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息化建设 切勿顾此失彼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对于拥有大量分支机构的集团型企业来说,通常选择省一级作为决策中心,总部和分部之间对关键业务决策权的争夺是常有发生的。毕竟中央集权总有鞭长莫及的难处,而现在信息化给集权提供了一个更强的手段。

  10月27日,
中国银行的发言人王兆文称,为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决定由新成立的“授信执行部”集中管理风险审批与公司业务授信档案。表面上看是要加强风险管理,其实是中行授信审批权集中化进程的再次升级。这是银行从数据集中到业务集中,再到风险控制集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通常,中行的一二级分行是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具有贷款的审批权,同时也有获得利润的压力。在这种制度下,分行自己能够独立控制资金,比如每年除去上交总行费用后,还保留一定的利润。总行对分行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恶性案件屡屡发生。

  从2003年开始,中行就将二级分行和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逐级收缩。在今年年初,又在原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成立了授信执行部门。这次宣布风险审批与公司业务授信档案的集中管理后,分行将逐渐转化为营运中心和成本中心。总行把资金都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对分行的控制也就更有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利用数据集中促进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健全,可以
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更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通过相关体系的建设,可以建立更为严谨的管理,根据授信客户信用评级、产品的风险度、担保方式、定价模式等来判断风险级别;可以建立各种分析模型,对信贷业务相关数据进行多维分析,结合金融数据模型,为授信决策提供支持。总行可以更好地落实各种细化的授权限额管理,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目前国内银行一般的考核指标都和利润挂钩,难免会激发一些短期行为,比如:放松对贷款的审核,借新贷还旧贷等。总行集中审批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避免分行的短期行为。

  然而,集权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在短期看来,授信集中的一个结果就是贷款停滞。中行总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比较缓慢。没有信贷,就没有利息
收入,同时还要支付利息,也就减少了利润。这给中行带来了压力,使其不得不寻找方法加快贷款流程。

  不论是集权还是分权,信息化都只是工具。银行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