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测评工作国内外经验介绍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关于电子政务测评的国内外相关经验介绍及对比情况说明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  项目组
 
关于电子政务测评工作,可以回溯到工业时代的政府绩效评估话题,政府绩效评估自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撒切尔政府推行的雷纳评审和1992年美国白宫发布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以来,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和实践遍及世界各国。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电子政务评估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的电子政务评估大致可分为政府外评估和政府内评估(易小国,2005)。政府外评估主要是由第三方组织、咨询公司以及学术机构开展的评估,如埃森哲、Gartner等知名咨询公司以及大学等研究机构;政府内评估顾名思义就是由政府自身开展的评估,如联合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政府组织都开展了对自身电子政务建设效果的全面评估。
 
一、政府外评估
 
评估主体不同,所处立场也不同,因而,针对评估的重点也有所差异。政府外评估一般由第三方组织机构实施进行,作为“局外人”,一方面数据收集渠道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深入到政府内部获取过程性信息,因此,多以政府网站作为数据采集的主要渠道来源,配合使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或者实地考察一少部分样本,所获得的原始数据更偏向于描述结果性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位于政府外部,第三方组织机构的评估更加注重对政府服务的考察,评估结果更多反映的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
 
国外主要电子政府评估机构
 
目前开展过电子政府评估的第三方组织主要包括咨询公司和高校研究机构两类,埃森哲(Accenture)、TNS、Gartner、Ernest & Young等知名咨询公司都开展过类似的评估和研究,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瑞歌大学电子政府研究所、韩国成均馆大学国际情报政策电子政府研究所、世界市场研究中心(World Market Research Center,WMRC)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先后开展过电子政府评估框架的研究和测评。
 
1、埃森哲(Accenture)公司电子政府“总体成熟度”
 
Accenture公司从2000 年开始,连续六年追踪研究全球电子政府发展的最新动态,例行发布了6份电子政府年度测评报告。2000年,Accenture第一次发布了全球电子政府年度测评报告,报告主题为“梦想与现实”,该报告第一次提出了“Think big, Start small ,Scale fast”的电子政府建设思想。由于当时电子政府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Accenture公司只提出了一套具有粗略框架的评价体系。到2005年,Accenture的全球电子政务年度测评报告主题为“客户服务领衔——新期望,新体验”。该报告重点评价了政府在客户服务方面的进展如何,为此对前几年一直沿用的评估框架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从以往对于电子政府的宽度和在线服务的成熟度转变为聚焦客户服务的领衔程度:公众为中心、多渠道、跨部门服务和主动沟通教育。Accenture的电子政府评估体系与以往有了较大差别。
 
总体来看,埃森哲的评估方法相对较为简单,指标体系结构也较简单,测量量表中区间的选取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同级指标中的各个之间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明确。此外,Accenture指标体系中“抽象或定性化”指标较多,特别是在客户服务系列指标中,人为主观因素较强,这多少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但,Accenture的测评指标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侧重于客户服务,咨询公司的背景使其在指标设定的过程中参照了一些案例,特别是来自于企业的经验,因此它的方法更倾向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测评,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客户关系、客户服务等一系列指标。这种思想值得借鉴。
 
2、Brown 大学
 
自2001年以来,美国Brown大学连续发布了五份全球电子政务年度测评报告。Brown大学的电子政府测评方法比较简单,具体测评指标为20多项覆盖电子政府各个年个月的标志性特征,所有样本数据均通过互联网上获取。
 
到2005年,Brown大学的全球电子政府测评了198个国家的1797个国家级政府站点,测评站点的分类与前几年类似。测评内容包括:在线信息、服务传递和公众接入情况。测评的特征包括:(国名、所属地区)、在线信息或刊物、在线数据库、音频剪辑、视频剪辑、支持多种语言,商业广告、保险基金、用户支付、残疾人接口、隐私政策、安全措施、在线服务、服务种类总量、数字签名、信用卡支付、电子邮箱地址、在线论坛、自动邮件提示更新信息、个性化站点界面,PDA接入和站点英文版。2006年,Brown大学的全球电子政务测评了198个国家的1782个国家级政府站点,测评站点和测评内容与2005年类似。
 
Brown大学电子政府测评体系方法简单,指标覆盖全面,所列指标都是面向具体的网站功能,对于安全性或者实用性关注有限。只有一项用于测量电子政府的公民合作性。再者,他们的评比方法每年变动很大。评比方法变化太快引起的问题之一就在于多年间对比的适应性。不仅如此,该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一定的组织结构或框架体系,特别是没有对电子政府总体框架的分析,没有对电子政府各具体内容之间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和测评,所列指标都相对比较松散,缺乏结构性、体系性和系统性。
 
3、美国瑞歌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
 
美国瑞歌大学电子政府研究所与韩国成均馆大学国际情报政策电子政府研究所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联合发布了对全球多个国家的多座最大城市的电子政府测评报告,该报告的共同发起单位还包括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公共行政与管理司、美国公众管理协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测评与其他测评最显著的区别是其测评的对象是针对城市级别的电子政务测评。
 
2003年,测评对全球82个国家的84座最大城市的电子政府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首尔、香港、新加坡、纽约、上海名列全球前5名。到2005年,首尔、纽约、上海名列测评前三名。在测评方法上,为了在纵向评估方面保持一致,测评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但所选的城市有少许变化,对测评指标也进行了更新。评比指标从92个增加为98个。对参评城市及城市网站的评比涉及5个方面:1. 安全性;2. 实用性;3. 内容完整性;4. 服务质量;5. 公民参与性(具体见表8)。对于这5个方面,测评又分别采用了18-20个测量维度,每个测量维度采用4分制(0、1、2、3)或二分法(0、3或0、1)。2003年的测评采用的92个测量维度,其中45个为两分制。而2005年的测评开发了98个测量维度,其中43个为两分制。最为明显的不同在于公民参与性方面,增加了6个新问题。“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的二分制于四分制中的“0”或“3”对应;“安全/隐私”和“可用性”的二分制于四分制中的“0”或“1”对应。
 
美国瑞歌大学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提供的电子政务测评方法指标体系主要针对城市级的电子政府,该体系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它吸收了Brown大学测评体系简单易行的优点,同时又强政务内容按照政府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必要的归纳,从而是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现了更丰富的公共价值和更多的社会切入点。应该说,该测评体系是目前国际上电子政府测评方面相对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该测评体系的缺点在于:对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结构虽然有部分描述,但不够完整、细致和清楚;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区分各指标权重差异和提供确定模型。
 
4、TNS 公司
 
TNS(Taylor Nelson Sofres 公司,世界第四大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公司,伦敦上市公司,在全球50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公司从事社会和政府方面的研究)。自2001年以来, 连续三年来对全球许多国家(2001 年27 个国家, 2002 年31 个国家)的电子政府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通过这三次测评,TNS公司提供了自己的一套电子政府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到2003 年11 月,TNS 公司公布的第三份全球电子政府评估报告在2002年的基础上又做了调整和改进。在该报告中, 不仅公布了2003 年全球32 个国家的政府在线服务使用情况, 还对2001、2002、2003 年三年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TNS公司从公众需求角度出发,观察了政府机构利用ICT技术的程度、满足公众需求的能力。了解公众行为方式变化和互联网带来的新生发展机会非常重要;TNS2003年的测评认为,电子政府将为公众和政府带来双赢结果,鼓励和推动电子政府很重要,电子政府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纷纷为政府战略专家、决策制定者、利益组织、咨询公司和媒体大量引用,政府问题、知识管理和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
 
5、Gartner公司
 
Gartner咨询公司综合了现有评价体系的分析方法,补充了绩效评价和政治回报方面的内容,主要从公众服务水平、运作效率和政治收益三个方面评估电子政府项目的有效性,如表10所示。Gartner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是目前公认的体系架构最为完善的,以服务内容和绩效评价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虽然Gartner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以往电子政府测评中很少考虑的经济绩效和政治回报,但这个指标体系主要针对电子政府项目的评估,与其他针对政府网站的评估在评估对象上有较大的差别。电子政府项目相对单一,对政府网站的评估则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但不可否认,Gartner公司对于绩效和政治回报指标的设定对于电子政务测评而言是非常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二、政府内评估
 
与侧重政府网站分析、横向排名比较的政府外评估体系相比,政府内部建立的评估体系相对更为复杂,其往往必须考虑到制度基础方面的因素:如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对投入与产出的考量、对既定目标实行的追求等。相对更注重衡量政府在实施信息化的进展或如何促进电子政府的下一步发展或绩效。
 
国外主要电子政府评估方法
 
1、联合国电子政府基准
 
联合国从2002年度就开始推出以全球范围内共144个联合国成员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电子政府测评报告,该报告使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分析各国政府网站提供的内容和一般公众最经常使用的在线服务(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福利、财政)情况,这一部分用于评估各国的电子政府发展水平基准,5个阶段(初始、增强、交互、事务处理、无缝),另一类是对各国IT基础设施(加权复合变量)和人力资源能力进行复合变量统计分析,根据这些指标最后平均得出电子政府指数,电子政府指数主要是对各国的电子政府环境(制度、人力、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进行一个全面、客观的衡量。2003年开始,联合国对于电子政府的测评主要根据两个指标:电子政府就绪度/准备度、整备度(E-government readiness Index)指数以及电子参与指数(E-Participation Index)。前一个指标是一个复合指标,包括网站测评指数、电信基础设施指数和人力资源能力指数,后者主要是衡量六个部门的e-information,e-consultation,e-decision,共21个获得信息或者参与的服务。除了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测评的指标外,测评的国家数、每个国家的网站数量等都有所拓展。2003年的调查和报告都指明了一方面电子政务势在必行,同时电子政务又带来了一些诸如隐私、预算等问题,此时的电子政府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2004年与2005年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与2003年相同,只是根据测评的结果对电子政府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判断和发展指引。04年针对数字鸿沟以及国家之间差异的扩大,联合国提出如何缩小这种差异、共同面向机遇的途径和方法,05年主要是从推广接入缩小数字鸿沟到整个社会的电子包容。
 
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评比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对网站现状进行纵向研究之一。联合国的测评采用了两项指标:电子政府准备度和电子参与指数。电子政府准备度包括网站测量维度、电信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其网站测量维度指标是一种定量研究,给各国网站评分。基于二元法(有/没有某服务)来评分。其电子参与指数是一种定性研究,使用21个测量维度来给政府网站在向公民提供网上信息和服务/参与工具的质量、相关性、有效性及自发性评分。
 
总体来看,为了保持全球电子政务测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同一标准进行衡量和比较,联合国的电子政府评价方法特别是电子政府准备度所涉及的指标大多都是比较基础性的,如电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能力,对网站的测评也主要是衡量各国政府网站提供的六类与公众生活最为相关的服务的数量。没有考虑从客户导向的角度去考察政府服务,同时也没有对服务的质量及其效果进行评估。
 
2、欧盟测评方法
 
欧盟从2000年开始制定eEurope2002计划,到2002年制定了eEurope 2005计划,都配合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测评指标。在制定以信息社会为目标的计划的同时,也配合实施制定了衡量eEurope发展的测评指标,包含多种指标,最主要的就是SIBIS。SIBIS主要针对在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来对应设计,最终用于评估政策的结果,有效性以及评估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即基准。由于是针对信息社会的衡量,因此涵盖了社会信息化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电信和接入(telecommunication and Access)、研发网络(Internet for R&D)、安全与信任(Security and Trust)、教育Education、工作就业与技能work, Employment and skills、社会包容(减少社会资源在弱势群体或地区的不平等分配和再生产)Social Inclusion、电子商务、电子政府、电子医疗。在电子政府方面划分为G2C,G2B,G2G三类,根据判断发展水平的5个步骤,以及在eEurope 2005中设定的一些目标,分别制定指标。指标的测试针对G2C设定了12项基本服务,针对G2B设定了8项基本服务,共20项基本服务。指标大致包括以下这些。但欧盟并没有针对这些指标设定标准的量化及评估方法,因此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量化和测评方法。欧盟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欧盟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的程度,因此其涵盖的范围广泛,各个部分所使用的指标也有所重叠。在电子政务这一领域,评估的政府服务范围由联合国的政府网站提供的6类扩展到20项针对自然人和法人的政府服务。
 
数据除了来自于政府网站之外,还有许多是来自于对个人、企业等不同群体的主客观调研。没有考虑G2G方面以及服务质量及其所带来的效益。欧盟并没有针对这些指标设定标准的量化及评估方法,因此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量化和测评方法,Capgimini是主要的测评方法之一。从2001年开始,受欧盟和DG信息协会委托,Cap Gemini Ernst & Young机构(简称Capgimini)对欧盟成员国的电子公共服务发展情况进行常年测评,该测评作为电子欧洲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Capgimini从2001年以来连续发布了六份以欧盟成员国为主的电子政府测评报告(01、02、03、04、05、06)。
 
总的来看,欧盟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欧盟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的程度,因此其涵盖的范围广泛,各个部分所使用的指标也有所重叠。在电子政府这一领域,评估的政府服务范围由联合国的政府网站提供的6类扩展到20项针对自然人和法人的政府服务,数据除了来自于政府网站之外,还有许多是来自于对个人、企业等不同群体的主客观调研。没有考虑G2G方面以及服务质量及其所带来的效益。
 
3、美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
 
根据联合国几年的测评,美国的电子政府水平一直高居榜首。这与美国在法律上确定电子政府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令是分不开的。美国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也是由法律催生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颁布了一系列与电子政务评估相关的法律法令,包括90年的《首席财务官法》、93年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94年的《监察长改革法》、96年的《Clinger-Cohen法》以及02年的《电子政务法》。配合一些政府绩效实施的通报,这些法令为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打下了制度基础。在这些法律制度的框架下,美国政府制定了更为细化、统一、持续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便于具体的操作和实施。
 
2002年,美国政府推出了联邦事业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包括了与政务活动相关的五大类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组件模型、数据参考模型以及技术参考模型,覆盖六大评估领域,包括对任务和业务结果的评估、对用户结果的评估、对业务流程及活动的评估、对人力资本的评估、对技术评估领域以及对其他固定资本的评估。
 
“绩效参考模型”是整个联邦事业架构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个模型,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政府项目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六大评估领域(Measurement Areas)构成,包括对任务和业务结果的评估(Mission andBusiness Results Measurement Area)、 对用户结果的评估(Customer Results MeasurementArea)、对业务流程及活动的评估(Processand Activities Area)、对人力资本的评估(Human Capital Measurement Area)、对技术评估域(Technology Measurement Area)以及对其他固定资本的评估(Other Fixed CapitalMeasurement Area)。
 
整个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分为三个层面:技术、人力资本和其他固定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属于直观的、初级层面;业务流程及业务活动主要侧重于政府的后台管理;业务结果和用户结果则既侧重于前台对公民的服务传递(如门户网站、在线服务)、又侧重于政府内部绩效的提升。具体如下表所示。
 
总得来说,“绩效参考模型”的理论来源包括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案以及来自企业方面的一些绩效评估实践等。因此,它所推出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模型,不仅是对国家法律的执行和细化,还借鉴了当前企业的优秀实践(一些已经在政府机构中采用)。与侧重门户网站分析、横向排名比较的政府外评估体系相比,政府内部建立的评估体系相对更为复杂,其往往必须考虑到制度基础方面的因素:如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对投入与产出的考量、对既定目标实行的追求等。美国真正做到了绩效评估。
 
4、加拿大电子政府评估
 
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多项国际组织的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全球知名信息化评估企业Accenture更是连续三年将加拿大电子政府建设评为全球第一,并认为其是惟一借助电子政府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国家。除此之外,加拿大政府所建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亦受到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在联合国2003 推出的全球电子政府评估报告中,《公共部门报告: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府》被列为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的典范。
 
在电子政府建设的绩效评估方面,加拿大主要着眼如下两方面:一是用户的满意度;二是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并认为应采取更为宽泛的评估方法,而不是仅评测网站服务的可用性,还应同时考虑到效益的提升、以及对公民传递的价值。
 
在“产出”、“结果”和“影响”的3大一级指标下,加拿大电子政府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11大二级指标。
 
5、印度电子政府评估
 
印度是信息技术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其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投资效率低下、项目评价过于主观等问题,进而影响了高层决策的正确性。为此,印度政府信息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委托阿默达巴德管理学院电子政府中心等研究机构制订了“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AF)”。该框架针对不同类型德电子政府项目分别提供了包括总评、细评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说明。该模型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府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办法。
 
三、国内主要电子政务评估机构
 
我国的许多第三方机构和不同层面的政府开展了电子政务评估。这里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评估。
 
1、赛迪顾问与中国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的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委托赛迪顾问和中国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在2002年到2005年开展的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是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电子政务评估之一。围绕“透明政府”、“服务政府”和“民主政府”三个主题,对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和网站设计四个主要指标展开,评估范围包括76个部委网站、31个省级政府网站、333个地级政府网站一级408个抽样县级政府网站。指标体系按照政府网站主办方的行政层级设定,由部委、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评估指标构成。2005年赛迪顾问的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分国务院及直属机构以及地方网站两类,其指标体系也略有差异。
 
地方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省级网站绩效评价指标,适用于评估各省、自治区的政府门户网站;地市级网站绩效评价指标,适用于评估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政府网站;县级网站绩效评价指标,适用于评估各县级政府网站绩效。赛迪顾问2005年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评分方法为每个指标得分划分五档,分别用“ABCDE”来表示,A类最好,E类最差。
 
2、计算机世界资讯的政府网站评估
 
计世资讯自2002年开始连续4年从第三方角度开展了分别针对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网站的政府网站评估,评估标准主要包括网站内容服务和建设质量、网站功能服务、网上办公、公众反馈、网上监督、特色功能等指标,2005年测评的范围包括69个国务院组成部门,关联31个省级政府、32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201个地级政府和129个县级政府。
 
3、其他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与国脉互联网站评测研究中心于2006年开展了特色政府网站的评选。与国内其他政府网站测评不同,该测评主要评选出区别于其他政府网站有代表性、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并值得推广的栏目、功能、管理手段等,更强调政府网站的应用和绩效,把投入少、管理好、更新快、访问量大和群众关注度高的实用性特色网站筛选出来。2005年的屏蔽选择了全国250个政府网站,其中县区网站51个,市级网站96个、省市级网站31个、部级网站72个。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便民——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实用性强;服务——便捷性、多样性、操作简单易用性;互动——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有效性、沟通范围的广泛性、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互联网周刊》、时代财富科技公司等机构也开展了类似的评估。其中,互联网周刊开展了针对实施电子政务的企业,评选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百强,开创了电子政务实施企业评选的先河。时代财富科技公司在2005年调查了196个政府网站,指标体系包含政府机关的基本信息、政府网站的信息内容和用户服务项目、网上政务的主要功能一级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等四个方面共计30项评价指标。
 
此外,上海市政府自2002年开始也连续几年进行了上海市政府网站测评工作,着重对五个方面进行了评议:政务公开透明度高、网上服务优质高效、公众监督响应畅通、栏目功能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及时准确,其中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是重中之重,重点指标的设置在近几年内大大促进了上海市各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提高。
 
不难看出,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评估,不论是政府外评估还是政府内评估,都主要针对政府网站进行评估,指标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网站内容、网站服务和网站设计或技术方面,而对于网站服务的效果乃至绩效评估指标较少甚至没有。
 
四、电子政务评估述评及未来发展趋势
 
鉴于现存的电子政府评估方法众多,有一些学者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研究。Sakowicz(2003)认为,全球各种评估方法都把电子政府发展划分为四个或五个阶段:在线信息获取、单向交互、双向交互、完全在线交易;针对电子政务的评估内容则主要集中考察了四个方面:电子服务、电子管理、电子民主和电子商务;评估一般分析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评估的方法普遍采用网上测评、文件和面访等混和的方式。基于对现有各种评估方法的分析,Sakowicz强调电子政府评估应该包括对最终用户的需求满足程度,考虑两个方面:电子政府ROI指数和民主参与情况。
 
Kunstelj和Vintar(2004)认为,目前已有的对电子政府进行跟踪、评估和测评的研究所包含的指标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电子政府准备度(e-readiness)、前台(front-office)从政府作为供给方和市民与企业作为需求方进行的实证研究、后台(back-office)的研究评估了不同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共享、交换技术(数据库、文件管理、过程流程管理、组织间数据共享和交换等)的接受和使用情况;效果影响主要是衡量电子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和民主进程的影响评估,诸如成本收益分析,对组织和工作方式的影响等。这些方法大部分都集中于对电子政务的单个部分或者领域,主要是与客户相关的前台,评估电子政府的供应端以及较少的需求端,大多忽略了电子政府的后台以及效果和影响。由于缺乏以整合服务发展为特点的政府变革方面的元素,现有的评估很难在电子政务服务质量上得到较大的提升,因此,Kunstlej和Vintar(2004)强调要重视电子政府评估的后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集成以及电子政府效果的评估。
 
Jansen(2005)在对2001年到2004年间开展的一些电子政务评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Grant and Chau (2005)对电子政府评估框架的研究成果,认为现有的电子政府评估缺乏统一的目标设定,因此不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而且在通过不同的指标测评所得出的结论也相去甚远;一些国际性的电子政务评估往往容易忽略各个国家在立法、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一些指标的设定也容易使得一些国家在追求快速进步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可能相对权重较低)。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Jansen建立了有关电子政务评估的研究模型,认为电子政府的评估应该围绕三个维度:电子民主、电子服务和电子管理,同时在供给端(即政府一方)还应该注重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因素(诸如政府变革方面)的评估。
 
国内也有许多研究在对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估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评估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在汇总国内外主要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要素进行了分析(唐钧,2005a),对电子政务评估的模式也进行了研究,认为电子政务绩效分为产出、结果和影响三个层次(张成福,唐钧,2005);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应该采取渐进策略(唐钧,2005b),服务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王丽平,2005),这些文献都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政务评估的开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或指导。
 
总体来看,电子政务评估的发展方向与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趋向是一致的,对于绩效的评估以及对公民服务质量、民主化程度的考量将成为未来电子政务评估的主要方向。