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俊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及政务外网建设情况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 宁家俊
  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政务内网的主体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六大系统业务网络及其顶层互联的网络,该网络将以传输和承载涉密业务和敏感度高的内部信息为主。
  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国信[2006]2号文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
  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连接中央和地方的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
  按照18号文件, 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
  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中办发[2006]18号《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基本原则:需求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服务应用、着眼发展,注重安全。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目标: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成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健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体制,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网络支持。
  二、国家政务外网建设情况
  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建设内容:
  制定外网总体规划,开展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研究;
  构建外网网络平台,实现48个部委和32个省级节点与外网的连接;
  建设外网网管中心和外网网站,初步形成外网服务体系;
  初步构建外网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外网数据交换中心原型;
  实现两个部委业务的试点运行;
  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与互联网可控的逻辑隔离;建设顶层认证中心(根CA)、运行CA,以及两个部委证书审核注册中心,为承载的业务系统提供信任服务。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框架
  政务外网总体设计--整网结构
  政务外网总体设计--业务域划分(2+N结构)
  中央城域网结构及建设情况
  中央城域网结构及建设情况
  完成中央城域网2.5G环网的建设;
  完成国务院应急办、监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44个中央部门接入政务外网的工作;
  目前中办信息中心、政协等单位正在接入中。
  中央广域骨干网结构及建设情况
  中央广域骨干网结构及建设情况:
  三里河、广安门两个主节点相关网络已建设完成;
  开通三里河机房、广安门核心机房至全国31个节点的主备电路共计62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完成国家外网与全国32个省级外网节点的互联互通工作;(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拓扑及建设情况:
  开通至中国网通100M出口;
  开通至中国联通100M出口;
  开通至中国电信100M出口;
  完成互联网IDC托管中心建设,目前,扶贫办的业务系统均托管在互联网IDC。
  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网络安全基础防护、CA中心、安全管理中心(SOC)三个子系统已建设完成;
  CA中心已经具备证书发放能力。监察部的纠风业务系统作为政务外网信任体系的第一个应用,已经与CA系统成功对接。
  政务外网中央网管中心建设情况:
  国家信息中心组织了一支50人的队伍,于2006年10月开始了政务外网的运维工作。目前,实现7X24小时运行;
  初步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网络管理及监控系统;
  制定并在不断完善各项运维规章制度。
  政务外网网站已经建成,初步形成服务体系。
  政务外网IP地址规划情况:
  完成政务外网64个B类互联网地址和域名申请工作;
  采用IPV4 (59.192.0.0 -59.255.255.255(/10))地址,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共存;
  地址规划涵盖范围为六大系统相关部门,适当预留,保证未来发展;
  外网地址主要解决外网范围内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
  在地址分配上采用预先分配和扩展申请相结合原则;
  在地址规划上采取横向为主,兼顾纵向;
  对于已建网络,采取接入和转换的方式。
  三、部委业务应用情况:
  国家监察部业务;
  国务院应急办业务;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
  其他部委业务。
  监察部业务:
  2006年9月,中纪委信息中心下发了《关于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纠风工作应用的通知》;
  各地方监察厅(局)共有包括上海、贵州等在内的29个节点接入外网;
  2006年底,监察部纠风网站系统在政务外网上正式开通。
  国务院应急办业务:
  国务院应急办以政务外网为依托构建了国务院应急平台;
  目前,已横向连接了23个部委、纵向贯通了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应急机构;
  在年初全国军民抗击冰雪紧急救灾的战役中,政务外网积极配合国务院应急办,开展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相关网络接入工作。目前,在政务外网上实现了国务院应急平台与相关部委、省级应急平台间的视频会议、图像及数据共享与交换业务。在今年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自观看了国务院应急办与中国气象局利用政务外网开展应急视频会商的演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应急办利用政务外网迅速向国务院领导提供灾情信息。特别是6月2日开始,通过中科院的政务外网接入点,将唐家山等堰塞湖现场实时视频监控图像传送到国务院应急指挥厅及总理办公室,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了信息,政务外网为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网络支撑作用。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
  已将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数据主中心、土地和矿产资源数据分中心等共13个数据中心节点接入电子政务外网。
  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中科院、解放军总装备部、解放军总参谋部、航天科技集团等10个部门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数据交换,并向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其他:
  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建设的我国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
  国务院扶贫办业务;
  农业部 “金农工程”;
  国家审计署业务;
  中央编办的业务。
  政务外网应用前景:
  政务外网目前的应用及需求情况,使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委的大力倡导和政策引导下,各部委对政务外网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政务外网统一网络平台,促进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交换的基础作用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政务外网建设,尽快形成政务外网整体服务能力,下一步将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重点推进下列工作:
  (一)加强协调,理顺管理体制。
  (二)加快网络建设,拓展网络覆盖面。
  (三)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四)明确责任,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信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