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11月15日报道,面对“服务内容少、信息更新慢、互动交流差”的政府网站,不少网民感慨:要想在政府部门网站上“办个事”,真难!
事实上,不少地方的政府网站存在类似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资料显示,全国43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有半数以上不及格。一些政府网站长期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连个联系电话都没有”,“很多网上办事窗口形同虚设,不是打不开,就是没人回复,即便回答也是模糊不清”,很多网民对此“一肚子牢骚”。重建设、轻应用,在线办事与公益服务项目明显滞后,给公众造成了个别政府网站只是形象宣传的印象。
与此相对的,是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期待非常多。有关调查显示,很多人希望通过政府网站了解各类法律法规、政府相关的办事程序和方式;通过政府网站反映自己的呼声,上传一些希望引起政府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了解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办理购房网签等事情。公众的这些要求通过不同方式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过不少,每年的两会也有一些议案和提案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不少政府网站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政府网站的现状与政府网站要逐步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窗口、公共服务的第一平台、政民互动的第一纽带的要求相差很远,离公众满意的水准同样很远。这些已经影响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一些政府网站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是法律法规不完善?还是一些部门不作为所致?
2008年5月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对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条例还规定了应该重点公开的内容:财政预算、决算报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等等。
显然,如何办好政府网站,并不是无规章可循。一些部门对政府网站是不是重视、是不是肯作为,才是问题的关键。
实现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在线办事三大服务功能,是政府网站的共有属性。近年来,各地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投入逐年加大,政府网站的使用功能已经比较健全,对于公众的期待和要求,在技术上大体都能够满足。现在所需要的是完善后期管理,加强人员配置,提高服务标准。有关政府部门应该改变目前对政府网站服务标准没有硬性规定的状况,对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和设立统一标准,明确界定相关部门的职责。我们相信,部分政府网站现存的问题是能够有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