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面对群众的信任,社会的期待,我们庄严承诺:
一、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恪守医德,文明行医,廉洁执业。
二、坚持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及业务技术学习,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三、谨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合理诊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四、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和权利,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保护患者隐私,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
五、文明执业,礼貌待人,佩证上岗,规范着装,严格执行“首问、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训斥、刁难服务对象。
六、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各项规定,拒绝接受医疗设备、卫生耗材、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代理推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谋取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利益。
七、坚守公务人员和医师职业道德,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不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不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
八、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服务活动。
以上承诺,请广大群众监督。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发挥龙头作用 提高服务水平
远安县人民医院扎实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医院在三级医疗网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服务优势更加明显。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人才学科队伍建设、医院项目建设等取得了喜人成绩,为服务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人才作为兴院之本,牢牢把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环节,做好“扩巢引凤”和“筑巢留凤”工作,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各类平台。仅今年引进各类人才就达47人,其中研究生1人,使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达30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研究生3人。利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对口支援的机遇,加快人才发展,把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引入医院。扎实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中医康复科、内二科即将申报市级重点专科。
把就医环境改善作为医院的责任,通过不断发展,医院建筑面积达到3.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到4000余万元。不断加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力度,2009年投资两千多万元修建11层医院门诊综合楼,今年又投入巨资改善医疗设备,增强医院服务能力,方便百姓就医。
把提升医疗质量作为医院永恒的主题。以“医疗质量荆楚行”、平安医院建设为契机,立足四个围绕,扎实开展九大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提升医护质量,开展了“医院规范化建设”活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实行单病种费用限制,执行临床“四合理”制度,加强医患沟通,使医疗纠纷均在医院得到很好调解。围绕服务基层群众,带着“三甲”医院专家送医送药下乡,开展“医疗服务进百村”活动,共计送医送药下乡3次,免费检查、诊治585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7100元。围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挂牌上岗”、“我为医院发展献一策”、“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承诺”、“城乡互联、共驻共建”活动。在职党员全部挂牌上岗,共收到对医院的发展意见及建议12条,在内一科、妇产科、外二科、中医康复科、功能科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为社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组织单位党员积极参与“小巷先锋”活动,帮扶社区活动经费1000元。资助在读残疾学生1名,资金4500元,全体党员为玉树捐款资金达1.4万元。围绕加强行风建设,医院成立了王争艳工作室创建办公室,在全院倡导文明行医,争做人民的好医生活动。在医院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开展“医德医风投诉待岗”制度落实活动。对医德医风建设月测评,月考核,纳入职工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率达到98%。
优质行风塑造妇幼新形象
提起远安县妇幼保健院,知道它的人没有不惊叹的。惊叹它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惊叹它的保健到位,服务到家。今年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妇幼保健人的新形象。
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县两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为了切实掌握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做好保健知识推广,妇幼保健院完善了两大系统的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确保母婴安全。首先从加强基层督导着手,每季度组织保健督导小组到乡镇、村卫生室进行抽查,查找基层保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基层保健质量。其次借助各类培训,提高保健素质。坚持每月组织乡镇保健人员召开保健例会,做到以会代训,组织召开“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知识讲座,加强保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再次强化孕产妇管理,做到一对一服务。通过建立高危孕妇见面制度,确保孕产妇安全。凡评分30分以上的孕妇,必须由妇幼保健院专职保健人员入户见面;评分30分以下的孕妇,由乡镇专职保健人员入户见面。对高危孕妇实行责任医生制,制定保健医生负责管理,责任到人,从而确保孕产妇安全。
二是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儿童保健质量。首先加大对托幼机构的督导力度,对全县23所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安全大检查,对机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率100%,在院儿童进行体检,体检率100%,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及防治,确保在园幼儿安全健康。其次狠抓散居儿童管理。严格实行“4.2.1”体检制,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实施体弱儿跟踪随访联系机制,大大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
通过这两大系统的管理,2010年管理全县孕产妇1303人,管理率85.16%,10年无孕产妇死亡。管理7岁以下儿童7060人,管理率85.60%。妇幼保健人除了做好这两大系统管理工作外,还关心帮助着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当得知在院分娩的胡美香家中有一个脑瘫患儿,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时,全院职工自发为胡美香捐衣捐款,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当看到高危孕妇段秀贵病情危重不愿住院时,保健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劝说其住院待产,并为她送去了救助金。
在政风行风评议自查阶段,全院开展广泛自查,各科室、职工分别开展自查,查找管理机制、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并形成自查报告,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单位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促进行评工作,一是开展了惠民活动,实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免费,住院分娩二次补助,免费发放叶酸等惠民活动。二是开展进社区关爱老人活动,组织职工深入社区、福利院进行义诊,提升职工业务素质,提高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创新服务方式 突出公卫职能
茅坪场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以“三比三创”(即比学习,创一流队伍;比工作,创一流业绩;比作风,创一流风貌)为载体开展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做文章,在服务群众效果上求实效。
着力改善服务环境
该院去年投资160万元新建了门诊楼,公共卫生部业务用房面积达到200㎡以上,室内配有标准的接种台、冰箱、空调、热水器、电视、电脑等。候诊处各类温馨提示、告知无不体现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关心。接种门诊现正在创建市级“群众最满意预防接种门诊”。
注重建设专业队伍
为确保9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很好落实,该院从其他科室抽调3人负责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建立了一支反应迅速的卫生应急队伍。在加强人员配置的同时更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每年派人外出进修学习,同时还采取院内讲课、培训,举办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方式促进工作水平提高。同时还建立了接种三次预约制度、礼貌服务规范、接种服务三化等特色服务规范。
全力追求服务效果
该院从2007年5月起开始实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适龄儿童建证和建卡率、信息化系统个案建档率均达100%。常住儿童一类疫苗各单苗调查接种率和报告接种率96%。传染病报告率100%。2009年12月建立孕产妇信息管理平台,对全镇孕产妇、7岁以下儿童实行100%信息化管理。该院还利用健康主题日开展相关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
该院今年下半年已为1393户4967名群众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65岁以上老人都将纳入系统管理。率先在全县开展以“加强六项管理、推进四项规范、做好三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机构、人员、业务、药械、财务”五统一。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科学发展
近些年来,远安县中医院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科学、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远安县中医院以打造优良人文环境,弘扬传统中医药特色为举措,在环境建设、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注重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突出中医药氛围,体现中医药特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等,较好地促进了医院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二级优秀中医院”,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湖北省放心药房”等荣誉称号。
打造环境,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
优良的医院人文环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该院在建立和发展优良人文环境时,力求达到花园式效果、家庭式温馨、宾馆式服务,彰显中医药文化底蕴。
改善诊疗环境,凸现文化底蕴。去年8月,远安县中医院投资1200万元的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标志着该院文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医院门诊综合大楼“E”型设计,内部装修设计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等待拿药的病人们,一面闻着扑鼻的药香,一面观看着贴在墙上的中药挂图,了解中医药防病知识和中药原理。住院部各走廊与外相通采用拉动封闭门,夏天与冬天实行冷暖恒温管理,舒适温暖,以适应物质生活和就医保健需求日益提高的人群。对所有诊疗场所从墙壁的色彩、窗帘的格调、灯光的照明等设置,都从病人的身心健康着想,体现人文关怀,凸现文化底蕴,为病人创造和谐的、充满生机和人性化的治疗环境。
建设传统“杏林苑”,体现中医药文化。医院投入近百万元,修建了古色古香的医院大门。大门古朴典雅,青砖碧瓦。门诊与病房楼间的场地上,整理建有麦冬、木瓜、辛夷、银杏等的药园,有绿树、花草、石凳和鹅卵石铺就的林荫小道的花园,并建有10米多高的文化墙,书写着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杏林苑”与医院大门相映成趣,以营造传统医药文化氛围。
发展传统医药文化,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远安县中医院采取措施,继承传统医药,并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不断发扬光大,发挥独具魅力的诊疗服务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该院坚持以老带新,加强新老传承。医院授予有丰富中医药理论造旨且知名度较高的老同志为“终身名誉主任”,同时在中青年尤其是青年中医药人员中,选拔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善于钻研、虚心学习的医疗骨干,进行带教。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开展中医药汤剂学习活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冬病夏治宣传治疗、医院论文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水平,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治疗能力得到显现,“简、便、廉、验”的老中医传统经验得到传承,中医药医疗服务得到社会认可,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利用优势,体现传统特色。远安县中医院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深得城乡人民群众的信赖。为人民大众提供安全可行、价廉方便且疗效显著的院内制剂,确实缓解了看病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