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红军 李德峰 刘丹
强化民本警务、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动态人口管理、创新三级巡防机制……近年来,烟台公安机关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日益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望和新要求,走出了一条以民为本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科技导警增力提效深度服务深得民心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给警务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也带来了紧迫性。烟台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的理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将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紧密联系起来,互为提升、相互补充,实现二者在公安工作中的有机融合。
“东区幼儿园发生火灾”,一阵急促的铃声响后,望海派出所接处警平台上出现了一条110报警信息。在派出所接处警民警迅速出警的同时,莱山分局110指挥中心民警进入警综系统选择PGIS平台,锁定“东区幼儿园”后,一张集消防栓位置、应急通道路线、周围建筑等详细信息于一体的事发地周边三维立体图立刻呈现出来。指挥中心民警与派出所出警人员及时跟进联系,依照预定程式操作,实行智能化派警、可视化指挥。
这是一次城区模拟警情的接处警实录,在接处警调度指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应用的PGIS平台系统。这一平台在定点导视的同时,还逐个制定了学校、幼儿园、水电油气和化工等重点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级别的警情,民警可将地理信息、警力部署、协调联动等指令输入系统,实现警情———预案———指令的自动链接、智能管理,为警务工作中的快速处警、及时救援、准确打击提供有力支持。
现代警务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警综平台系统的大量运用。各种警综平台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便捷的操作系统与公安业务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民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实绩。近年来,烟台公安机关共投入2.4亿元,建立起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情报信息综合应用、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应用、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指挥调度、公安图像信息综合应用等六大平台为枢纽,情报研判、网上侦查、数字巡防、网上考评等十大系统为骨干,人口、派出所综合系统、旅馆业、智能交通、国保基础等96个子系统为支撑,“纵向贯通、横向融合、互联互通、集成共享”的公安信息化体系,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动态管控。各县级公安机关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行研发使用了旅馆业管理系统、流动人员信息实时采集申报系统、执法办案文书笔录系统、便携式违法人员查询工具等一大批子系统和小工具、小软件,为执法办案、行政管理提供了便捷。同时,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公共复杂场所、重点要害单位安装高清视频探头、远程联网报警器,机动车GPS定位系统全面覆盖,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在公安业务中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在加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烟台公安机关力抓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借助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大范围地开展网上服务。比如与群众关系较密切的户籍业务,以前居民因为不了解程序,办理户籍相关业务时容易漏带相关材料,到了办理地点还需要现场填写表格、排队等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目前该局已经逐步完善的网上公安局为群众解决了这些户籍业务办理难题。打开网上公安局的页面后,上网群众可以看到常用到的户籍业务办理条件、所需手续材料、办理流程等相关介绍,像“购房入户”人员办理户口,“三投靠”人员办理户口迁移,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办理落户等,只需点击鼠标,便可一目了然,除了进一步了解办理方法和所需提供资料外,群众还可以下载打印并填写好表格,到派出所即可一次性办妥相关业务,省时省力。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便民利民,烟台公安机关不断创新求变,健全完善了集在线服务、政务公开、社会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警务室、网上派出所、QQ警务室,相继推出了网上车管所、境E通等业务,交警、出入境、治安、消防、边防等8大类20项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群众可在网上报案、投诉、咨询、申办护照、预选机动车牌号、办理身份证等等。在社会治安防范方面引进与电信部门合作开通的“邻里互助安防系统”,形成“一户求助、九户支援”的网络化联防格局。目前,这一技术正在城区进行试点,已有1.2万余户居民加入了该系统。
动态管理实有人口服务机制跟进健全
目前,烟台市有50余万外来人口,这些人在烟台市的各个领域就业、创业,发挥着作用,但其具有的流动性强等特点给治安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也为如何管理好、保障好流动人口的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提出了重大挑战。
流动人口管理是治安人口管控工作中的难题,也是烟台公安机关破解人口管控工作难题的关键。探索推行居住证制度,是烟台公安机关人口管控过程中一大亮点。居住证制度改变了过去烟台流动人口只有暂住证的历史,居住证制度对加强对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提高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待遇、留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平台,也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员的工作生活,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
此外,公安机关自主研发并推广使用的“流动人员信息实时采集申报系统”也在流动人口管控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今,这一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矿山、工地、特种行业等用工单位,民警将采集到的人口信息传输到专用数据服务器,根据情况逐步实现数据采集、对比报警等功能,实现了人口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静态的户籍人口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的大步跃进中,已经显现出了监管疲软的态势。针对这种现状,烟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动态人口管理措施,并取得了实效。今年3月的一天,某公司堆放于厂区的下脚料丢失,民警通过查询企业电脑储存的“一卡通”信息,发现公司工作人员张某案发前日23时曾离开公寓,当日凌晨2时13分才返回住处,有作案嫌疑,并最终据此破获此案。所谓的“一卡通”打卡制,即人员进出企业大门、食堂、宿舍等均要打卡,这一将人员信息随时录入、随时查阅的方法,将人员活动轨迹进一步“信息化”,便于有效管理。只有确保信息采集量,才能保证实有人口管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及时采集人口信息,保持信息的鲜活和准确,全市公安机关对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实行全覆盖管理,探索建立“以房管人”、“以人找房”、“人房一致”的双向互联管理途径,为人口服务管理提供了信息基础和根本保障。截至10月底,烟台登记暂住人口数、出租房屋数分别比2009年底增加11.1%%和8.2%%,涉及流动人员的矛盾纠纷同比下降了10.1%%,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了3.7%%。
对入境外国人的管理和服务,除了进一步推广使用“境E通”以外,还在多家大型涉外企业试点安装了“境安公众服务系统”,由企业对其邀请、接待、聘用的境外人员及随行家属的人员信息以及签证、居留许可、住宿登记等情况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经责任区民警逐一核实后报县级公安机关备案。县级公安机关据此对境外人员实行“A、B、C、D、E”层次化管理,根据其等级高低对签证和居留许可的期限长短进行预受理,并及时通报其所在的企业,有效提高了涉外企业和境外人员的自律能力。
在公安机关争创人民满意的活动中,实有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也增添了浓厚的“民本”色彩。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开展的形式各异的社会化宣传活动,为人口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行性。如民警利用入户走访的时机,为群众发放治安防范明白纸,宣讲法律法规的“单兵作战”的形式,以及在社会化宣传活动中,公安机关通过电影、晚会进社区和农村,广场宣传演示,集中向群众提供咨询等“大兵团作战”形式,共同为百姓送去了治安防范知识,赢得了广泛好评。
打防管控四位一体三级巡防四区共享
打造安全的城市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服务民生的根本所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烟台公安机关立足地域特色,力求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的有利态势,全力打造平安工程。
今年5月以来,市区公安机关开始实行巡逻防控分级制。实行分级制以后,市区公安机关将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社会治安状况,设置一级、二级、三级三种巡逻防控等级,并明确各种巡控等级实施的适用范围、警力投放数量、卡点设置、武器配备、巡逻路线和巡逻区域、发布权限和时间安排、监督检查等。三级巡逻机制坚持“合理、高效、有序”的用警原则,有效增强了对街面犯罪和城区社会面治安的打击控制能力,进一步完善了网格化、动态化巡逻防控机制。自5月“三级巡逻”制度执行以来,市区共启动一级巡逻方案3次;启动二级巡逻方案12次;出动巡逻警力累计9万余人次、巡逻车辆2.6万余辆次;街面“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现行抓获率比去年同期增长13%%。芝罘分局作为烟台市的老城区,人口多、厂区多、场所多,面临着较大的治安防控压力。芝罘分局目前对全区划分了173条巡逻线路,实现了对辖区无缝隙巡逻控制,除了600辆警用自行车外,还投入了100辆警车和10辆流动警务室用于街面布控,通过“警灯闪烁工程”给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平安。今年以来,芝罘分局通过巡逻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48人,破获各类案件1045起,街面“两抢两盗”案件大幅下降。
他们还努力将全市治安防控圈从陆地向海上延伸,公安边防部门充分发挥模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行民警村官联动共管模式。先后在全市沿海统筹规划了43个海上警务区,建设了16个海上警务室,在沿海乡镇建立了1个海上自治联合会、12个渔民协会、7个海上治安办公室、473个十船联防队,发展船舶协管员213名,构建起了“党委政府主导、边防机关搭台、社会力量参与、渔民自治自管”的社会化港船管理模式。在港口、码头、停泊点和养殖区建立了技防系统73套,安装监控探头、云台摄像等技防设施800余个(台),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监控。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对各种犯罪形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政策,“严打整治统一行动”、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犯罪大会战、“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治安重点部位和突出问题整治等专项斗争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坚决把刑事案件多发的势头降下来、遏制住。与集中严打整治相结合,烟台公安机关开展了大规模的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建设,搭建情报研判与警务指挥一体化平台,综合引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指挥中心,形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警和派出所为主体、各相关警种和治安辅助力量共同参与,网格化巡逻、扁平化指挥的防控工作机制。市、县、派出所三级情报指挥机构依托情报平台、PGIS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指挥调度平台等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开展网上巡防,指导巡防警力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有效提高了社会治安动态打防控的效果。
为更好地推进即时管控和重点管控新机制,在日常警务工作中各警种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各种警用装备和现代警务机制开展合作。一线执勤民警通过车载台、对讲机,对巡逻、堵截和治安检查中发现的可疑人员和车辆,可通过指挥中心的后方支持及时开展查询比对。同时,一线民警普遍配备了二代身份证检测仪,结合自主研发的违法人员查询软件,使处警人员能通过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在第一时间对全市所有网上在逃人员、曾受打击处理人员以及特殊群体信息进行查询,切实提高了工作效能。
公共安全体系完备应急处突效能提升
公共安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烟台公安机关在交通、危险物品、消防的安全监管中,坚持源头治理,狠抓隐患排查,建立长效机制,最大限度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时创新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和服务。
7月21日9时40分,市民宫先生坐着轮椅在亲人的帮助下来到市交通警察支队驾驶员考试中心,9时45分,宫先生在山海南路驾驶特制车辆开考,经过3公里的驾驶考试后完成了路考考试,顺利拿到了驾驶证,圆了他的驾驶梦。烟台交警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残疾人学车业务,为残疾人开辟了学车绿色通道,正是这种立足方便群众、做强民本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使得全市交通工作呈现出颇多亮点,得到了群众首肯。不久前,烟台市车管所从350多个参评城市车管所中脱颖而出,与全国其他车管所一起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龙口、蓬莱被评为全国优秀县级车管所。
除了正式投入使用“网上车管所”,使群众足不出户点击鼠标便可办理预选车牌号等业务以外,公安机关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科技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警务工作站、交通监控设备、移动电子警察、酒精检测仪、测速仪等科技手段和科技装备的整体效能,提高对交通违法者的震慑力度,维护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通畅。此外,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爆炸物品交通运输过程中得到了重点运用,规定凡道路运输爆炸物品的,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并加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实行运输全过程监控。承运人、运输车辆及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持有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相关资质、资格证明。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有关部门移交的案件,快侦快破。同时实行有奖举报,落实奖励资金,对群众举报属实的,及时兑现奖励,充分调动了群众监督此项规定得到贯彻落实的积极性。
公共安全管理中,爆炸物品管理是重点内容之一。以往爆破作业一般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监管难度大,极易造成爆炸物品流失和各类事故发生。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烟台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烟台市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服务规范》两个条文予以规范,确定了“一条龙”管理服务,即由民爆公司所属的爆破公司组建爆破服务队,为辖区用户提供从购买、储存、领取、运输、到爆破作业、清退的服务。新规定出台后,用户在使用爆炸物品时,只需将审批手续提前一天交给爆破服务队,其他工作全部由爆破服务队完成,所有使用单位不再接触爆炸物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爆炸物品接触面,从源头上堵塞了爆炸物品流失,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爆破服务队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新购了15辆爆炸物品专用运输车辆,目前,全市已购置爆炸物品专用运输车辆42辆,专门用于“一条龙”服务,并为每辆运输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装置,确保了对运输过程的全程掌控,彻底解决了原来由使用单位自己运输过程中易于流失、安全性能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