便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