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在我省工业化水平还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推动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提升我省工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突破口。“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助推工业化,促进我省工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每一个信息化服务企业的重要历史使命。对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用信息化推进我省工业化。
一是找准融合切入点,细化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提升我省工业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
信息化应用对提升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服务提供能力和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茶叶是我省重要产业,但产销分布在城乡之间,容易造成信息不畅。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茶信通”平台,以WEB、WAP、短信、彩信等信息化工具为载体,使茶叶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综合资讯服务信息得到集中和实时的展现,从而促进产销能力提升。在煤矿生产中安装煤矿监测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瓦斯、量产、税费等信息的监测和管控,既提升煤矿管理水平,又增强政府监管效率。
目前我们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各产业的特点,力求找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对贵州几大支柱产业分别制定细化的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比如,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重在提升安全监控的信息化水平;白酒、烟草等消费品工业,重在利用信息化促进生产流程控制和产品防伪等。
二是加快新兴通信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我省工业企业升级改造。
当今通信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领域,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城市等已成为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尤其是物联网在促进我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例如在煤化工、磷化工产业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对原料的成分监测和后台的计算分析,能够大幅提升产能,加快我省矿产工业转型升级。对水电站等企业,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大坝、发电设备、输电线路等设施中,通过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个生产线上的人员、设备等进行实时管控,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整合资源提升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夯实我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能力。
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的核心。要夯实我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能力,就要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首先,在城乡建设中,应对通信基础设施进行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加快建设进度,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多手段、多路由的现代化立体通信网络。其次,要科学规划,健全机制,努力营造促进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后,要重点关注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信息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求自主的信息产业体系和核心技术的支撑。我们目前正积极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的建设和运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TD技术将在推动工业发展的探索中发挥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作者: 范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