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系统俗称电脑农业专家,它是一种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在我国农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我国广大农村严重缺乏高层次农业专家的实际情况,利用农业专家系统指导农业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实施电脑农业示范工程的21个示范区增加了产量20亿公斤,新增产值23亿元,有400多万农户受益。
云南省宁蒗县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1980年到1989年10年粮食平均年增长率仅1.21%。自从实施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后,玉米增产幅度达9.3%-21.08%,水稻8.7%-11.5%,荞麦13.3%-18.9%,这一增产幅度相当于前十年的总量。
进入“十二五”,我国农业信息化也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部署2010年农村经济工作的10项重要工作中,提出要加快“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利用电视、电话、电脑提供信息服务)等农村信息化项目。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传统农民的描述,“金农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不知道有一天农民手中拿的不再是锄头而是鼠标,也许到那时,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点击”金农工程。
金农工程架“金桥”
“金农工程”由国家农业部组织实施,是“十一五”期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全国“12金工程”中的一项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旨在通过“金农工程”的实施,建立服务全国的农业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据介绍,在国家“三电合一”、“12316三农服务热线”、“金农工程”等信息化项目的带动下,农业部先后搭建了7个省级、78个地级和324个县级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涵盖大江南北的各个乡镇村屯。 各省级农业部门、绝大部分地(市)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近70%的乡镇设立了信息服务站,可以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员超过25万人。其中,国家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近4亿元,成果惠及全国1/3以上农户。
据介绍,广西钦州市农业部门以实施“金农工程”建设为推手,通过实施农村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工程,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率先在广西实现通过手机短信等措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为钦州新农村建设铺路架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钦州农业信息网是广西“金农工程”一期项目的一个部分,目前,全市已初步构建以钦州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县、区农业信息网站为骨干,乡村电子信息馆为节点,农业手机短信为延伸的三级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走在了广西的前列。钦州农业信息网被农民誉为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的电子农技站,成为钦州市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范。
当今,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不断借鉴各地发展经验,立足本地优势,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形成加快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合力。
信息化系统的力量
今年6月28日,农业部召开了“金农工程”一期“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子系统”和“农村市场供求信息全国联播服务子系统”单项验收会议,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出席了验收会议。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业主单位对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的介绍、承建商对系统建设情况的汇报、总监理商的监理报告、总集成商的建设情况的汇报。验收小组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档案完成情况、系统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和讨论,最终同意该项目通过单项验收。
通过“金农工程”一期等农村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构建了以农业部为中心、连接31个省(区、市)农业厅局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网络建设及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多条信息采集渠道初具雏形,农业信息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在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农机、农业科技教育、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系统,相应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点,建立、完善了信息指标体系和采集报送制度。信息的整理、分析、发布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