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人民政府:完善监督机制 保障社会公平
近年来,咸安区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勤政廉政为根本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努力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信度,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巩固和发展了全区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
突出公开重点,提高公开质量
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决策层面上下工夫。近年以来,我区实行“四区一城一带”和建设鄂南经济强区工作思路的确定、招商引资政策的出台、区级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无一不是通过几上几下的讨论酝酿,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才确定的,也正是由于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和决策,才赢得群众的赞同和支持,并得已顺利地实施。
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在廉洁勤政上做文章。我们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源头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从易发腐败的土地批租、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领域入手,引入公开机制,建立完善了招投标制度,变“幕后交易”为“阳光操作”,实现了建设单位、建筑企业和主管部门“三满意”。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一步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事业单位进人考选制度。“一张卷子”挡住了“千张条子”,说情送礼的没了,考选结果公正了,群众也信服了。
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保证,在提高行政效率上求突破。工作中,我们把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履行情况,有关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廉政纪律及监督查处办法,执法、收费的依据和标准等,广泛向社会公开,并实行了挂牌上岗制度,让群众监督。
活化公开方式,增强公开实效
有效的政务公开载体是确保按时公开的基本条件。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我们本着“灵活多样、满足需要、以民为本、畅通渠道”的原则,在加大公开栏等传统公开形式建设力度的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探索引入新的公开形式,增强了公开效果。
实行点题公开,使公开内容更加贴近群众。所谓“点题公开”,就是公开的内容由群众说了算,群众想知道什么、想了解什么,公开栏就公开什么。各单位都在公开栏旁边悬挂了“意见箱”,设立了“回音壁”、“意见和反馈”等栏目,对群众“点题”项目及时予以公开,同时规范了点题、公开、反馈、建档的程序。各单位对群众所点问题,认真解决,及时公开。
实行民主质询,加强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区里制定实施了民主质询制度,每月10日,区“四大家”领导、区纪委常委和各乡镇、区直各部门的领导成员轮流接待质询群众。同时制定了接待人落实制度,即由谁接待的质询,由谁负责到底,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据统计,自实施质询制度以来,全区各级共接待质询群众2680人次,做到了件件有落实、有回音。
推行听证会制度,让群众参与、监督和决策。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过程中,有步骤地逐步推行了听证会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群众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在物价部门推行的价格调整听证会制度、教育系统推行的教育收费听证会制度、税务部门推行的税赋调整听证会制度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完善监督机制,构筑公开保障
加强制度监督,保证公开有章可循。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书记和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全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区直各部门也组建了相应机构,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同时统一制定了重大事项公开、听证会、民主评议政务公开等十几项制度,确保了政务公开规范有序的开展。
加强专门监督,促进公开有序开展。在内部,全区各乡镇、村和区直各单位都成立了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将以前的财务“一支笔”改为“三人联签”,规定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单据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和分管领导签字,方可进行账务处理,“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财务,否则视为违纪行为。近年来,全区各单位民主理财小组共审核出不合格单据2600多张,涉及违纪金额达30多万元。在外部,区纪委聘请了10名特邀监察员,每季度对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一次督察。对经监督检查发现的公开不实、不负责任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提出整改建议。到目前,先后向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763条,并限期督促整改,使全区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公开工作落实。我们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部门和乡镇年度目标量化考核》和区委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内容之中,同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对搞形式、走过场的,及时纠正;对搞假公开、虚公开,欺上瞒下的,严肃追究责任。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嘉鱼县人民政府:深化政务公开 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嘉鱼县始终把政务公开作为源头治腐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拓展了政务公开的范围,规范了政务公开的程序和形式,为全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和谐良好的氛围。2008年,嘉鱼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政务公开县”光荣称号。
注重“三性”,规范政务公开行为
注重全面性,拓展公开范围。一是拓展公开主体。我们将政务公开的主体由政府职能部门拓展到涉及民生的邮政、通讯、供电、供水、银行等行业,并且逐步由县直部门向乡镇(社区、村组)延伸。二是拓展公开内容。将凡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普遍关注的事项,为群众直接办事、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
注重规范性,严格公开程序。严把公开程序关,所有公开事项都按照“提出——审核——公开——评议——反馈”的程序进行。对拟公开的事项,先由相关单位业务股室提出,报经单位事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在确认公开内容真实准确后,再决定公开的时间、范围和形式。根据公开事项的性质,分为即时公开、每月公开、每季公开、半年公开和年度公开。
注重多样性,丰富公开形式。一是设立办事公开栏。各级中小学校在校园内建立公示栏、公告栏公布教育收费标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在办事场所、定点医院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住院就诊医疗费用补偿情况。二是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将22种单病种最高限价服务信息在《咸宁日报》和《南鄂晚报》上进行了公开,供水、供电等单位以媒体公开为主渠道,通讯、银行等单位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建立了电子查询服务系统等,让公开事项家喻户晓。
依托“三点”,健全政务公开机制
以制度建设为基点,健全约束机制。一是建立挂牌上岗制度。窗口工作人员上岗时佩戴有本人照片、岗位名称、工作号码的上岗证,方便群众监督。二是建立首问负责制。前来办事的群众首先咨询的工作人员就是首问责任人,必须为群众提供热情服务,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按规定一次性办理,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负责联络督办。三是建立投诉受理制。对群众反映、投诉的问题有诉必应,并根据不同情况在一定的时限内向群众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以监督检查为重点,健全督查机制。政务公开单位普遍制定了监督检查制度,成立了相应的监督组织,对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符合群众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各单位还通过公布投诉电话、设置举报箱、意见箱、不定期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从新闻媒体、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监督员232名,听取意见和建议,解决存在的问题。
以绩效管理为抓点,健全考评机制。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到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对考核内容、评价标准、考核程序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建立健全了考核评定机制。每年对各单位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硬件建设、任务落实、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评比考核,对成效突出的进行表彰,对成效较差的进行通报。
落实“三化”,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优化环境,高效服务常态化。各政务公开单位把促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作为已任,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县供电公司做到电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招商引资项目相衔接,配合县十井铺工业园区的建设,调派优秀施工队伍,高效合理施工,用较短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园区的电网配套工程。近年来,全县“两网”改造和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4亿元,报装新增工业用电50户。
促进和谐,以人为本具体化。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各单位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县民政局以事务公开为抓手,着力打造“阳光”低保,使全县5575个贫困家庭10134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特困重保、阳光施保、依法治保。
科学决策,维护权益民主化。各政务公开单位把对外公开与对内公开结合起来,对涉及本单位干部职工切身利益,以及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重大事项,采取召开职代会、职工座谈会以及公告、公示等方式,广泛听取干部职工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对公共投资、公用产品价格、收费标准等关系公众利益的事项,通过听证和咨询等方式进行科学民主决策。
赤壁市人民政府:推行政务公开 打造阳光政府
去年以来,我们“紧扣中心、强化服务、突出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及时、准确地让全市人民了解、掌握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动态,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阳光政府建设。从2002年开办至今,共出版党务政务公开栏33期1800块展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公开机制
成立领导小组。我市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相对固定专人办公。各镇(办、场、区)及市直各单位都相应成立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加强对示范点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推动示范点建设顺利开展。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分工,履行职责,加强协调,形成推动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合力。
出台专题文件。先后出台了《赤壁市党务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方案》、《赤壁市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方案》、《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通知》等6个文件,提高全市党务政务公开的行政效能。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党务、政务、厂务、村务、事务“五公开”列入推进反腐倡廉“十个全覆盖”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领导小组。
保障工作经费。我们把党务政务公开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年市财政拔专款在人民广场体育馆东侧建起大型党务、政务公开栏与霓虹灯标牌,并于2006年对赤壁政务信息网进行改版,新增36个栏目。
加强载体建设,打造公开平台
党务政务公开栏是我市推行党务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平台。我市党务、政务公开栏共有五十二块宣传窗,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围绕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对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公开的力度。各相关单位按方案要求积极组稿,提供资料和图片,为党务、政务公开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目前,党务政务公开栏已成为人民广场一道亮丽品牌。
党务政务公开栏内容主要特点有:一是突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及时公开最新党政要务;四是精心制作图文板块,做到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增强视觉效果。
加强网站建设,推进网上公开
总体改进,扩大党务政务公开广度。我们对政府网站进行总体改进,建成以市政府信息网站为龙头,各乡镇办场区、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网站(网页)为龙身的政府网络群。政府信息网站对各乡镇办场、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通过栏目形式集中连接,共有十四个一级栏目,分别是走进赤壁、小康赤壁、和谐赤壁、创新赤壁、开放赤壁、法治赤壁、文明赤壁、赤壁动态、党务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公共信息服务、参政议政、投诉专栏、网站导航。我们把全市一百多家单位都集中上网,划分为市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市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垂直单位、群团组织以及乡镇、办、场、区等九部分。每个单位都有一个单独网页,内容包括各单位的重要工作动态、办事指南、政策法规等。在党务政务公开栏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党务政务公开面。
办好栏目,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深度。我们重点办好在政府网站设立的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两个栏目,在政务公开栏目网页中,我们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文件,市委常委会议纪要、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市委办、政府办的文件、人事任免、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务政务公开栏内容等都集中在这个栏目中公开,及时更新内容。在办事公开的栏目网页中,我们每年将全市30多家执法单位、公用事业单位的职能权限、服务范围、工作标准、服务承诺、行为规范;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流程、办事结果;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监督办法,便民服务电话、监督部门电话。部门的审批表格等集中上网,并要求各部门的审批事项结果上网,实现网上查询。
网络互动,夯实党务政务公开可信度。我们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书记、市长信箱以及各单位的网页上设有主要领导的信箱,人民群众可以直接通过信箱与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交流沟通,各单位主要领导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更好的促进本单位工作的开展;我们按照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的要求,认真编制了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作为专项栏目设在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网页上,方便群众依申请公开;同时我们在政府网站上设有行政效能投诉、职务犯罪投诉和建言献策专栏,逐步建立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系统。
通城县人民政府:构筑立体网络 促进阳光施政
近年来,通城县以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为出发点,以促进阳光施政、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通过夯实基础,拓宽载体,强化监管,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个全面”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全面审核执法主体。依法对全县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核、登记,并向社会公告,进一步明晰了各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和执法依据。同时,严把行政执法资格准入关。
全面清理执法依据。2009年以来,组织对近5年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拟废止与法律法规及政策不适应、或被新的规范性文件取代、或调整对象已消失的规范性文件15份,重新公布失效或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25份。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先后三次开展行政许可项目及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共清理规范性文件611份,废止没有上位法依据、纯属县政府或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设立的行政许可事项2项。
“四个完善”构筑政务公开立体网络
完善政务公开栏建设。全县各单位及各乡镇、村建立室外公开栏、公示栏1200多个,设立公开版面2300个;同时还通过印发办事指南、公开手册和大众传媒等形式进行政务公开;坚持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
完善行政服务窗口建设。县行政服务中心于2002年8月成立。目前进入中心的有县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32个部门,涉及并联审批项目35项,行政审批事项288项。今年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事项24000件,受理行政投诉15件。全县11个乡镇都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事项11240件。全县184个村(社区)建立起了便民服务室,为群众办理事项17360件。
完善政府信息平台建设。县政府开通了“通城政务网”,搭建了一个政府与公众快速交流、顺畅沟通的信息平台。县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了先进快捷的电子信息系统,各职能部门与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与各办事窗口之间随时可以进行信息互通和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并设立了设备先进的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和电子显示屏,方便群众办事和查询。
“四个坚持”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效
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确立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确定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预期目标。同时,成立了由县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政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对政务公开进行监督检查。各乡镇、县直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坚持责任目标管理。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年度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门监督检查机构考核评比与群众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分半年和年底两次进行检查考核。加大奖惩和追究力度,政务公开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力或避重就轻、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到位,图形式、走过场的进行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政务公开工作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甚至搞假公开欺骗群众的,掩盖以权谋利、违法乱纪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去年以来,按政务公开考核制度实行责任追究5人(次),扣发有关责任人奖金1250元。
坚持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我们采取集中检查与随机抽查的方式加大对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力度,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对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落实服务承诺等制度的基本情况、作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县纪委、县政府督查室每月根据政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办事情况、纪律卫生及群众评议情况以《政务督查》进行通报,分别报送“四大家”领导及有关单位,既加强了与进驻单位的联络,传递了信息,又得到了县“四大家”领导的重视,促进了对窗口工作的管理。
坚持群众评议制度。一方面在“通城县政务网”上公开了县长信箱,专门受理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对乡镇、县直部门、有关单位的举报。同时,各单位均设立了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另一方面建立了群众监督网络化制度,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评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县在今年开展的“三项民主评议”活动(民主评议百名股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基层站所)中,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了100人担任评议代表,经常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进行督查考评,群众网上评议12万人(次),广泛收集各个方面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开展。
崇阳县人民政府:健全公开制度 权力阳光运行
崇阳县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由点到面、由浅向深稳步推进,步入了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立足群众,注重公开内容
明确公开内容。近年来,我县坚持由“政策规定应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向“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转变,立足群众需求,以常规性公开为基础,突出重点,确保政务公开内容全面、真实。
确定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县“打造新天府,建设新天城”总体目标的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作全面铺开。县政府及时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每个重点项目建设均设立公开栏,及时公开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来源、项目进展情况等,在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建设质量等方面公开透明,确保了项目建设的优质高效。
推进常规。我们坚持把干部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容易引发矛盾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常规性内容,如政府实事工程、重大工程招投标和进展情况,农民建房申请、宅基地审批、征用土地及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低保金发放情况,救灾救济款发放情况,涉农收费政策和标准公示、机关业务费用开支情况,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机关干部奖金福利情况等,促进了社会和谐。
强化职责,落实公开措施
组织网络化。以政府为主导,以部门为主体,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组织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机构、有专人、有经费,做到常研究、常部署、常督导。县政府定期汇总各乡(镇)和单位的投诉及建议,及时处理答复,回复率达100%。
程序规范化。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确定政务公开的基本内容,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完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程序,建立听证、咨询制度和保密审查机制,按照相应程序搞好公开。
责任明晰化。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责任感,各单位都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到权责明确,分工协作,整体推进。
灵活多样,创新公开方式
确定固定地点长期公开。要求各乡镇、各单位设置固定宣传栏,将需要公开的内容制作成版面,悬于办公大楼或办公室显眼处。所有工作人员统一制作公示牌,上面写上姓名、职务、职责等内容,统一放在办公桌上,方便群众寻找办事。对一些跟群众关系较大、反映较强的事项通过报纸、简报、宣传册、卡片和文件等形式直接进行公开。
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公开。以我县被列为全市信息网络体系示范县为契机,通过制作各种网页对外公开。2006年7月,崇阳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开始正式运行,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查询,我县政务公开网被查询次数达20余万次。全县共建免费查询点76个,其中农村网点50个、乡(镇)12个、县城14个。
开展流动宣传灵活公开。大力开展政务公开流动查询宣传,政务公开办公室购置专用设备,配备专用宣传车到各乡各村进行政务公开网流动查询宣传,将固定的免费查询点与流动查询结合起来,扩大政务公开网宣传力度。
理顺机制,健全公开制度
建立领导机制。政务公开是一项领导工程,领导重视程度是推进政务公开的先决条件。我们按照要求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将政务公开作为政府和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站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阳光政府的高度,切实解决政务公开在组织领导和运行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对国家、省里的工作要求、外地的发展动态、本县的进展情况,我们通过政务公开简报、专报等形式以书面材料向领导层及时传递;对一些比较复杂或是带全局性的工作,县政府均通过县长办公会议研究议定或是纳入政府专项督查。
落实制度保障。制度化是政务公开经常化、长期化、规范化的保证。我们坚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县信访局、财政局、政务公开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将〈崇阳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纳入信访工作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所有单位应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公开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职责、重大决策、政策规定、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审批权限、办事时限、办事结果、便民措施、服务承诺、廉政规定、执法纪律、热线电话等。同时,要求各单位要实行了“两有”(有举报箱、有举报电话)、“三挂牌”(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四上墙”(实施方案上墙、工作机构示意图和工作程序上墙、各项办事公开制度上墙、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上墙)。政务公开真正实现制度化。
通山县人民政府:规范政务运作 创优发展环境
近年来,通山县以建设勤政、廉政、便民、公开型政府为目标,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促进依法行政为重点,精心组织,上下联动,规范运作,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
精心组织,在狠抓落实中夯实基础。一是加强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始终把政务公开作为全县工作大局来抓。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县直单位和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县12个乡镇、100多个县直部门也都组建了相应的机构和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领导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整体推进的领导。二是广泛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开设专题栏目,编发工作简报,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张贴标语,对政务公开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政务公开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干部推进政务公开的自觉性,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三是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制订了信息收集反馈制度、公开预告制度、审签把关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激励制度、检查考核制度6项制度。同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作为干部任用、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
突出重点,在规范运作中全面推进。一是事权公开。县政府突出重要决策事项,重点公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项目建设、县政府向群众承诺所办的十件实事等重大问题;乡镇政府主要突出全面落实,重点公开退耕还林粮款兑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低保、救灾救济及其它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政府职能部门主要突出规范提高,重点公开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事依据、内容、程序、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等。二是财权公开。重点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财务收支等内容,坚持财政预决算向人大报告并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公开、建设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外公布。三是人事权公开。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公务员招考、干部选调工作全部张榜公布,严格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制,规范用人权。四是热点、难点问题公开。近年来,全县各中小学校都将教育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在校园内进行了公开;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将药品价格、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公布上墙;各乡镇对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粮款补助、农机具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管理。
创新载体,在多措并举中增强效果。全县12个乡镇、70多个县直部门采用统一规格的不锈钢公开栏,版头正中标明单位,左上方标注阳光政务标识。同时,充分利用“屏、台、刊、网”等形式推行政务公开。在县广播电台开办了“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在通山政务网开设“政务互动”栏目,在《通山周刊》开辟政务公开专版,全县60多家县直部门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34家职能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150项审批收费事项,实行服务事项、政策依据、服务程序、申报资料、收费标准和承诺时间“六公开”,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
严格程序,在强化管理中规范运行。政务公开的内容严格按照“提出方案-审查完善-实施公开-收集意见-处理反馈”6个步骤,公开前要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一级审查和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级审核,公开后要认真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周内作出答复,对好的建议积极采纳,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一时无法解决要对申请人作出书面答复和解释工作。同时,安排专人专职管理,按照年度公开、季度公开、月公开、随时公开的时限,及时更新公开内容,负责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好收集报告回复归档工作,负责公开栏的维护和周边环境卫生。县纪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政务公开工作总结会,通报前阶段工作,安排下阶段工作。
完善机制,在严格监管中长期坚持。一是建立检查考核机制。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不同业务特点,分别制订了各自不同的《考核细则》,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乡镇和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平时检查占40%,年终考核占60%。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司经理和干部群众中聘请了30名政务公开监督员,定期对全县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在全县公布政务公开监督电话,设立举报箱,受理群众举报。同时,组织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乡镇、各部门政务公开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到位。三是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印发了《通山县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共事务“五公开”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为政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分管机关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如出现公开未按时、公开事项不全、公开程度不规范、公开内容虚假和不按规定时间及时更新内容的,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