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一五”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来源:青岛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政府效能升 行政成本降——“十一五”我市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一届政府要在强化责任等五个方面力争走在全国前列,要把公众参与作为重点,给人民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曾在本届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这样强调。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高效”要求,打造“政府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城市的目标。按照这一要求,各级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行政审批:服务环境不断完善
  “以前申请时要填四五张表格,现在只要填一张,一分钟就办完!”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青岛红太阳房地产公司的穆君彦体会到了服务的高效率。在快速办完“代码证”业务后,她笑着在服务评议器上按下了“非常满意”的按钮。
  2009年3月建成启用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首批47个审批部门入驻大厅,整合行政审批事项191项,形成了“场地集中、人员集中、事项集中、审批集中”的“一站式”办理模式。2010年1月,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正式启用运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市级财政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全部入厅交易,实现了交易场所、监督管理集中统一。
  “先后建成启用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削减调整70%,非行政许可事项削减调整66%。”市审批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今年9月份,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共接待公众近120万人次,办理业务38万余件,行政许可事项入驻率达93%,非许可审批事项入驻率达75%,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65%。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共完成各类交易 1612宗,交易额达439.73亿。
  “三民”活动:创新政府绩效管理
  从政府56个部门负责人将本年度的工作述职报告统一上网,到政府各部门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现场向市民集中述职;市民代表所填测评分值作为社会评议得分,是政府部门考核中权重最大的一项……从去年开始,我市每年年底开展的“三民”活动,都会在群众间引发广泛共鸣,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五年来,我市不断改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加大开放考核力度,加快考核方式转变。2006年,在国内首创电话民意调查,通过随机电话访问市民的形式,把公众满意度纳入区市政府绩效考核,以真实有效的“民意排行榜”考核工作绩效。2008年,委托第三方独立评价“窗口部门”的绩效情况, 突破传统绩效考核“内考内”的封闭模式,以“外考内”形式促进政府机关提高绩效、转变作风。与此同时,聘请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作为 “特邀考官”,全程参与决策目标、执行监控、考核评议等各个环节。去年以来,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的民意标准,策划实施“三民”活动,充分利用广播、视频、网络等媒体与市民展开互动,主动接受群众的考核评议和批评监督,逐步构建和完善公众评价政府工作的新机制。
  “活动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政府的工作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需求和期盼。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卞建平表示。
  调查显示,全市98.2%的政府部门和96.4%接受回访的市民肯定了我市“三民”活动的做法,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3%。今年3月和8月,我市先后组织两次“网络在线问政”活动,56个部门分批上线,就城市发展、民生保障、依法行政、便民服务等广纳民意、公开回应,创下了国内政府部门领导集中上线访谈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网络问政纪录,进一步引导政府部门强化工作落实,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民生改善,回应公众诉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信息公开:政府与公众互动互信
  12月21日上午,我市图书馆大厅内,市民吕波正在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查阅相关政府文件。 “有了这个系统,太方便了,我想找有关政策条文,网上一查就行了。 ”如今, “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可以为市民提供各种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人们可利用方便的触摸式电脑,查询各种公共信息、政务信息、商务信息、文化信息、公益活动等内容。
  “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保障和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向纵深推进,加强和规范政府新闻发布活动,让公众知道政府在做什么,让政府了解公众在想什么,把政府的工作置于公众的监督下,建立起政府与公众的新型互动互信关系。
  目前,我市已向社会主动公开12个大类31个小类的政府信息,累计约3.6万件。对55个执法部门所承担的5953项行政执法事项实施统一编码备案公开,在市档案馆、图书馆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分类整理并编目索引3万余件政府公开文件,目前已接待公众1.5万人次。每月公开发行《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两期,并向社会各界赠阅5000份。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重大民生项目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布。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以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规划审批等领域为重点,完善监督管理,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同时,我市依托青岛政务网建成集政务公开、政民沟通、网上审批和办事服务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全市56个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3600余条办事服务事项,实现网上查询,建成了“政府在线”、“网上听证”、“意见征集”等栏目,形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政民互动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便民服务的新路子。多年来,我市电子政务平台在全国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始终位居前列。
  公开电话: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环卫部门已经把学校门口的积冰清理,孩子没有滑倒的危险了,谢谢! ”这是从市长公开电话工作记录中随机摘取的只言片段。号码为12345的市长公开电话是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百姓办实事的“服务站”,还是政风行风建设的 “监督岗”。形形色色的群体、大大小小的事情、南腔北调的声音都在这里汇集。打开一页页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民生日历”,会清晰看到一幅幅民生画面,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情系百姓的真情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服务大众的政民沟通渠道作用,进一步整合优化政务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2006年,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便民呼叫中心系统,将市长公开电话扩至30条线路,提供24小时中、英、韩三种语言人工接听和留言服务,实现了全天候来话畅通。在青岛政务网建立“政府在线”平台,设立“市长信箱”和68个政府部门与单位“网上信箱”。在梳理整合50个部门公开电话的基础上,开通4个部门热线、9个特服号码和12区市政务服务公开电话,基本实现“一话通”、“一站式”服务。积极组织 “市长热线周”、“局长接话日”和“公开电话进社区”活动,12319市政服务热线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政务服务公开电话共受理各类问题2800余万件,为市民办实事570余万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