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的国际资本公关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0-12-15
美国当地时间12月8日,星期三,中国两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当当网和优酷网同时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启了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史上最忙的一周”—— 6家大陆企业和1家台湾公司在美IPO, “中国概念”刮起旋风。然而就在两天前的12月6日,星期一,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B2C第一股”的麦考林却被爆出“连续遭到三起集体诉讼”的负面新闻。对于怀揣“美国上市梦”的中国企业,这个星期充满了“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戏剧因子,真得睁大眼睛细看究竟。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企业与海外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企业海外上市的交易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海外交易所纷纷加强了对内地企业的宣传和服务,并降低准入门槛。如香港交易所修订了主板《上市规则》,规定市值达到40亿港元的公司申请上市不需要连续3年的盈利纪录,为大型公司IPO放宽了市场准人条件,给内地大型公司赴海外上市打开了方便之门。
许多人把到海外上市看成是“国际化” 的捷径,似乎只要能够到海外上市,就是与“国际接轨”了,很快就会与世界级企业看齐了。然而,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说,事实上,企业在海外上市首先要遵照和符合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会计准则。在上市过程中,企业还会面临着上市失败的风险,运作过程被收购的风险,以及摘牌的风险。企业还要考虑所处的行业有没有被国外资本市场接受的可能性。否则海外上市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赴美上市热”使诸多问题加快浮出水面,一些中国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够规范、严谨,自然就会落入“诉讼陷阱”。 “被算计”还是“水土不服”?博科资讯董事长沈国康指出:中国企业首先应该完善自身,在坚持产品市场的创新研发的前提下,深入细致了解国际资本市场的法律框架和市场规则,周密做好风险防范。
纳斯达克市场上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当乐视网在A股上市的时候,土豆、优酷一大帮兄弟笑了。业内有人说,中国的上市企业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上市企业不一定是行业里最好的,而是最早找到风投的。
麦考林在美国上市,淘宝、凡客、麦包包等一帮兄弟笑了。有一些业内人士笑言:原来,靠着一个大仓库和一帮骑着电动三轮的快递员卖一些品牌不明、不知道什么材质的包包,也能在美国上市!
如今,克莱特科技在美国纽约上市,汉得软件登陆创业板,坚持技术独创的博科资讯笑了。试问:没有自主产品的研发、专门代理实施国外的软件产品;没有核心的知识产权,只有一些销售渠道和基本的系统实施人员也能募集到资本?专家指出:证券市场不仅是融资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投资的场所,偏重于融资,而对其投资功能的忽视,这样的融资无疑是不健康的。
技术与资金并重
海外上市了,资金“瓶颈”化解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筹资拿来做什么?难道海外上市后筹到的资金还要仰仗“巨大的市场” 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吗?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但这个称号并不全是褒义的内容。以半导体产业为例,2009年的销售额超过500亿元,但利润只有3%,而英特尔一家的销售就超过3500亿元,其利润高达18%。
虽然国内企业普遍还在为资金发愁,但世界经济却早已告别了“资本为王”的时代,进人“技术为王”的时代。去年底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中外交锋同样印证了只拥有“巨大市场” 的悲哀。在香港上市的TCL与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洋品牌在智能手机领域短兵相接,TCL所采取的策略是以低价来抗衡国外厂商的技术优势。可见在遭遇技术落后和研发实力薄弱困境时,我们最为可靠的就是“巨大市场”了。
由此可见,企业到海外上市拿到钱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做大规模当然重要,但仅有规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技术强权时代,跟随将永远没有出路,技术创新才是硬道理,否则不管到海外去筹集到多少钱,可能我们吸引全球目光的只能是“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将无法改变因缺乏自主产权而居于世界食物链下端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